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什么是国际税法?什么是外国税法?

78 2023-12-31 20:45 admin

一、什么是国际税法?什么是外国税法?

1、国际税法是个比较正式的国际间用语。

2、国际税法是是调整【国与国】之间因跨国纳税人的所得而产生的国际税收分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客体主要是跨国纳税人的跨国所得,有时,还包括跨国纳税人在居住国国外的财产和遗产。3、外国税法,普遍意义上是指其他国家(非本国)【内部】施行的关于税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什么是国际税法?

国际税法是调整国际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国际税法不仅仅协调国与国之间的国际税收利益分配关系,同时也严格调整国家与跨国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征纳关系。

国际税法立足于维护国家的税收权益,通过国家间的相互合作,协调彼此的税收管辖权,加强税务情报交换,努力避免国家对跨国纳税人的重复征税,防止跨国纳税人的国际逃税和避税,以促进国际经济交往的发展,消除国际经贸活动中的税收障碍,为国际经贸活动的发展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国际税收环境。

三、税法是指什么?

税法是各种税收法规的总称,是税收机关征税和纳税人据以纳税的法律依据。税法包括税收法令、条例、税则、施行细则、征收办法及其他有关税收的规定。税法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颁布,或由国家立法机关授权国家机关制定公布。主要的税收法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以及公布施行,各税条例(草案)和征收办法,由国务会议审议通过,公布施行,税法实施细则,由财政部根据税收基本法规作出解释和详细规定,有关地方各税的征免和各税具体稽征管理制度,一般由省级人大常委会或省级人民政府规定。

1、税法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重要保证。

2、是正确处理税收分配关系的法律依据。

3、是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

4、是监督管理的有力武器。

5、是维护国家权益的重要手段。

四、税法制定的主体是谁?

我国税法的制定主体,也就是我国税法的立法机关,具体包括: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税收法律,如: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税收征收管理法等。

2、全国人大或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立法:具有法律效力的税收暂行条例(规定),如:增值税暂行条例、消费税暂行条例、营业税暂行条例等。

3、国务院:税收行政法规,如: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个人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等。

4、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仅海南省、民族自治地区):税收地方性法规。

5、国务院税收主管部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税收部门规章,如: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消费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等。

6、地方政府:税收地方规章。

7、此外,各级政府及其税收主管部门制定颁布的税收规范性文件,虽不属于上述的税法,但具有普遍强制力,因此,可视为“准税法”。

五、注会税法和税务师的税法1税法2一同考,学习注会的税法好,还是税务师的税法1、2更好?

毫无疑问,肯定是学注会的税法。无论是从考试时间还是考试难度来讲,都应该先学注会的税法,然后顺带着把税务师的税法1、2给过了。

先说一下我的情况,我是第一年考过的注会税法,第二年报的税务师全科,因为我有注会的底子在,所以通过税务师我只花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我考完注会税法之后中间隔了一年才考的税务师,其中税法也就是大致过了一遍然后做几套题。而你是在同一年考注会税法和税务师的税法1、2(比我机智多了,我一开始就没有一起考的意识),大胆一点的话考完注会,税务师裸考基本就能过(想要稳妥一点就在考前刷刷题,巩固巩固)。

下面就从两者的考试时间,考试题型和难度,考试内容三个方面做个简单的介绍,让你对它们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一、考试时间

根据历年的考试时间可以发现注会考试往往是在十月中旬,而税务师一般在十一月中上旬,中间相差20-30天左右的时间。2021年因为疫情原因注会考试调整到了八月底,和税务师之间更是隔了两个多月。根据目前的疫情情况,2022年注会大概率还是会在八月份,即使回归到了十月份,注会还是比税务师先考,所以从考试时间方面来讲你肯定是要先准备注会考试。

二、考试题型和难度

注会和税务师的考试题型基本都是单选、多选、计算和分析四大类。但税务师的计算题和综合分析题也是以不定项选择题的形式考察(如下图所示),相对来说就简单了许多(毕竟就算你不会,也可以胡乱蒙一个答案,说不定就对了呢)。并且税务师的多项选择题,少选是有分的,只有多选和错选不得分,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也减少了考试的难度。对于没有把握的选项就可以不去选它,少选一个也就失去0.5分,多选或错选的话2分就没了,所以税务师考试还是有一定的投机技巧在的。而注会考试少选、多选、错选都不得分(多选真的好难ꈍ ꈍ)。

从另一方面来讲,自从税务师去掉了注册两个字以后,它的难度真的降低了很多(含金量当然也就没有那么高了)。与注册会计师考试相比,税务师考试简直就是小CASE(多少有点凡尔赛了^.^)。所以还是建议把精力都用在注会考试上,毕竟它的难度摆在那里。

注会真的是你不努力就很难通过的考试。所以从考试难度方面依旧是要选择先准备注会考试。

三、考试内容

从上图可以看出税务师税法1、2的考试内容基本都包含在注会税法的考试内容里,但是税务师税法比注会税法考察的更细致一些。至于税1的第一章“税法基本原理”可以负责任的讲一点也不重要,即使你不看也不影响你通过考试。运用数学上的一个关系来讲:税务师税1、2包含于注会税法。所以学习注会税法完全可以应对税务师税1、2的考试。从考试内容方面仍旧是要选择先准备注会考试。

综上所述,无论从哪个方面分析,在同时备考注会和税务师时,都要先学习注会的内容(税务师其他的科目和注会搭配备考时也是如此)。考完注会有时间可以再看看税务师,没时间也不要紧,只要你注会内容学会了,通过税务师不是问题。但是如果你只学了税务师,注会真的不一定能通过。

所以还是先好好准备注会的税法吧,把税务师的税1、2放一边不用管它,等考完注会再复习一下税务师,妥妥的。

下面有注会的免费资料送给你,助你顺利通过考试!

六、税法的调整方式?

企业的纳税调整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是由于有关法规规定不同,使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计算不一;

二是由于纳税人计算差错或违规,又分为是平时(年内)错账、或是上年度企业采用的核算方法不同。错账时间不同,其纳税调整的会计处理也不相同。

1.平时使用“应付税款法”进行的纳税调整。

因为在“应付税款法”下,当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影响纳税金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不是递延到以后各期,使当期的应交所得税与所得税费用金额相等,因此,对调整的差异本身无须进行会计处理。

2.年度内错账的会计处理。

由于年度内错账金额只影响本年度的税款,因此,发现后只需调整本年度相关账户即可。

3.年终汇算清缴的纳税调整。

对企业年度发生的以前年度调整事项,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调整本年利润,由此影响企业缴纳所得税的,可视为当年损益,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 对调整增加的以前年度利润或调整减少的以前年度亏损,借记有关账户,贷记本账户;调整减少的以前年度利润或调整增加的以前年度亏损,借记本账户,贷记有关账户。

七、税法是授权性法规吗?

从法律性质来看,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义务性法规是相对授权性法规而言的,是指直接要求人们从事或不从事某种行为的法规

八、新契税法是真的吗?

目前市面上有九月要开始执行新税法的传言,在没有税务总局发文之前一切都是谣传,静等税务部门的通知。

九、CPA的税法难还是经济法难?CPA的税法难?

这两个科目在内容上经济法最有独立性,经济法自身难度比较税法低一些,重点掌握好,最后几个月突击学习的话通过率还是有的。税法和会计稍有联系,今年考会计的话可以带着稅法学习。时间充足报稅法,时间紧张报经济法,还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定.

十、企业之间借款税法是怎么规定的?

首先认定企业的非金融属性。

如果是非金融企业之间的借贷,那么需要认定交易是否为独立交易。如果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那么利息不允许税前扣除。

如果是独立交易,那么不高于市场金融机构借贷利率的利息支出可以税前扣除。

举例,境内A企业向境内B企业,C企业借款各100万,利率为8%和15%。同期金融机构借款利率为9%。

经过认定,AC企业存在关联,不符合独立交易认定。那么只有AB的利息可以扣除,8万<100X9%=9万元

因此税前扣除8万元利息支出。

关联方借款税前利息扣除需要满足债资比和利率的双重标准,这里的债资比是指关联方之间的债务金额与关联方之间的投资金额比例,对于非金融企业不超过2:1,金融企业5:1.

债务金额可以计算利息扣除的金额为250×2=500(万元),利率按统一银行利率7%,也就是可以扣除35万元,其余部分均不得扣除。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