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管理理论之父”巴纳德(Chester Irving Barnard)认为,“沟通是把一个组织中的成员协调在一起,以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
这个定义,真是让人惊艳!因为,它挑明了“沟通”与“协调”之间的暧昧关系——艺术色彩的“沟通”与目的性的“协调”。
沟通是为了协调,而协调是为了:
- 一致理解关键共享信息
- 做出工作承诺
- 完成工作
到底怎么沟通协调,才能高效完成工作呢?
管理从无序发展到有序,从没有过程到标准过程。在标准工作过程出现之前,团队成员的沟通协调没有参照,只能依赖个人技巧。这恐怕也是拍马屁能升职的原因之一吧。
当标准过程逐渐产生后,我们就要把沟通和协调的部分,定义到工作过程和相应人员的职责中去,最大化降低工作依赖关系间的沟通协调壁垒。这样做,可以识别清楚有工作依赖关系的干系人,明确沟通协调的内容,按照工作流程和岗位要求,获得干系人的工作承诺,从而进行整体的沟通协调计划。大家在整个项目中,也就可以参照沟通与协调计划开展工作了。
为了保障沟通协调的结果被落实,对过程的监控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管理者需要将沟通与协调的结果纳入监控管理的范围。监控,也是标准过程的一个部分。说到这里,整个项目内的沟通与协调的管理过程才算完整。
【推荐阅读】
“万年老大难” - 沟通与协调懂技术管理,更懂技术人员的管理。微信关注fancier-info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
上一篇:返回栏目
下一篇:沟通交流方案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