一、正方“爱国在心中”和反方“爱国在行动”的辩论赛,我们是正方应该怎么辩论
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没钱没力(比如身体不好花光钱的人)的只好用心去爱国。
爱国是行动,不是辩论,最好去做不是去说。
二、当代中学生压力大 辩论赛
只有中学生的辩论才会有这种题目。四辩稿是要用到你之前记录的东西总结一下,差不多占一半左右的时间,这个你要自己掌握;然后要对题目进行升华,告诉大家“作业多、早起晚睡、考试纠结、竞争激烈”这些都是事实,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是绝对不可能改变的;但是所谓“压力大”,是中学生的主观感受,是一种价值观,难道事实能决定所有人的主观感受吗?我们今天列举这么多所谓的中学生“累得要死”的例子,难道能改变现状吗?不,不能。那么我们今天是在做什么?只能是一场对于“价值观”的讨论,也就是说“压力大”还是“压力不大”这两种价值观,我们今天要倡导哪个。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前提是要相信自己的潜力,所以我们告诉自己,这种艰难算什么,这种旁观者所谓的压力算什么,什么都不是,它们压不倒我,然后我们才会战胜自己,然后走上真正的人生的巅峰。
总之就是按照这个感觉自己写吧,要排比句很多,很有气势的那种。
三、学校举行辩论赛,辩题遇到“困难应该迎难而上还是另辟蹊径”,我们是迎难而上
遇到困难当然应该迎难而上,主要抓住这个观点就可以
四、辩论赛:青年更应该憧憬未来/脚踏实地
古人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但我今天要说“梦想常有,而付诸实践者不常有”。“愚公移山”的故事众人皆知,“愚公”凭借着自己的一份毅力与执着,“子子孙孙无穷匮”的磨砺着高山,坚信终有一天能把高山磨平,他的这种“实干”精神就是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的;相反的,我国古代有一个人叫“赵括”,只会“纸上谈兵”,从不走上战场,没有实战的经验的人指挥战斗,最终只能落得国灭身死。这两个例子从两个方面说明了同一个道理,就是凡事只有通过实践或者说实干,才能成功。我国书法界有一对父子,被并称为“书法”二王,其中儿子王献之就是从小努力实干,辛勤练字,用尽了18口大缸的水,终让他的成绩赶超其父亲王羲之,成为不朽佳话;当代商业界有一个人叫做马云,也是凭借着一份执着,一份实干精神,开创了国际电子商务的神话“阿里巴巴”,成为了所有中国人的骄傲。
一句话“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只要我们怀揣着对理想的执着和脚踏实地的实践精神,那么我们最终一定会成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相信迎接我们的一定是美好的明天。
五、辩论赛:生命与尊严
要是想说生命重要就抓住生命是一切的基础没有生命的尊严是没有意义的。
不过,在我们国家这样说很容易被辩倒
比如:抗日英雄们哪个不是把尊严看得比命重?不然不都成汉奸了吗?
这个时候,你不要说人家不对,要说那不是个人尊严的问题了,是民族存亡的问题。要是只是个人尊严的问题抗日英雄也没有愿意死的。
剩下还有那不食嗟来之食饿死的傻帽,估计要说尊严重要他老人家一定会被请出来的。不过我个人觉得他如果不选择决绝的饿死自己的话,是有可能在未知的岁月里混出点样子正面的为自己争一口气,你要说饿死不代表他有尊严,不说给他吃的的人会觉得他傻,就是他那种死无葬身之地的凄凉也不能称之为有尊严。。。其实我更觉得这两方面根本不抵触
六、辩论赛《节约与消费》
这位朋友你没说你是正方还是反方啊orz
那我就都写一下吧~
A:正方:观点为我们应该节约
B:反方:观点为我们应该消费
辩论开始~
A:我方观点是我们应该节约,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我们受到的教育一直是,'我们要节约用水,我们要节约用电.......尤其是在资源匮乏的今天,我们不得不说,节约才是处世之道,现在的浪费只会让我们后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因此不节约是对人类未来的不负责,是对我们后代的不负责,因此我方坚定我们应该节约。
B:我方观点是我们应该消费。对方辩友有一个谬误,那就是对方辩友把消费和浪费的概念混淆了,我们必须在这里纠正对方辩友故意歪曲的概念。举例来说,我们上学就是一种消费,难道对方辩友要说这种消费是浪费吗?如果是浪费那么对方辩友现在为什么还在这里学习而不是做些所谓节约的事情?消费得当的话是更高级的节约,你现在上学所花的消费将在你以后的工资上体现出来,因此我方坚定,我们应该消费。
A:我方坚持我们应该节约,我这里也要指正对方辩友,我们所说的节约是指在可节约的地方节约,就像我方知道人每天要喝水这是必须的,对方提出的上学也是必要的,不在可以节约的范畴里面,相对的,每天喝很贵的饮料,每天打车上学这些都是可以节省的,是可以通过别的途径得到的,我们所说的应该节约,就是节约在这种不必要的花销上面,水滴石穿,积少成多,每天一点节约,生活会更加美好。我方坚持,我们应该节约。
B:我方坚持我们应该消费。我也要更正对方辩友,每个人对必要消费的概念不同,比如有些人住的离学校很远,如果坐地铁或者公交会赶不及的话,那么打车对于这个人来说就是必要消费。而且即便这个人选择坐公交等等对方辩友所说的节约行为,他仍然在消费,只不过的多少而已,对方辩友再次在消费和浪费上企图混淆视听,我方对此解读为对方辩友走投无路的挣扎,因此我方坚定,我们应该消费。
A:我们应该节约,对方辩友说只不过是消费多少差异而已,而就我方所知,节约与否就是体现在消费多少上面,消费比本来计划中的要少就称作节约。感谢对方辩友支持我方观点,如果那个学生没有坐出租而是选择了更便宜的交通工具,那就是一种节约,虽然他在消费,但他同时也在节约,而我们强调的是,比起原来的选择,现在这种更低的消费无疑是节约的一种。我方坚持,我们应该节约。
B:我们应该消费。对方辩友再次漏洞百出为我方提供资料。对方辩友自乱阵脚的承认低一些的消费就是节约的一种,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反过来说,节约也是消费的一种呢?而且对方辩友有没有考虑过你们为什么要节约呢?原因很简单是为了消费,你剩下现阶段的成本投入到以后某个阶段,这是消费策略的转移,说到底,节约不过是消费的另一个体现罢了。我方坚定,我们应该消费。
以上为笔者原创,为反方获胜的例子,如果朋友你是正方可以追问我在写给你,放心用,希望能帮到你,祝辩论顺利~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