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宠物沟通师告诉你:「即将过世的毛小孩内心的想法!」
动物沟通师分享,毛小孩心里知道你为它所做的一切,出发点都是好的。
FB:禽兽姐的万应室
面临毛小孩过世,很多人除了悲痛,还可能伴随着「罪恶感」,歉疚自己为它做得不够多、不够好。不过资深动物沟通师萝伦麦柯(Lauren McCall)说,动物相信很多事情发生都是有其意义,而且「知道人类的用心和出发点,都是为它好。」即使过世,与家人的连结也不会因此消失。如果人类太偏执,动物反而会感到很挫折。她建议人们可以思索这段关系,珍惜并感谢毛小孩带来的美好回忆,祝福它往前走。
Lauren担任动物沟通师已超过10年,同时也是一名TTouch疗愈师。她跟许多离世的毛小孩进行直觉沟通时,从中了解到灵魂明白更高层次的使命,每个生命降临都是有不同课题、目的,而且有演进过程。举例来说,曾经有一只残缺的小猫,虽然这辈子的生命很短暂,但「全力以赴地活着」就是它此生课题。当它尽力尝试并学习过后,生命也结束了,灵魂将会在转世时选择新的使命。
另外曾经有一匹马,生前与人类参加大大小小障碍赛,「合而为一」的感受令它印象深刻,明白「原来动物跟人类之间,可以建立如此亲密的关系。」所以在心脏病发猝死后,过了一年半Lauren与它进行直觉沟通时,得知它决定液让转世成为一只治疗犬,以不同的生命型态探索更多与人的关系。
萝伦老师还说,从动物沟通的经验中发现,它们多半都有「轮回转世」的观念。这观念在东方文化较能被接受;但在西方国家很多人不能理解,她自己也是透过动物才得知并相信。这些故事她收旦饥录在《永恒的礼物:对于失去挚爱动物伴侣如何调适》(Eternal Gift: Coping with the Loss of a Beloved Animal)一书,不过台湾暂无翻译出版。(更正:台湾正在翻译中,预计年中出版。)
不过她也明白,「即便我们相信轮回,当毛小孩离开仍然会很难过。」她曾经有三只动物伴侣,在三个月内相继过世,「其实动物离开我们也很难过,但死亡对它们来说,也像是灵魂回家一样。」尤其当毛孩子生病已经痛不欲生时,很可能会期待「回家」。虽然失去身体之后,不能感受到人类抚摸的幸福喜悦;但是相反地,抛开了病痛和躯体限制,它还是能跟家人连结在一起,只不过是以不同方式,「因为爱是不会消失的」。
「动物虽然不想受苦,但不害怕死亡,很多时候害怕死亡的其实是人类。」虽然很多人面临毛小孩过世时,会对它产生愧疚、罪恶感,但是动物相信「很多事情发生都有其意义,也晓得人类所做的一切,当下出发点和用心都是为它好。」所以并不会怪罪人类。
有些人会问「毛小孩过世后,我可以马上跟它进行动物沟通吗?」萝伦老师建议至少等2周过后(也有另一种说法是3周,等于21天),让动物适应新的状态,同时家人也给自己一些时间调适心情。如果人太偏执,已逝的动物们反而会感到很挫折,尤其它才刚度过一生,不愿回想偏执的细节或繁琐问题,它们需要时间静下来思索这辈子学习到的经验,这对未来转世抉择才有所帮助。因此她说,「人类也可以趁机反思这段关系,看看毛孩子教了我们什么、带来了什么,珍惜并感谢跟它之间的美好回忆,重要的是祝福它好好往前走。」
还有很多人会以为「人类比动物高一等。」但萝伦老师解释,人类的行为只是复杂性比较高(例如用电脑、滑手机),不模埋返代表比较高等,动物也不见得认为那比较好。她说:「动物教我们最大的道理,就是活在当下,总是能从小事获得快乐与满足,这一点和佛教的观念很相似。」
喜欢这篇文章吗?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给更多人看吧~
来源:livehouse666.
解析《黑喵知情》:说到底,宠物沟通是要沟通什么?
你相信宠物沟通吗? 有些人觉得是怪力乱神,用一些话语、冷读1的骗术;而有些饲主却能从和宠物沟通师之间的互动当中,终于了解自己毛小孩的感觉2,重新用不同的方式来对待它们,甚至是改变和家人之间的关系3。
台剧《黑喵知情》就是在探讨宠物跟人是否能够建立某种连结的一部影集,连结家人、连结过去液友、甚至,连结自己。故事里面有推进几个不同的故事线。分别为:
在这里简单叙述一下剧情,方便看过的朋友复习,也让没看过的朋友大概知道这部剧在讲什么。
重新连结和家人的关系 立委沈清楷因为忙于工作,疏忽和家人、小孩之间的关系经营,女儿蕙芳受够了家中这种看似亲近实际上疏远的表面和平,本来很想要搬离开家里;但是在一次的事件当中,透过和家中的小狗沟通,终于发现母亲一直以来承受多么大的压力,以及在家中一个人承受孤寂的感觉。
姚爱寗(右)剧中饰演沈蕙芳在家是压抑乖乖女。LINE TV 提供 事实上,蕙芳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个家中有一种无形的张力正在扩大,她很想要让父母重修旧好,但却不知道要从哪里开始着手。她曾经尝试让「父亲记得母亲的生日」,甚至带爸爸去买礼物、帮母亲庆祝,没想到母亲竟然修改自己在脸书上面的生日,想要借此测试家中最亲密的两个人是不是记得这件事情。
「只有梅尔记得我真正的生日!」母亲雅云说,一方面要和政商名流的太太们假装表面的关系,另外一方面又要承担自己怀疑丈夫外遇的焦虑,她他其实很希望家中有人可以真正了解她、关心她;然而讽刺的是,只有家中的狗梅尔(杰克罗素梗犬)在意她。
但雅云不知道的是,女儿也很关心她,只是不知道要用什么方法才能够让母亲感觉到那份关心,才会觉得失落又不知所措。
当一个人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被对方好好善待跟回应的时候4,随之而来的这种生气,反而会让两个人之间的距离更加疏远5。 付出的一方觉得自己为何这么努力却没有被看见,被付出的一方觉得为什么你都不懂我想要被爱的是哪一个点,在一来一回中漏接了球,明明很在意彼此,却让彼模埋敬此都伤心。
蔡灿得剧中意图割腕,梅尔冲上前阻止。LINE TV 提供 如果你也是那个被夹在父母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办的蕙芳,其实你真正要解开的并不是父母之间的结,而是你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你和母亲之间的关系6。
母亲之所以会觉得孤单,是因为丈夫都把心思放在竞选上面,而女儿又一天到晚往外跑,她多么希望至少有一个人可以关心她的感受。后来,当女儿愿意在家里多陪伴母亲,那个孤单和寂寞的感觉就有所减轻,而梅尔适时地提醒,也成为解开母女沉重关系的钥匙。
然而,并不是所有母女之间的结,都有解开的一天。
重新连结和过去伤痛的关系 不是所有的遗憾,都可以换到来得及。相较之下,宜甜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她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复杂,父母离异之后,母亲陷入了长期的忧郁,状况时好时坏:有些时候看起来很正常,但下一秒可能就要死要活的。旦慎宜甜一方面无法原谅父亲、另外一方面心中也无法放下在自己面前跳楼自杀的母亲,好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办法坐下来好好吃饭,甚至长期借酒浇愁,用酒精来压抑心中难以解开的悲伤7。
一边走动、一边吃东西的心情,是许多「自杀者遗族」8用来「不原谅自己」的方式,可能带着一点罪恶、可能带着对自己的不原谅、可能带着对生命无常的焦虑感,所以没有办法安稳地吃一顿饭,可能是一种自我惩罚,惩罚自己没能够照顾好母亲、没有能够在紧要关头挽救母亲的性命,借由酒精和站着吃饭来伤害自己,逃避最深最深的伤痛和悲伤。
然而,当她发现自己养的猫咪布丁跑去和父亲生活之后,且没有被好好照料,让她想起了一连串与母亲之间相处的回忆,重新回去和「内在的母亲」和解9。
简嫚书与丁宁饰演母女。LINE TV 提供 她还有另外一只猫叫做麒麟,一直以来跟宜甜都不亲近,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这个梗的原因;不过从另一种方向脑补的话,我认为这两只猫分别代表宜甜内在两个不同的自己:
布丁:隐喻了宜甜心中自我伤害、自我责备的自己。
在第四集中布丁吃了宜甜送给母亲的丝巾,当年丝巾是被母亲嫌弃的,而这个「被嫌弃的东西」竟然被布丁给吃掉了。想到前一段我们提到「我给你的好你却无法接收到」的例子,或多或少可能隐喻了两件事情:
第一个,我再也无法用我的方式对待母亲、给他我想要给的那种好了,所有的我想要付出的那种好,只能够「吞掉」10。
第二个是表达他对母亲的思念,他好怀念母亲替他做的特制布丁,可是再也吃不到了。父亲执意把布丁(猫)带走,某种程度上面也带走了他跟母亲之间的连结。
麒麟:象征他和父亲之间的纠葛关系。
宜甜面临一个非常矛盾的窘境,一方面他很心疼母亲,被父亲的背叛(?)或者是外遇事件带来的伤害,但一方面母亲又持续在等待着父亲。如果你是宜甜,你觉得自己应该讨厌父亲,还是要跟父亲靠近?
如果你认同父亲对母亲的伤害,就应该要讨厌父亲;但如果你认同母亲对父亲的思念,似乎又要接近父亲,因为他是你爱的人所爱的人。
当你不知道要前进还是后退,你可能会选择的一条路线就是逃跑——这就是为什么,麒麟只要看到人就躲起来,其实他躲避的不是他的奴才,而是用闪躲来隐喻宜甜对父亲的不知所措。
其实,有人可以憎恨和后悔是幸福的,虽然痛苦,但是心中仍然有一个放置的重心,而这两种个情绪的确会让人不知道如何是好,找不到产生这些情绪的原因,就像罗钧就面对了两个人生最大的问号:
重新连结和自己的关系 罗钧和太太佩珊从小有跟动物说话的能力,他是立委沈清楷的助理,佩珊则是宜甜动物医院的助手。在一次离奇的车祸当中,佩珊(他同时有另外一个身分是「宠物沟通师——黑喵知情」)英年早逝,留下重重的谜团。
连俞涵、黄金猎犬「小小」、天竺鼠「阿喵」一家三口一起吃饭。LINE TV 提供 随着剧情的推进,我们慢慢可以找到第一个问题的答案,而借由找到第一个问题答案的同时,让故事的主角罗钧也找到了他自己。
一个从小被霸凌、被说是怪胎、被诅咒是神经病的小孩,一直压抑著自己能够和动物说话的能力,是因为不想要再过小时候那种被大家欺负的生活了。所谓弄假成真(as if principal)11,当他假装自己不会和动物沟通的那段时间之后,他也慢慢失去和动物沟通的能力。
施名帅尝试宠物沟通。LINE TV 提供 整个剧情真正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为什么是我?我为什么拥有别人没有的这种奇怪能力?」——或者更进一步来说,我可不可以接受自己就是拥有这样的能力、接受天生和别人不一样的自己?
从荣格自性化的角度来看,你终其一生都需要带着某一些面具(persona)来和其他人相处,借由这些面具,我们在社交的场合可以活出别人所期待的样子,这是很重要的社会功能。然而,如果我们没有认识内在真正的自己,先写自己的内在世界、找到自己真正的性格,那些你所不能够接受的自己(就像是故事里面罗钧拥有和动物对话的能力)会变成你的阴影(Shadow)12,你越是抗拒,它越会影响你。
由此可见,有些时候我们绕了一大圈,只是为了找到我们原本就拥有的那种能力。
那么要如何找到这个能力呢?荣格的说法是,生命自然会给你答案,随着时间、随着梦境的推移,你渐渐会找到出口。这部片的最后也给大家一些方向;不过,为了保持观看的乐趣,我就在这里卖个关子啦,请大家起来追这部片,从结局里找到自己。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