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亲水性与水油平衡值的关系?

259 2024-01-01 04:54 admin

一、亲水性与水油平衡值的关系?

亲水亲油平衡值的概念主要应用于表面活性剂应用领域。

  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和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和力称为亲水亲油平衡值(hydrophilic-lipophilc balance,HLB value)。

  物质的亲水性或亲油性可从其亲水亲油平衡值上看出来,HBL 低于9的相对是亲油的,高于9的相对亲水。根据经验,一般将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范围限定在0~40,其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范围为0~20。亲水型表面活性剂有较高的亲水亲油平衡值(>9),亲油型表面活性剂的有较低的亲水亲油平衡值(<9)。

二、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有哪些机制?

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其调节 一、 人体中水和电解质的含量 1、 细胞外液中的电解质 健康人每升血浆中的电解质阴、阳离子总浓度为280-310mmol/L。

细胞外液中存在的主要阳离子是Na+,其含量占阳离子总数的90%以上;主要阴离子是Cl-,HCO3-。

这些离子对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和稳定和电中性起着重要作用;而其中的HCO3-则对于维持细胞外液的pH稳定起重要作用。

2、 细胞的电解质 细胞内液的阳离子主要是K+和Mg2+等;阳离子以HPO42-、H2PO4-和蛋白质为主,其他阴离子含量都很少。

这些离子对于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和稳定和电中性起着重要作用;其中的HPO42-、H2PO4-和蛋白质在维持细胞内液pH稳定上起着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细胞内、外液总的渗透压相等 ,且其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也是一致的,因而体液呈电中性的。 二、 不同部位体液间水和电解质的交换 由于毛细血管管壁上有细小的空隙,因此血浆与组织液间的水和无机离子主要是通过被动运输的形式进行交换的。

正常生理条件下,血将和组织液中无机离子的浓度相等或相近,因而这些离子之间交换的量也是相等或相近的。

但是,由于血浆中蛋白质不能通过毛细血管管壁的空隙进入组织液,因此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是远远高于组织液的。

毛细淋巴管管壁对物质的通透性很高,组织液中的水和电解质很容易进入毛细淋巴管而成为淋巴液。 三、 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调节 当人体水的排出量小于摄入量时,会引起细胞液和细胞外流容量扩大和渗透压降低,大量水分潴留体内,肾脏排水功能障碍等疾病会引起水潴留。

水潴留会引起细胞外液电解质被稀释,渗透压下降,水分向渗透压较高的细胞内液转移,引起细胞水肿。

脑细胞水肿以及由水肿造成的电解质浓度下降,会想起嗜睡、烦躁、失语、定向功能失常、昏迷等 症状。

水的摄入需求主要由渴觉中枢控制,水的排出主要取决于血浆中的抗利尿激素的浓度。

渴觉中枢和分泌抗利尿激素的细胞都位于下丘脑。

当机体失水时,血浆的渗透压升高,血量减少,刺激下丘脑,促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同时,渴觉中枢兴奋,引起口渴。

三、怎么平衡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理想就是在现实中证明自己,然后活的更好一点。

现实则是因为和你幻想世界有差异,所以加的标签。

一个人如果一天到晚一直把世界太现实,社会太残忍什么的挂在嘴边,那不是他认清了这个世界而是他还没长大。

四、醛固酮对水盐平衡的调节?

醛固酮是人体内调节血容量的激素,通过调节肾脏对钠离子的重吸收,维持水盐的平衡,醛固酮是调节细胞外液容量和电解质的激素,醛固酮的分泌是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实现的,当细胞外液容量下降的时候会刺激肾小球旁细胞分泌肾素,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系统,醛固酮的分泌增加使肾脏重吸收钠离子增加,从而引起水的重吸收增加,细胞外液容量增多,相反细胞外液容量增多的时候,通过上述相反的机制可以使醛固酮分泌减少,肾重吸收钠离子和水减少,细胞外液容量下降,血钠降低,血钾升高,同样会刺激肾上腺皮质激素,从而导致醛固酮的分泌增加,总体来说醛固酮是对血容量钠和钾的调节是有作用的

五、水与电解质的区别?

电解质水和普通水成分不同、用途不同、吸收速度不同。

 1、成分不同。普通的纯净水就是水,不含其他成分;电解质水添加了钠、钾、钙等人体所需的电解质。

2、用途不同。普通水为人体补充水分;电解质水有促进身体新陈代等作用。

3、吸收速度不同。普通水直接进入血液内。

六、体内水的来源与去路?

人体水的来源有三个:

1、内生水:指机体消化代谢日常饮食中摄入的蛋白质、脂肪、糖类后所产生的水,每天产生的量约为300毫升。

2、食物中的水:指人们摄取各种食物而得到的水分,如来自于水果、蔬菜、谷物、豆类及动物性食物中的水分,每天可产生700~1000毫升。

3、饮水:这部分是人们获取水的主要来源,它包括白开水、各种饮品和液态食物,一般轻体力活动情况下,人们对饮用水的需要量女性每天约1500毫升,男性每天约束1700毫升。但是不同人群在不同季节、不同状态下,对于水摄入量的要求会有所不同。

人体水的四个排出途径:

1、经肾脏排出:即尿液,约1500毫升。

2、经肠道排出:即粪便,约150毫升。

3、经汗液排出:约500毫升。

4、经呼吸排出:约350毫升。

为了维持身体水分的平衡,建议大家要定时喝水,不要等渴了再喝,因为对渴的感觉是滞后的,一旦渴了,就说明身体内已经缺水一段时间了。白开水是最佳的选择。

七、参与水盐平衡调节的信号分子?

参与该调节过程的信号分子有:抗利尿激素、醛固酮和神经递质,因为该平衡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

八、动平衡等级与转速的关系?

转速越高要求的动平衡等级越高。

九、ph值的平衡。与什么调节有关?

其实人体的ph值是不用特意去调节的。人体自身有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功能。正常人血液的ph相当稳定,保持在7.35-7.45之间,如果超出这一范围,机体的酸碱平衡将被打破,严重时可危及人的生命。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代谢过程不断产生酸或碱,但事实上这些酸或碱进入血液并没有引起血液的ph发生明显的变化。

研究表明,人体血液中存在的Na2CO3-NaHCO3等体系,通过化学平衡的移动,起到稳定血液ph的作用。例如:H2CO3=(可逆号)氢离子+碳酸氢根离子当代谢产生的酸进入血液时,血液中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H2CO3,H2CO3进而分解产生CO2,CO2从肺部呼出,上述平衡向左移动,及时地把进入血液的氢离子从血液中除去,ph基本维持不变。

这就是大量运动后人大口喘气的原因(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如果代谢产生的碱进入血液,则上述平衡向右移动,从而抑制ph的升高。而血液中增多的碳酸氢根离子可通过肾脏的调节降低其浓度。这种能对抗少量外来酸碱或稍微的稀释而维持溶液的ph不发生明显变化的作用叫做缓冲作用,具有缓冲作用的溶液叫做缓冲溶液。除上述缓冲体系外,人体内还有“NaH2PO4-NaHPO4”缓冲体系来共同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

十、车轮动平衡与静平衡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车轮动平衡指的是轮胎在高速转动情况下的平衡状态,静态平衡一般用在轮胎生产过程中,轮胎成形后都会有个轮胎静态平衡机做检测的,如果哪地方轻点就会在轮胎上做个记号,这就是新胎为什么会有点的原因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