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提高学生答题技巧?
选择经典的例题,你亲自示范解题的过程,应用答题的技巧,让学生感受到答题技巧的好处。
二、如何培养解题思路
想提高大题速度的话,最好的法就是多做题,所谓熟能生巧么。多做做多练练,速度自然就上去了。题海战术还是很有效的。但也有技巧可循:掌握好的做题方法与心理战术!同样可以提高做题速度!还有就是不会做的一定要先跳过去要敢于舍弃,最后再来看。首先,要正确处理“准确”与“快速”二者之间的关系。不少考生一看到试卷,脑海中第一个念头便是“抓紧时间把它做完”。的确,考试一般难度较大、题目较多,而时间是限定的,要做完考题就要有一定的速度。于是,这类考生往往有一种“拼命往前赶”的“快速”意识。结果题是做完了,但考试成绩却并不高。究其原因,这种出于“做完”欲望而片面追求“快速”的做法,容易使简单但需细心的题出错。须知,只有”准确”对“是考试得分的惟一条件。评卷者给分是以答题的正确程度给分的。因此,”快速”必须建立在“准确”的基础上。其次,要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下笔之前要审题。试卷发下来,有的考生提笔就写,往往因心情急躁而出错;出了错又动笔改正,改来改去就更急,遇到难题就发槽了。”正确的做法是先将试卷浏览一遍,心中有“数”地安排好答题顺序。然后,针对一道道的题目进行冷静,全面的审题。题目的含义及要求弄清了再下笔作答。二是答案“要想清楚才能写清楚”(叶圣陶先生语)。无论考什么学科,都要将答案要点列在草稿纸上,便于理清自己的答题思路。例如论述题,要把观点与材料提纲挈领地列出,斟酌一下:观点是否正确完整,所使用的材料是否真实确切?观点与材料是否统一:确认准确无误后下笔作答,思路就不会摇摆甚至紊乱,文字表达也显得流畅。三是运用“步步为营”的检查方法,及时确认答案。有的考生采用“赶紧答完全卷试题再检查”的方式,但有可能题目未答完时间已到,或者所剩时间恨少而匆匆检查,弄不好把做对了的题反而改错;再说,做完后检查,修改时必然影响卷面整洁。而所谓“步步为营”,即每完成一步就马上检查,力争“一次到位”,把可能出现的错漏限制在小范围内,并及时发现和纠正。为了防止边做边检查出现“顾此失彼”现象,应当把每一道题完成后就检查一遍,立刻确定正误,及时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攻破下一道“难关”的信心。如果检查中同时想起几个答案而不知如何定夺,一般说应确认第一个答案——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最深的,最初的答案最正确的可能性最大。再次,答题要讲究“快速”。否则,考试时间终了,题还未答一半,考分怎么会高呢?“快速”答题,应注意以下四点:一是保持心理上的兴奋状态。像运动员临赛时要有良好的竞技状态一样,考生临考时既不要过分紧张慌乱,又要及时进人情境,头脑形成兴奋中心。冷静阅题、沉着审题、认真答题,保持适度的快节奏。这种专一、兴奋的心态与提高答题速度直接相关。二是按确定的答题思路,顺序分配好时间。基础好的考生可以“先难后易”、“先高后低”,从难题、高分题答起,力争得满分;基础差的考生则可以“先易后难”、“各个击破”,力争多得分。一旦预计的时间到而答不出来题目,与其无把握乱答一通,不如暂时放放,转而做别的题目。待做完了其他题目后集中注意力形成兴奋中心,也许潜意识中的答案就会浮现出来。三是在清理思路的前提下,抓住答案的要点,用恰切、简洁的词句表述出来,尤其是注重写好领头句。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突出中心词句。不要东扯西拉地罗列一大堆事例、现象,企图以多取胜是不行的。只有以简驭繁、言约义丰,才能答得既好又快。四是讲求书写速度,写得清楚好认,又要有一定速度,才可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答完题目。这当然要靠平时练习,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怎样总结解题思路?
【解数学题八忌】
一、忌小题大做:对于不需要解答过程的选择题和填空题一类的小题来说,有不少题的解答只要利用特例法、排除法、赋值法等简单方法能够完成,就不必按照常规方法去做,力争用最简捷的方法,快速准确地解答,绝不能干“用大炮轰蚊子”的事。
二、忌不解题意:理解题意是解题的首要一环,有些同学在解题时,没有看完或没有看懂题,对题意环不大了解,就想当然地下笔解题了,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败走麦城,一定要审清题,将问题转化为自己熟知的数学内容。
三、忌忽视条件:题设条件是解题的大前题,忽视条件,抛开大前提,必将十题九错。因此,我们必须善于利用条件、转换条件,从中寻求正确的解题途径。
四、忌顾此失彼:一个题目可能有多个要求可多种情况,且每个要求又都满足某些条件,忽略了任何一个方面,都可能导致失误,故解题时要全面考虑,仔细分析,避免顾此失彼。
五、忌浮躁马虎:浮躁是解题之大忌,一浮躁,就容易心神不定,势必精力不集中,不利于解题,马虎可能造成不应该的失误,以致令你懊悔不已,因此,万万浮躁马虎不得。
六、忌数形分离:数形结合是数学求解中的重要思想方法之一,一些代数问题借助于几何图形,会更直观更快捷地得到解决,一些几何问题借助于数量关系能更精确反映图形各部分的内在联系,更有利于提高解题的效率,所以,解题时,力求数形结合,力克数形分离。
七、忌循规蹈矩:一些题若按常规解法较难完成,但用非常规解法就可能一点就破,故在常规方法求解思路受阻时,不妨转换角度,开辟新路,或许光明就在眼前,在解题方法上可以有所创新。
八、忌不够规范:解题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不重视求解过程的表述,步骤不完
整, 跳步跃级,字迹潦草难辨,条理不清,层次不明,书面表述前言不搭后语等,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失分因素,不少同学在作业中被老师给指出的不足,仍然在考试中再现,故解题一定要规范,绝不可我行我素。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