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来源:www.callcentermkt.com   时间:2023-01-17 22:27   点击:179  编辑:admin   手机版

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一、记叙文的抒情

在记叙中抒情,就是作者在记叙人物或事物、描绘景或物的过程中,用饱含感情的语言,把自己内心的情感(或喜或悲,或热爱或厌恶,或赞美或批评)抒发和表达出来。

二、抒情在记叙文中的作用

A. 抒情用在写人、叙事、写景的散文中,能使文章充满抒情色彩。

B. 在记叙、描写中穿插抒情,有助于理解、理清作者的思路,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C.避免偏离题意.

三、抒情方式(类型)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直接抒情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即直截了当地把内心强烈的感情抒发、倾吐出来。

2.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是借助其它表达方式(如叙述、描写、议论等)抒发感情。

①在叙述中抒情,寓“情”于叙事之中。

②在描写中抒情,寄“情”于描写人物、事物、景物之中。

③在议论中抒情,边发议论边抒情。

直接抒情的作用是什么?

作用: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

具体如下:

1、简介

抒情,即表达情思,抒发情感。 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抒情方式具体来分又可分为借景抒情法、触景生情法、咏物寓情法、咏物言志法、直抒胸臆法、融情于事法和融情于理法等。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

2、出处

当代·殷谦:“我从燕炼的散文《梦寻维纳斯》中看到了深深的祝福感,正是作者这种美好的情感,让他的这篇散文充满了诗意的效果。燕炼无疑也感受并认识到了这一点,他自觉地强化了自己的散文的抒情性或诗意性。当然,他散文中的诗意性或抒情性是通过平静的叙事循序渐进地呈现出来的。而不是通过直接的主观方式赤裸裸地表现,所以他的这篇散文具有深沉而内敛的显著特点。”

3、表达方式

抒情是直接或间接地抒发内心感情的一种表达方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抒情,是文章打动读者、感染读者的重要手段。抒情,是抒情诗、抒情散文的主要表述方法;在叙事性的作品中,它常常与叙述、描写、议论等结合运用。在议论说理的文章中,作者一般很少直抒感情,而是通过对某种观点的论证,体现作者的爱憎感情。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