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关项羽的对联?
蒲松龄写过一副很有名的对联,上联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这里引用了项羽,大败秦军的典故。项羽当时率领几万人,应对秦军几十万人,平均下来相当于,一个人要对阵十个人,他的军队陷入了恐慌之中。
项羽于是破釜沉舟,砸了吃饭的锅碗瓢盆,把战船击沉,断了军士们退路,以表达必胜的决心。
结果他一马当先身先士卒,直冲秦军大营,打败秦军主力,从此他一战成名。
二、项羽有关的成语?
霸王别姬
四面楚歌
破釜沉舟
膝行而前(释 义:跪着用膝盖向前移动。形容敬畏恭谨之极。 出 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 )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四面埋伏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沐猴而冠(《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以一当十 (《史记·项羽本纪》:“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
先发制人 (:《汉书·项籍传》:“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
一决雌雄(:《史记·项羽本纪》:“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
所向披靡(:《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 )
力能扛鼎
匹马单枪 (五代·楚·汪遵《乌江》诗:“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 )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
三、有关介绍项羽的?
卧蚕眉,丹凤眼,枣红脸,五绺长髯飘
四、项羽有关的典故
项羽有关的典故
项羽,一位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深远影响的角色。作为秦末乱世的豪杰,项羽的事迹被广泛传颂,并成为了许多典故和故事的主要人物。在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与项羽有关的典故。
1. 破釜沉舟
破釜沉舟是一个形容词典故,用来形容一个人或团队战胜困难时的决心和勇气。它源自项羽在巨鹿之战中的一次军事行动。当时,项羽带领部队攻打秦军,并下令将釜中煮饭之水倒入河中,断绝后路,以激发士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敢于放弃退路,勇往直前,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2. 相知恨晚
相知恨晚是一个动词典故,用来形容认识某人或接触某事的时间晚,感到非常遗憾。这个词源自项羽与刘邦在垓下之战后的一次相见。当时,项羽向刘邦赠送了刻有“尚父”之字的金印,以示友好,但却被刘邦拒绝。后来,刘邦才认识到项羽的真诚和价值,感叹道“相知恨晚”。这个典故告诉我们,珍惜相识的机会,不要等到失去后才后悔莫及。
3. 群雄逐鹿
群雄逐鹿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众多势力争夺权力时的局面。这个成语源自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的故事。当时,项羽和刘邦等人都希望成为中原的霸主,形成了一片群雄逐鹿的局面。最终,刘邦成功夺取天下,项羽则以失败而终。这个典故告诫人们,不要贪图权势,而应注重合作与稳定。
4. 鸿门宴
鸿门宴是一个有名的典故,用来形容被敌人设局陷害的情节。这个典故源自项羽与刘邦之间的一次宴会。当时,刘邦派人邀请项羽前来,却在宴会上假意待之,并设局围困项羽。项羽最终被刘邦逼至绝境,只好投降。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提高警惕,避免陷入敌人的圈套。
5. 虎符
虎符是项羽的信物,用来表示统治权力和军队的认可。在项羽的统治下,他赋予将领虎符,以示对其忠诚和赞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信任和奖励能够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忠诚,是领导者取得成功的重要手段。
总之,项羽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他的故事和典故不仅在中国文化中流传,也对今天的人们有着深刻的启示和影响。
五、项羽吕布有关的小说?
有,有一本很不错的,是油炸包子写的叫《武碎虚空》里面这些历史人物成为一种“魂”,是一个武者力量的源泉,吕布的魂被称为武中绝世,项羽被称为天道级武魂——霸还有一堆的,比如赵云的豪龙天纵,关羽的忠义千秋,曹操不负天下,猪哥天下为公,周瑜一曲清音笑东风,韩信不世兵仙,白起血色映山河,貂蝉拜月沉沦,孙策千骑定江山,虞姬颠倒众生很好看的!!!但是本文绝对虐主,任何人都可以随意赏主角耳光,主角绝对不会说半句话,本文绝对不会出现主角虐别人,踩别人的情节,绝对是从头到尾主角都要受尽冤屈,一切糟糕的事情都会出现在主角身上,绝对永远不会有咸鱼翻身的那一天!! 不过依旧是精彩绝伦!!!
六、与项羽有关的典故?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陈平的规劝,想要消灭项羽,于是和韩信等人会合兵力追击项羽的部队,将项羽紧紧的围在垓下。
一日复一日,项羽手下的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没有了,夜里听见包围他的军队唱起了楚地的民歌,心里丧失了斗志,与爱妃虞姬一同在账内唱歌,虞姬为了不拖累项羽于是自刎而死。
项羽痛哭后骑上马,带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最后在乌江边自刎而死。现在人们多用四面楚歌形容人们遭遇各方面的攻击或是强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
七、有关项羽的成语典故?
一:破釜沉舟
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2、鸿门宴:即范增劝项羽杀刘邦所摆的一场宴会,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由此而来。
3、四面楚歌:项羽兵败垓下后被刘邦军四面围定,刘邦军在晚上高声唱起了楚地的歌,项羽军听到歌后都非常的伤心,以为刘邦已经平定楚地,项羽军的军心也因此被瓦解。
4、霸王别姬:项羽有一美人叫虞姬,常常陪伴项羽左右,但项羽要率领精骑准备突围,不得已作歌与虞姬诀别,虞姬也作歌附和,表必死之心,与项羽泪别。
5、作壁上观:由章邯带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围攻赵国于巨鹿时,赵王派人向各地诸侯求救,虽然各地诸侯都有引兵前来,但是都惧怕秦军的强大,而躲在自军修筑的壁垒里不敢出来,与秦军长久相持,但不能解巨鹿之围。项羽率领英布、蒲将军等几万楚军主动向秦军发起进攻时,诸侯还是只敢躲在壁垒里观看,直到项羽杀败秦军之后,诸侯才敢从壁垒里出来。作壁上观现指让自己置身事外,不协助任何一方。
八、有关项羽历史故事?
与项羽有关的典故有四面楚歌、鸿门宴、霸王别姬、乌江自刎、破釜沉舟等。四面楚歌讲的是项羽兵败垓下,后被刘邦的军队四面围住,刘邦的军队在晚上高唱起了楚地的歌曲,使得项羽和楚军思乡心切,又以为楚地已被刘邦占领,更是军心涣散。
鸿门宴讲的是:刘邦攻破了秦国都城咸阳,听信手下的建议守住函谷关,不放诸侯进来,以图称王,项羽听闻刘邦已入咸阳十分恼火,就攻破了函谷关,到达戏水之西。范增劝告项羽尽快攻打刘邦,刘邦得项羽的叔父项伯连夜报信,得知此事,刘邦与张良商定后,第二日早晨到鸿门向项羽请罪,称自己无入主之心,令项羽犹豫不定是否杀刘邦。范增便命项庄舞剑为宴饮助兴,实则借机刺杀刘邦,得项伯掩护,最后刘邦在张良掩护下,逃回军营。
霸王别姬讲的是:项羽兵败刘邦,四面楚歌,慷慨悲歌道:“我力能拔山豪气盖世,可如今天时不利我,骓马不奔驰,虞姬啊虞姬,我该怎样安置你啊!”项羽一遍编唱着,边唱边流泪,虞姬和道:“汉军已攻占了楚地,如今四面楚歌,大王的英雄气概和坚强意志已经消磨殆尽,我为何还要苟且偷生呢!”唱摆便饮剑楚帐。
乌江自刎讲的是:项羽带八百多人骑兵于深夜自刘邦军队得重围中冲出,向南跑去,渡过淮河便只剩下一百多人了,到达阴陵时迷了路,问路农夫被告知向左走,被乌江阻拦,乌江亭长正停船靠岸等在那里,劝项羽快快渡江,在江东再起河山,项羽却道:“我带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西征,如今无一人归还,我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即使江东父老怜爱我,不说什么,我心中难道没有愧疚吗?”将跟随自己东征西讨得乌骓马赠与乌江亭长,自刎于乌江前。
破釜沉舟讲的是:公元前208年,秦将章邯镇压各路起义军,屯兵20万于巨鹿围困赵国,楚怀王派宋义为将军,项羽为次将,带领二十万人马去救赵国,宋义到后却一直按兵不动,项羽斩首宋义,率所有军队前去营救赵国以解巨鹿之围。渡过漳河以后,项羽让士兵们饱饱地吃了一顿饭,每人再带三天干粮,然后下令把船凿穿沉河,把锅砸个粉碎,把附近的房屋统统烧毁,以示有进无退。没有退路的楚军战士以一当十,大破秦军
九、李清照怀念项羽的有关成语?
李清照又名易安居士,乃北宋末年的一代女文宗。她的词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读她这样的词句常常让人不觉沉醉那藕花深处,怕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一生飘零。所谓凄凄惨惨戚戚道不尽那乱世情怀。话不了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但就是这样饱含柔情的女儿身却也有不让须眉的慷慨情怀。一首《夏日绝句》我爸让人顿觉一安居士是一个深具大情怀的诗人!这首诗大概就是她真实的情感表达和人生信条吧!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生而为人,当为人杰!遥想当年垓下项羽拒绝上船回身上马向着刘邦大军冲击的时候,应该是这样的态度,就是死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也要像一座山,绝不苟且,绝不后退,绝对向前冲!
十、项羽有关的故事典故?
有不少,比如说:
破釜沉舟: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项羽诛杀了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扬诸侯。他首先派遣当阳君、蒲将军率领二万人渡过漳河,援救巨鹿。战争只有一些小的胜利,陈余又来请求增援。项羽就率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把船只全部弄沉,把锅碗全部砸破,把军营全部烧毁,只带上三天的干粮,以此向士卒表示一定要决死战斗,毫无退还之心。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