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为什么变频器在改变频率的同时必须要同时改变电压?

66 2024-01-20 03:47 admin

一、为什么变频器在改变频率的同时必须要同时改变电压?

变频器在改变频率的同时必须要同时改变电压的原因:

异步电动机的转矩是电动机的磁通与转子内流过电流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在额定频率下,如果电压一定而只降低频率,那么磁通就过大,磁回路饱和,严重时将烧毁电动机。因此,频率与电压要成比例地改变,即改变频率的同时控制变频器输出电压,使电动机的磁通保持一定,避免弱磁和磁饱和现象的产生。这种控制方式多用于风机、泵类节能型变频器。

二、变频器频率与电压的变化对电动机是否有影响?

频率降低,电机转速降低。同时电压降低,一般按照频率的下降比例降低,这样可以维持电机的磁通基本不变。降低的电压能带动电机,但是,转速下降,转矩变化较小,输出功率下降。

三、变频调速,为什么改变频率时须同时控制电压

变频调速的输出负载一般都是电动机(感性负载),感性负载的特点就是频率低时阻抗小,频率高时阻抗大,为了避免电动机出现过励磁现象(发热烧毁电动机),就必须控制电流的增长,由于I=V / R,所以在改变输出频率的同时也改变输出电压,使I=V / R保持一个相对恒定的值,确保电动机和变频设备不被烧毁,这种调速方式为“恒转矩调速”,因为电动机的输出转矩和输入电流呈正比。

四、变频器能不能调节电压?如400V降到380V

变频器控制,我们现在只能控制电压和频率,电流是无法控制的,因为电流只与负载特性有关系,我们通过改变电压和频率达到控制电流的目的,我们一般所说的调频调压就是这个道理,我们通常所说的V/F启动和V/F分离模式就是这样,前者电压和频率是成线性关系的,后者是两者是分离单独进行控制。

五、为什么在变频调速时,必须要进行电压、频率的协调控制?

非高人,这应该是属于电路、磁路相关联的一个最基本原理,也是变压器、电机传动工作的理论基础u1≈E1=4.44 f1 N1 ømøm≈u1/(4.44f1N1)基频(电动机额定频率)向下调速时:当定子电压u1不变时,Φm与f1成反比,f1升高或降低,会导致磁通Φm的减小或增大,从而使电动机最大转矩减小,严重时将导致电动机堵转或使磁路饱和,铁耗急剧增加。为此,在调节电源频率的同时,要调节电压的大小,以维持磁通的恒定,使最大转矩不变。从基频开始向上调速时,频率由额定值逐渐增大,但电压U1受额定电压的限制不能再升高,只能保持额定值不变。主磁通随着f1的上升而减小,相当于直流电动机弱磁调速的情况,属于近似的恒功率调速方式。

六、变频器输出电压与输出频率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

基于磁通保持100%的需要,一般是V/F等于一个常数。

但是高级算法里可能不是完全的常数,可能包括补偿定子漏抗电压,和转子漏抗电压。

也就是Eg/f=常数或者Er/f=常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