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湘江之战小故事演讲稿?
湘江战役发生在1934年11月红军长征期间,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但是,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
二、黑龙江英雄小故事演讲稿?
当年东北流传一种说法,叫“南杨北赵”。“南杨”指的是杨靖宇,“北赵”就是赵尚志,他十七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历经艰难困苦,抗日决心毫不动摇,即使最后负伤被俘,依然宁死不屈。
一位专家说,东北很多著名抗日英烈因为地下工作需要,用的都不是原名,惟有赵尚志一向用原先的名字。
印象中,赵尚志应和抗日英雄杨靖宇一样身材高大,气宇轩昂,目前发现的惟一一张赵尚志将军生前的照片,是1932年8月赵尚志担任巴彦抗日游击队政委时与游击队指挥部成员的合影,赵尚志手拿马鞭坐在中间前排,二十四岁的他明显比两边的人矮半头。
赵尚志嗓门很大,常常在大会上向战士们讲述抗日救国的道理,描绘鬼子打跑以后国家未来的模样。
1942年2月,年仅三十四岁的赵尚志在战斗中,遭到混入部队的日满特务暗算,重伤被俘后而死。随后日寇将其遗体沉入松花江。
这位民族英雄的故事将要画上一个句号,但对他的事迹的寻访和传颂却不会停止。
三、一条扁担小故事演讲稿?
山上有座小庙,庙里有个小和尚。
他每天挑水、念经、敲木鱼,给观音菩萨案桌上的净水瓶添水,夜里不让老鼠来偷东西,生活过得安稳自在。
不久,来了个长和尚。
他一到庙里,就把半缸水喝光了。
小和尚叫他去挑水,长和尚心想一个人去挑水太吃亏了,便要小和尚和他一起去抬水,两个人只能抬一只水桶,而且水桶必须放在扁担的中央,两人才心安理得。
这样总算还有水喝。
后来,又来了个胖和尚。
他也想喝水,但缸里没水。
小和尚和长和尚叫他自己去挑,胖和尚挑来一担水,立刻独自喝光了。
从此谁也不挑水,三个和尚就没水喝。
四、小英雄潘冬子的故事演讲稿?
把潘冬子的事迹简要介绍,然后再重点阐述他的精神和意义,以及对后人的影响
五、一分半的演讲稿小故事?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青春无悔》,青春是一段美丽的故事,青春是一首动人的旋律,青春是一首感人的诗篇。
正处于花季的我们正处于一个激情燃烧的时代。在这一段时光里,我们是最活泼的,也是最好动的。我们会彼此走到一起,不在乎身份的差异,因为在校园里,我们都只是一个个普通的学生。我们彼此一起把各自的快乐共同分享,把烦恼一起分担。我们之间没有隔阂,所以我们可以肆意地胡天乱侃,从天南到地北,只要是我们感兴趣的都会成为我们讨论的对象,就算我们无意间伤害了彼此也从不计较……
青春是我们积累自己,丰富自己的最佳时机。我们正处于精力最旺盛的时代,也是我们学习奋斗的最佳时机。我们在一起可以彼此激励,一起努力向前冲刺,一起为自身的目标而努力。因为彼此间的不服气,一心想超越别人,所以我们也就有了前进、拼搏的动力,才会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讲课,认真记笔记;在课间,一有不懂的问题就找老师或伙伴去问。有时我们考试考差了,会彼此安慰,同时也会去找自己的问题所在,并勉励自己下次不要再粗心,犯同样的毛病……
青春是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时光,带给我们太多太多美好的回忆。这回忆中有我们欢笑的背影,也有我们面对挫折时的举足无措,也有我们辛勤挥洒的汗水。从军训开始,我们相见,那时的我们还有一丝丝不熟悉,有些陌生,但军训结束后,我们俨然已成了一个大家庭,彼此相互关爱,团结一心。一年多了,我们越来越熟悉,彼此间的亲情也越来越浓厚,期间也发生过许多诸如运动会一样让我们难以忘怀的事情,真希望我们永远不分开……
青春,一个多么令人神往、让人难忘的世界,五彩斑斓。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青春,莫要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同学们,青春无悔,让我们一起书写青春吧!
六、小宣传员石宝芹故事演讲稿?
在我国有很多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付出了性命,我们要记住他们。下面是关于缅怀革命先烈故事的内容,欢迎阅读!
革命先烈的故事:小宣传员石宝芹
石宝芹,1932年11月生,江苏响水县陈家港南林人。1947年1月国民反动派队伍再次占领陈家港后,严密封锁,大镇区内生活资料严重匮乏。石宝芹为谋生计,经常用火油,火柴等到王集(今南河)头甲一带去换些玉米,面粉,山芋干等,回去充饥度日,在频繁的往来中。她们与南河区民主政府逐渐取得了联系。1947年秋,开始将南河区民主政府的油印宣传品带进被敌人侵占的陈家港,宣传土地改革,全国解放战争形式等提高群众觉悟。
农历腊月末的一天拂晓前,在新民街巷内挨户地把传单塞进门。天亮后,国民反动派队伍发现了共产党的传单,立即进行追查。由于叛徒告密,当天晚上,石宝芹等四人落入敌手。在牢中,敌人威逼利诱,但她们众口一词;“不晓得”,“不知道什么传单、小报”。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她们坚贞不屈。翌年2月16日,四个姑娘被国民队伍押往南潮河闸堤内,反动军x对她们说:“还有最后机会,谁交待了谁就可以回家。”而四个姑娘齐声说说“你们要杀就动手吧,没有什么可讲的。”最后国民队伍残忍地将她们四人全部杀害。石宝芹英勇就义年仅16岁。
革命故事:耿飚发问
耿飚曾作为八路军385旅参谋长、副旅长率部驻守甘肃庆阳,保卫党中央和陕甘宁边区,和当地群众结下深厚的革命情谊,对这块革命黄土地充满感情。1991年,已从领导岗位退下来的耿飚决定赴革命老区,看望曾经血脉相连并肩战斗过的陇东人民。“耿旅长回来了”的消息,很快传播开来,大家奔走相告。当晚,耿飚所住的县招待所门口人声鼎沸,老百姓从四面八方赶来看望他,但也有一部分群众是来找他告状的,怎么劝也不愿离去……看到这种情景,耿飚心情十分沉重。在离开庆阳那天早晨,耿飚接见了县里主要领导,到场的还有甘肃省顾委负责同志。耿飚并没有就老百姓反映的问题批评任何人,只是现场给大家讲述了一段催人泪下的革命故事:
50年前,我们385旅在这里驻防时,部队的一个战士犯了严重错误。旅部决定按纪律将该战士枪毙。当我们在操场上准备执行纪律时,来了一大群老百姓替那个战士求情。我坚决要执行纪律。谁知竟连受害者的父母都跪倒在地向我求情,紧接着一操场的群众全都跪倒,哭着请求饶了这个战士,让他戴罪立功。怎么劝他们也不起来。最后,我们流着泪接受了群众的请求。
讲到此处,耿飚话音一顿,环顾四周,大声问道:“现在我要问问今天在座的你们这些人,不管哪一个,如果做错了事,老百姓还会不会替你们求情?”这时,全场鸦雀无声,只有耿飚的话在回荡。
“老百姓还会不会替你们求情?”耿飚之问,振聋发聩,使在场的干部受到强烈震撼,犹如被猛击一掌。今天,重温革命故事,反思耿飚之问,同样值得领导干部深思和警醒。耿飚用震撼人心的革命故事阐明了一个道理: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
七、劳动故事演讲稿?
问题:充满力量吗?充满力量。劳动故事作为一种特殊的故事类型,所包含的人性化、情感化、感人肺腑等元素,能够引起人们共鸣,激发人们的情感和动力,从而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此外,劳动故事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宣扬劳动精神的方式,更是一种教育和启迪人们充满信心、勇气和毅力的关键手段。的成功并非仅仅在于故事的选材、表述和展示,更在于演讲的本身。一个成功的演讲,需要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充满感情的表达出演讲主题、信息和深层意义。在此基础上,演讲者还需要从理性和感性两个层数来进行言说,并对听众的理解和反馈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反馈,从而不断提升演讲的效果和力量。
八、袁隆平故事演讲稿?
袁隆平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2000年度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6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0年荣获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曾有不少人问过袁隆平:现在大家称您为“杂交水稻之父”,当初,您为什么学农,为什么走上研究杂交水稻这条路的呢?
袁隆平回答:“学农缘于一次偶然:小学一年级时一次郊游,老师带我们到一个私人园艺场去参观,我看见树上的桃子红红的,葡萄一串一串的,花也很漂亮;正好那时,卓别林主演的电影《摩登时代》上演,影片里有一个镜头,窗外就是葡萄什么的,这些印象叠加起来,我感觉田园确实太美了,就想长大后学农,如果那时老师带我们到真正的农村去看,又苦又穷又脏,那我肯定不会学农了。”其率真的回答,赢得了大家的掌声和笑声。
九、朔州故事演讲稿?
大家好,我是XXX,下面由我来讲一些朔州的故事
桑干河,因著名作家丁玲笔下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而闻名,她是朔州的母亲河,是永定河的上游,是京津冀晋区域重要水源涵养区、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也是北京市饮用水源地官厅水库的重要补水水源。我们的母亲河在历史的长河中绵延了千百年,然而由于季节性原因加上太多的承载与负重,让她几度干涸、断流,随之而来的污水横流、河道被占、垃圾成堆等问题,让桑干河谷变得面目全非。
沉痛现实的拷问,成了摆在朔州市委、市政府面前一道亟待破解的难题。秉承大禹志,共护桑干水。2018年6月15日,朔州市委、市政府果断拉开了桑干河清河行动的序幕,全市六个县(市区),按照“突击一个月、攻坚一百天、决战2018年、巩固提升至2020年”的总体思路,重点开展“七大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
为把“高标准规划、高规格推动、高标准要求”落到实处,我们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总指挥的清河行动指挥部,出台了《桑干河清河行动实施方案》,建立了日报工作机制,把整个清河行动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运行轨道。
让桑干河美景重现,是每一个朔州人心中热切的期许。民有所盼,政有所应,清河行动指挥部下基层“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忧”,在田间地头和农民兄弟共同制定了“浚河、控污、固堤、绿岸、增水、兴业”的十二字方针,和“先干流后支流、先容易后复杂”的工作思路,集群众智慧共治桑干水。
省委、省政府领导先后5次对该行动进行专题调研;市委、市政府先后9次召开清河行动现场推进会;市清河办督导107次;排查企业排污口163处;66个市直部门,800次参加义务劳动,参与人数达10500多人次;60多个企业主动出工出资支持清河行动……全市各级各部门党政干部及企业家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姿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带动全市形成了“千家万户齐治水,大河小河展新颜”的良好局面。2018年8月26日,中央电视台以《治水攻坚战 还绿桑干河》为题,详细报道了朔州的清河壮举。
如今清河行动已经走过一年的时间,这一年的努力,使桑干河流域朔州段的整体环境得到了本质提升,出市水质达到了国家Ⅳ类标准……。6个县(市区)战果累累、捷报频传:平鲁区清理黑煤场种下万千树;山阴县砌筑污水检查井、扩容污水处理厂;应县鸿浩村由污染“重灾区”变成了“花园式”美丽乡村;怀仁小峪河由黑臭变干净。右玉县林涛翻卷,水浪兴起。还绿桑干河,不仅带来水清岸绿,还给流域老百姓带来经济收益,去年金秋十月,朔城区传来喜讯:得益于良好的水质,神头镇试种的50多亩优质水稻喜获丰收,亩产高达1000多斤。
清河行动,如同粒粒种子,在桑干河流域落地生花,如今的母亲河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候鸟蹁跹,“桑干烟雨”“桑干晚渡”“桑干记忆”的历史美景得以重现。而我们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秉承右玉精神,坚持生态立市不动摇,用实际行动打造“塞上绿洲、美丽朔州”的亮丽名片。
十、励志故事演讲稿?
他是一个木匠的儿子,但他狂热地喜爱诗歌。
他的第一本诗集印了l000册,但很可惜,一本都没卖掉。他只好把这些诗集全都送了人。当时已功成名就的美国著名诗人郎费罗、洛威尔和霍姆斯等人,对这本小册子根本不屑一顾,而大诗人惠蒂埃甚至把它丢进了火炉里。因为在他们眼中,一个木匠的儿子,根本就不配写诗。
方方面面的冷落和骂声,像寒冬的北风一样袭来,他的心顿时冻成了冰块。就在他几近绝望时,意外地收到了一位诗人的回信,那人对他的诗集大加赞扬,并说:“我认为它是美国至今所能贡献的最了不起的聪明才智的精华。”
这真诚的夸奖和赞誉,使他犹如在濒死的边缘,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他从此坚定了自己写诗的信念。多年后,他成为英国甚至全世界公认的伟大诗人,他惟一的诗集也成了美国乃至人类诗歌史上的经典。
他就是华尔特·惠特曼,那部诗集的名字叫《草叶集》。而当年那位写信对他予以赞美和鼓励的诗人,乃是当时英国文坛的名宿爱默生。
凡俗的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行走,受到别人的非议和冷落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千万不能被批评的唾沫淹没向上的渴望,被冷漠的眼神封锁萌动的激情,因为我们有理由相信,即使黑暗无边无际,但总有一盏灯火能为你点燃,为你驱散心灵上的阴霾,给你温暖,给你慰藉,给你信心和勇气,哪怕,那仅仅是一点微光。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