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近代屈辱史感想?
从一八四O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后来又爆发笫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人民流离失所,饥寒交迫,祖国山河破碎,列强通过一糸列不平等条约,割占香港,外东北,外西北等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士地,租借九龙,新界,广卅湾,青岛,旅顺,大连等地,当时中国多么屈辱!
贫弱,任人宰割悲惨,所以前者之事,后者之师,我们仍要自强不息,才不让悲剧重演。
二、中国近代史屈辱条约?
中国签订的屈辱条约有以下:
1、《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共十三款,其中要求中国:割让香港岛;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人居住并设派领事。
协定关税,英商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中国海关无权自主;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在华自由贸易等。 此外,也规定双方官吏平等往来、释放对方军民以及英国撤军等事宜。
2、《辛丑条约》
赔款。清政府赔款各国(共11国)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约9.82亿两,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担保。 划定使馆区。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成为“国中之国”。在区内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拆炮台、驻军队。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帝国主义列强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重要地区的12个地方驻扎军队。
3、《马关条约》
根据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后因三国干涉还辽而未能得逞)、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中国还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并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
4、《中英北京条约》
清政府与英国于1860年10月24日签订条约,英方代表为额尔金伯爵。约文中英文共10页,条文主要内容如下:清朝确认中英《天津条约》有效性;清朝割让广东新安县(今香港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给英国;
清朝增开天津为商埠;增加中英《天津条约》的赔款至800万两;允许西方传教士到中国租买土地及兴建教堂;容许外国商人招聘汉人出洋工作,充当廉价劳工(苦力)
三、中国近代史屈辱史和探索史启示?
先说屈辱史给我们的启示。
我国百年屈辱史的启示只有一个,即国家若是落后弱小,则没有话语权,更没有任何尊严。当年甲午战争失败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就对中国代表说,条件你们可以随便谈,但是我们不会有任何让步。
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落后弱小的国家,别人根本不会给你尊严,不会把你的话当一回事,国家的强大实力,永远是一个国家有尊严的根基,是一个国家有话语权的根本。
而探索史则给了我们三个启示。
第一,我们做任何事情,不能失去信心,要坚持下去。
为了救国图存,我们经历了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等,但是都没有让我国走向富强的道路,如果国人失去信心,那么救国图存的革命胜利就不可能到来。
第二,我们做事情一定要实事求是。
我们国家有自己特殊的国情,所以不能完全照搬别国经验,不能教条主义地进行革命。
因为如此,我军经历了反围剿失败,经历了艰苦卓绝的长征之路。最后我们解决了这方面的问题,革命才从胜利走向胜利。
第三是最伟大的力量来自于人民。
革命能够成功,就是取得了人民的支持,取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所以我们的革命队伍打不烂,压不垮。
虽然敌人看起来是十分强大的,但是在人民的力量跟前,也只是外强中干罢了。
以上就是我国的屈辱史和探索史带来的启示。
四、有关中国近代屈辱史的专著?
1、《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全书约70万字。1981年6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然后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了字体较大(4号字)的版本,不久红旗出版社还出了这部书的简本。
2、《中国近代史新编》
《中国近代史新编》是2007年6月1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苑书义。本书主要讲述了太平天国运动到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之间的历史。
3、《帝国主义侵华史》
《帝国主义侵华史》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丁名楠、余绳武、张振鹍、沈自敏、贾维诚、康右铭、李明仁。本书包括了从1840到1895年,即从鸦片战争到中日甲午战争这个历史时期。
4、《美国在华领事裁判权百年史》
《美国在华领事裁判权百年史》是1992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吴孟雪。
5、《近代中国的条约制度》
本书是李育民从事中外条约研究的第一部著作,旨在从国际法和制度的角度探讨不平等条约,解析中国主权所遭受的侵害,揭示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制度内涵。
五、中国近代的屈辱史7件事?
1842/8/29,《南京条约》签订 1856/9/2,天京变乱,韦昌辉突袭东王府 1926/9/6,英国制造“万县惨案” 1901/9/7,《辛丑条约》签订 1894/9/15,平壤战役,左宝贵牺牲 1894/9/17,黄海战役,邓世昌、林永升殉国 1931/9/18,“九一八事变”
六、为什么,将中国近代史分为屈辱史、抗争史和探索史?
1中国近代是一个遭受外来帝国主义的侵略,饱经沧桑. 2在外来侵略的同时.中华民族也存在着反抗.大量的爱国人士投入到了伟大的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中去。
故抗争 3探索。在大量的反抗中,存在着很多的探索的过程.例如新文化运动,太平天国运动...... 屈辱史:中国受尽了列强的侵略(第一、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抗争史: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改良派…新政…北洋军阀…国民政府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义和团 资产阶级(三次高潮):戊戌变法(改良派)…辛亥革命(革命派)…新文化运动(激进派) 无产阶级(19世纪40--50年代):五四运动…产生共产党(1921年) 探索史(经济史):封建自然经济(日趋瓦解)、外资经济、洋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等七、中国屈辱史演讲稿
中国屈辱史演讲稿
导言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经历了许多辉煌和痛苦的时刻。其中,中国的屈辱史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一部分。从鸦片战争到近代历史的各种不公正待遇,中国深受外国列强的侵略和欺凌。本演讲将重点讨论中国的屈辱史,它是我们国家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在这个演讲中,我们将探讨中国屈辱史对国家和人民的影响,并呼吁每个中国人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中国的屈辱史
中国的屈辱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的鸦片战争。这场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屈辱和愚弄时期的开始。由于贸易不平等和政治干涉,中国遭受了外国列强的残暴统治。
接着,中国面临了一系列的不公正待遇,如庚子赔款、中国人被剥夺土地和权利,外国势力在中国建立租界等。这些事件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屈辱和伤害,损害了中国的尊严和资源。中国的屈辱史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如今国家的历史和现状。
中国屈辱史的影响
中国的屈辱史对国家和人民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中国的屈辱史激起了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屈辱的历史面前,中国人民团结起来,努力恢复国家的尊严和独立。中国近代史上的许多伟大的爱国运动,如五四运动和抗日战争,都是中国人民振兴国家的努力。
其次,中国的屈辱史也给国家带来了警示。它提醒我们要珍惜和平,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中国人民通过努力建设强大的国家,确保再也不受任何外国势力的压迫和欺凌。
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铭记历史是保持一个国家民族团结和国家尊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屈辱史是我们国家的一部分,我们不能忘记过去的痛苦和屈辱。而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珍惜和平,努力建设一个强大而繁荣的中国。
珍惜和平也是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的原因之一。屈辱的历史是由战争和冲突造成的,而这些都是给人民带来痛苦和伤害的。通过维护和平,我们可以确保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
结论
中国的屈辱史是我们国家历史的一部分,它对国家和人民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铭记历史和珍惜和平,我们可以更好地振兴中国,建设一个繁荣和强大的国家。让我们铭记历史,从中汲取力量,共同努力打造美好的未来。
八、为什么史景迁说中国近代史不能从屈辱史谈起?
史景迁在西方教中文、中国历史文化的时候,发现中国人编的课本有一个缺陷,就是当他们讲述中国近代历史的时候,总是从19世纪中国受的屈辱和侵略开始切入,史景迁认为,中国的史料叙述本身就很接近说故事,并用最新发现的中国史料举例:“我认为中国过去的史料就像故事一样有意思。
就在两周之前,我们发现在印度也有一些和中国相关的新闻,在印度发现了中国的一些古沉船,时间大约是乾隆时期。一位利物浦学者研究沉船里的资料发现了这样一个故事:郑和下西洋时,有一个船队成员和一个当地人结婚了,‘二战’之后他的后裔举家搬迁到了伦敦。中国古代的史料都非常有意思,像是说故事。”史景迁对于历史中的“故事”的兴趣也许是一种天性,不管谈到什么,他总是用自己研究过的历史人物经历来举例,言谈之间充满同情和代入感—正是他自己首先身陷其中,感同身受,才能写出更多让中国人动容的历史片段。40年前史景迁在开始教授中国历史时就觉得这非常不合理,如果要更好地研究中国历史,我们应该从十七八世纪的中国开始研究。因为当时的中国在世界上表现出一种更自信的姿态。我们应该研究是哪些因素促成了中国在明朝之前的这种蓬勃发展和增长。在这些因素的基础上,怎样导致了中国在19世纪末的衰落,我想这可能是更好的一种研究方法~九、屈辱史的近义词?
没有近义词,意思受到委屈和侮辱的历史。
中国屈辱史的开端是从近代开始的,标志性的历史事件就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之后,我国的社会性质、革命任务等发生了巨大改变,我国开始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自此延续100余年到抗日战争的结束,抗日战争中中国的出色表现奠定了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
十、什么是屈辱史?
中国屈辱史的开端是从近代开始的,标志性的历史事件就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之后,我国的社会性质、革命任务等发生了巨大改变,我国开始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自此延续100余年到抗日战争的结束,抗日战争中中国的出色表现奠定了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