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容量的量是轻声还是第四声?
容量的“量”字是轻声。在汉语中,轻声是指发音时不带声调的音节。在普通话中,轻声通常用来表示一些虚词或语气助词等,例如“的、地、得、呢、吧”等。而“量”字在汉语中是一个多音字,可以发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或者轻声。但是,当“量”字用于表示容量时,它的“量”字通常会被读成轻声,因为“量”字在这里作为名词使用,而不是动词或形容词。因此,在读取容量的时候,我们应该将“量”字读成轻声。
容量的量是第四声,对的。
二、计算时间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中文数字的记时法,
1. 中文数字
2. 指针方式
计时法有两种:
1、普通计时法
2、24时计时法
计算时间的关系式是:
1、开始时间+经过时间=结束时间
2、结束时间-经过时间=开始时间
3、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三、北京时间3种表达方式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统一采用的法定时,取为东8时区的区时。它等于东经120°经线的地方平太阳时,而不是北京的地方平太阳时。北京时间比格林尼治时间(世界时)早8小时。
我国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时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北京时间是东经120度经线的平太阳时,不是北京的当地平太阳时。北京的地理位置为东经116度21′,因而它的地方平太阳时比北京时间晚约14分半钟。北京时间比世界标准时间早8小时。
地球一周被分成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时区。这样一个时区是经度15度。一天24小时,所以相差一个时区就相差一个小时。经度零度即子午线的时间为世界标准时间。由于子午线穿越伦敦附近的格林威治市,故称格林威治时间,这也是英国的标准时间。北京的经度是116度21分,所以在子午线往东第八个时区内。即东八时区。8×15=120,所以东八时区的区时为东经120度的时间,就是北京时间。
四、古汉语动量表示法有何特点?
1。将数词放在动词前,构成“数+动”式,例如:
子三困我于朝。(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五就汤五就桀者,伊尹也。(孟子·告子下)
2。除了通常所采用的“数+动”式之外,还有“动+数”式,如:
公怒,鞭施曹三百。(左传·襄公十四年)
卜五,占用二。(尚书·洪范)
田叔取其渠率二十人,各笞五十,余各搏二十。(史记·田叔列传)
3。数词放在者字短语之后,强调动作行为的数量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史记·项羽本纪》)
②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柳宗元《捕蛇者说》)
4,数词带动量词
在“动+数”式大量存在的基础上,两汉开始逐渐出现了动量词,构成与现代汉语本质一致的“动+数+量”式。
闭气不息七遍。(内经上)
太子击前,诵恭王之言,诵三遍而请习之。(说苑·敬慎)
人间能得几回闻.(杜甫《赠花卿》)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柳永《八声甘州》)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