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动力?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党的十八大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改为全国建成小康社会,并提出了六点主要要求:第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第二,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两个“倍增”,即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第三,通过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第四,通过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使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着;第五,通过继续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第六,通过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与概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正式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思是:建设成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产业全面发展、环境全面改善、民主全面推进、覆盖的领域全面、覆盖的人口全面、覆盖的区域全面的社会。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的是在即?
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就是:我国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中共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意义十分重大。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遵循的新逻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梦想变成现实,是一代一代人不懈努力的结果,同时,我们要遵循一系列逻辑:第一,坚持发展的辩证逻辑,以辩证思维推进发展;第二,坚持发展的人民逻辑,发展要以人民为中心,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第三,坚持发展的科学逻辑,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立场、科学的手段推进发展。...
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标识在?
在全民消除贫困人口的基础上人均生活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
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途径是什么?
1.认真贯彻党中央的方针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3.要相信人民群众。
4.坚持改革开放,用改革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5.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用发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6.全面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创建节约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七、什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动力源泉?
(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源泉。 “四个全面”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源泉,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保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或“车之两轮”,推动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
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1、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二0二0年力争比二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2、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3、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
4、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关注哪五个文明?
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十、什么是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
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出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
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毫不动摇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