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看图讲述活动教案
大班是幼儿园中一个关键的学习阶段,既是学前教育的终点,也是学前教育的起点。在这个阶段,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大班看图讲述活动正是一种既能激发幼儿思维,又能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
大班看图讲述活动是一种互动的教学过程,在该过程中,教师会选择一幅富有内容的图片,然后引导幼儿观察这幅图片,并根据图片内容进行讲述。这种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思维,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通过看图讲述活动,幼儿能够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升对世界的理解力。
教学目标:
-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提升其注意力和观察力。
- 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拓展其思维边界。
- 增强幼儿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拓宽其知识面。
-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增强集体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教学准备:
- 选择富有内容的图片,与教材或主题相关。
- 准备教学介绍和引导问题。
- 准备提问的技巧和方法。
- 准备回答问题的示范和范例。
教学过程:
1. 教师介绍图片内容,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教师可以介绍一幅动物世界的图片,告诉幼儿们这幅图片里有许多不同的动物,让幼儿们猜测图片中有哪些动物。
2.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提出问题。
教师可以利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问:“你觉得这些动物分别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特点?它们生活在哪里?”
3. 激发幼儿思维,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在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和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幼儿的思维,鼓励幼儿进行自由思考和表达。
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们自己描述图片中动物的特点、生活习性等。
4. 鼓励幼儿交流和讨论。
在幼儿进行表达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幼儿之间的交流和讨论,促进幼儿之间的互动。
5. 引导幼儿总结和归纳。
通过幼儿的观察、思考和讨论,引导幼儿总结和归纳所观察到的内容和知识点。
例如,教师可以问:“你们观察到了哪些动物?它们分别属于哪些分类?它们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吗?”
6. 教师总结,巩固所学内容。
教师在活动结束时进行总结,强调幼儿所学的知识,澄清误区,并鼓励幼儿对所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教学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表现、听取幼儿的讨论、收集幼儿的作品等方式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同时,还可以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相应的评价方式,如情景评价、综合评价等。
大班看图讲述活动是一种充满乐趣和启发性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通过观察图片和讲述内容,幼儿能够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养。教师在开展该活动时要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和讨论,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