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刘禹锡是怎样交朋友的
刘禹锡(约772 — 约842),字孟得,晚年自号庐山人,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自言系出中山,先辈曾移居洛阳,唐代大儒、哲学家、文学家、诗人。贞元九年(793),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刘禹锡诗文俱佳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有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二卷,存世有《刘宾客集》。 结交有识之士
二、浪淘沙 刘禹锡这首诗的前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浪淘沙》刘禹锡 这首诗的前两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原文】
〈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释】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浪淘:波浪淘洗。
簸:掀翻。
浪淘:波浪淘洗。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e79fa5e98193e58685e5aeb。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译文】
弯弯曲曲的黄河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来自天涯。如今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简析】
这是一首描写黄河雄伟气势的著名诗篇。《浪淘沙》共九首,这是第一首。诗歌的前两句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黄河来自天边,奔腾千里的壮丽图景。“九曲”用了夸张的手法写黄河曲曲折折,“自天涯”写出了黄河的源远流长。后两句作者驰?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直到牛郎织女家,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和奋发向上的情怀。
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同访牛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作者简介】
刘禹锡 (772~842)字梦得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代中期诗人、哲学家。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被贬为郎州司马、连州刺史,晚年任太子宾客。他的一些诗歌反映了作者进步的思想,其学习民歌写成的《竹枝词》等诗具有新鲜活泼,健康开朗的显著特色,情调上独具一格。语言简朴生动,情致缠绵,其代表作有《乌衣巷》、《秋词》、《竹枝》(六)、《浪淘沙》(一)、《浪淘沙》(八)、《杨柳枝》(一)、《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其中《竹枝》(六)中“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句为著名的双关语,足见诗人之匠心独具。其诗结有《刘宾客集》。
三、白少傅居易,文章冠世,不跻大位。先是,刘禹锡。。。。如何翻译
白少傅居易,文章冠世,不跻大位。先是,刘禹锡大和中为宾客时,李太尉德裕同分司东都。禹锡谒于德裕曰:“近曾得白居易文集否?”德裕曰:“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拔,今日为吾子览之。”及取看,盈其箱笥,没于尘坌,既启之而复卷之,谓禹锡,曰: “吾于此人,不足久矣。其文章精绝,何必览焉!但恐回吾之心,所以不欲观览。”其见抑也如此。衣冠之土,并皆总之,咸曰:“有学士才,非宰臣器。”识者于其答制中见经纶之用,为时所排,比贾谊在汉文之朝,不为卿相知,人皆惜之。
译文:太子少傅白居易,文章是当时第一,却没有晋升到重要的职位。此前,刘禹锡在大和年间担任太子宾客(职务)时吗,与李德裕同时任分司东都(中晚唐时的闲职),刘禹锡拜见李德裕时问:“近来有没有得到过白居易的文集?”李德裕回答:“经常有人把他的文集给我,我令人收藏起来了,不过没有看,今天因为你推荐(刘禹锡)看一看。”等(李德裕)取出来看时,发现(白居易的文章)已经装满了书箱,埋没于灰尘之中了。(李德裕)打开之后又卷起来,对刘禹锡说:“我和这个人比一直有不足之处。他的文章写的精彩绝伦,又何必看呢。我担心看了会让我惭愧,所以不想看。”白居易在官场就是这样被人抑制。做官的人,全都嫉妒他,都说:“有学者的才学,没有做大官的才能。”了解白居易的人能从他的应对的文章中发现他治理国家大事的才能,可是被当时的官场所排斥,就像贾谊在汉文帝的年代,不被卿相所了解一样,人们都感到惋惜。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