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孝老爱亲感谢信500字
妈妈:
孝老敬亲天下最无私的是母爱,最伟大的是母爱,最永恒的是母爱。而经过那次经历后,我觉得最深的更是母爱……那是四年级的早晨,天空乌云密布,不一会电闪雷鸣,下起了倾盆大雨。我心理着急了起来:这可怎么办啊?下这么大的雨,怎么上学啊?妈妈好像揭穿了我的心思,安慰道:“宝贝,不着急,等雨小了再去学校。”我听了点了点头。可是过了好久,雨不仅没有小,还越下越“来劲”,我埋怨道:“这该死的天,雨下这么大,怎么上学啊?”没办法,我穿了一件大号雨衣,又打了一把伞,上了学。在上学的路上我感觉无比的漫长,走也走不完。路上有各种各样的雨伞,从高处望去,宛如一座大花园。到学校我还是变成了“落汤鸡”。我心里着急地想着:这可怎么办啊?肯定会感冒的呀。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媛媛,过来把湿衣服换了。”我一看,原来是妈妈,“妈妈,你怎么来了?”我疑惑地问,“我估计你的衣服湿了,所以过来看一下。”妈妈答道。妈妈把我带到一个没有人的地方,并帮我换下了湿衣服,穿上了干衣服,我感到舒服极了。就在这时,我无意中摸了一下妈妈的后背,“妈妈,你的衣服也湿了?”我心疼地问道。“我没事,可以回家换,你在学校里感冒了怎么办?”妈妈温柔地答道。换完衣服,我走进了教室,透过窗户望去:妈妈一步一步地离我远去,渐渐地,渐渐地,消失在了雨中,我的两行泪水也流了出来。那年的母亲节,老师布置我们每位同学都给自己的妈妈洗一次脚。晚上,我打好洗脚水,放在了妈妈的面前,妈妈热泪盈眶。洗完脚,妈妈坚持不住的眼泪终于流了出来。生活中,也许某个细节就能体现出我们的“孝”和“敬”。
孩子
二、雨衣面料中出现的T是什么意思。如:190T防水西洋红(白底) ,160T雨衣面料
密度的表示方法,经纬密加在一起
比如经密是80,纬密是100,那就是180T了
当然,防水的话密度高的好~
三、求高手帮忙解决几道问题
第一题是说明:这件雨衣是你的吗?不我的正挂在门后呢。因此本句的答案是A不是C,答案C紧紧说明经常发生的动作,即一般现在时,但是可以这样的:my raincoat often hangs behind the door ,意思是我的雨衣经常挂在门后
第二题意思是:我真的不在这里工作,我只是在这里帮忙直到新的秘书来到所以答案选择是C
第三题的意思是在我的收藏结束前我还在需要一枚邮票,可以理解为从句用一般现在时表示将来时
四、什么是对象?
在谈及软件意义上的对象前,我们先来说说真实世界中的对象。根据《韦氏大词典》(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的词典释义,对象是
(1) 某种可为人所感知的物质;
(2) 思维、感受或动作所作用的物质或精神体。
该释义的第一部分所指就是我们熟知的“对象”:可以看到和触摸的“东西”,而且它占据空间。既然本书将把学生选课系统(Student Registration System, SRS)作为学习对象编程的入门案例,我们不妨想想一般大学中存在的物理对象的例子。
l 听讲的学生
l 讲课的教授
l 用来上课的教室
l 教室中的家具
l 教室所在的建筑物
l 学生使用的课本
诸如此类。当然,尽管所有这些对象都能在典型的大学校园中找到,但并非其中每一种都与学生选课相关,或者是SRS案例所必须的,不过现在无需担心这些事情。在本书的第二部分,你将学习使用需求规格说明书来甄别与特定抽象模型相关的对象类型。
现在,将注意力集中到释义中的第二部分,特别是“思维、感受或动作所作用的……精神体”这个短语。在一所大学中有许多重要的概念性对象;包括
l 学生选修的课程
l 教师服务的院系
l 学生得到的评分
当然,还有许多其他东西。即便我们不能看到、听到、触摸到、品尝到或是嗅闻到概念性对象,它们仍然是在描述抽象模型时和物理对象同等重要的因素。
现在稍微正式点,来为软件对象下个定义:
l 所谓(软件)对象,是一种将状态(数据)和行为(操作)合成到一起的软件构造,用来描述真实世界的一个(物理或概念性的)对象。
下面稍稍深入地分别探讨对象的两个方面——状态与行为。
记录一个学生的信息,需要哪些数据?其中一些如下例:
l 学生姓名
l 学号(ID号)
l 生日
l 住址
l 主要研究方向(如果已经提出的话)
l 累计平均等级分(GPA)
l 导师(faculty advisor)是谁
l 本学期要修的课程(course load)
l 截至目前该生已经修过的课程,修每门课程时的学期/学年,得到的分数;即学生的成绩单
等等。那么,对于课程情形又是如何呢?也许应该记录
l 课程编号(如“ART 101”)
l 课程名称(如“织篮入门”)
l 在被允许选修本课程之前学生必须先通过的课程(即先修课程)
l 课程有效学时
l 有资格承担本课程教学任务的教授列表
如此等等。用面向对象术语来说,用于描述一个对象的数据元素,被称之为对象的attribute。
这里所说的“attribute”是一种对象建模和编程的语言中立约定。但是,所有的.NET语言(包括C#)都拥有一种特殊的编程构造,被称之为“attribute”,它存在的目的远比“指示对象的数据元素”来得复杂。在谈及某种特定的.NET语言时,不要将两种不同意义的“attribute”混淆起来。(在.NET语言中,使用普通意义上的术语“field”表示对象的元素/attribute。)
我们将在第13章解释C#(.NET)中“attribute”的含义。而现在(包括本书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只要提到“attribute”,仅指其在普遍OO意义上的含义。
当被集中起来时,对象的attribute值用来定义对象的状态(state),或状况。例如,要判断某个学生是否“具备毕业资格”(状态),可以把以下元素合成起来作参考
l 成绩单(第一个attribute),以及
l 该生目前选修的课程(第二个attribute)
用来判断该生在本学期结束时是否满足主修专业(第三个attribute)的学分要求。
一个给定的attribute可以很简单,如“GPA”可以仅表现为浮点数,也可以很复杂,如“成绩单”,就表现为更具扩展性的信息集合,无法以简单形式表达(至少无法用C#简单类型表达)。
现在,我们回头看两种对象——学生和课程——探讨它们各自的行为。学生的行为(当然是与大学学习相关的)可能包括
l 选修一门课程
l 退选一门课程
l 选择主修方向(major field of study)
l 选择导师(advisor)
l 告诉你他(或她)的GPA
l 告诉你他(或她)是否已选修某门课程,如果选修了该门课程,是在什么时候修的,哪位教授上课,以及得到的分数。
有些难以想象,类似课程这样的无生命的概念性对象会做出什么行为,但如果把课程当作一种生命体,可以想见一门课程的行为会是
l 允许学生选修
l 判断指定的学生是否已经选修
l 告诉你已经有多少学生选修,反过来说,还有多少名额空缺
l 告诉你需要什么先修课程
l 告诉你课程有效学时是多少
l 告诉你本学期哪位教授将上这门课
等等。
当特指软件对象时,我们把对象的行为或称操作(operations),定义为用以访问对象的attribute(数据)和修改/维护attribute值(数据)的方法。
花点时间回顾上文所列的学生行为,可以看到每种操作都与学生的一个或多个attribrte有关。例如:
l “告诉你他(或她)的GPA”与“访问学生的GPA attribute”相关
l “选择主修方向”与“修改学生的主修attribute”相关
l “选修一门课程”与“修改学生的当前课程列表”相关
我们已经知道,对象的attribute值集合定义了对象的状态,现在可以看到,操作能够修改对象状态。例如,定义一位尚未选定主修方向的学生为“未选定方向”的学生。调用这样一个学生对象的“选择主修方向”方法,将导致对象更新其“主修”attribute,反映出刚选定的主修方向。然后,学生的状态就从“未选定方向”变更到“已选定方向”。
从另一种角度来考虑,对象操作也可以看作是可以向对象要求提供的服务。例如,课程对象提供一种服务,该服务提供当前选修该课程的学生列表(花名册)。
在用C#这样的语言编写对象时,使用更严格的编程语言术语“method(方法)”来表示“操作”,而术语“操作”则被用于表示概念意义上的行为。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