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有关西方衣着礼仪的文字资料

来源:www.callcentermkt.com   时间:2022-11-22 18:24   点击:200  编辑:石瑶   手机版

西方古代毫无典礼可言,连罗马都称他们是野蛮人,直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古典礼仪才从西方宫庭中兴起。随着文艺复兴时期国家结构发生的变化,宫廷生活变得更加活跃,对文化方面的兴趣增加,重视宫廷礼仪的宣传性质。宫廷除了是政治活动中心以外,还是聚集财富、资助文艺活动和发表言论的场所,在那里生产出许多供后人景仰的艺术珍品。16世纪初,文艺保护主义特别盛行,它是君主获取名声的方式之一。作家和诗人要表现君主和祖先们的丰功伟绩,因此也就享有了能够接触丰富档案资料的特权。诗人们为了获得君主授予的桂冠,常常把一些小君主写得十分伟大。在外交上君主更注意形式的完美,越来越多地雇用人文主义者作为文书长,使用规范的拉丁文书写公文和讲究修辞。
宫廷也是一个要求廷臣按礼仪规范自己行为的地方。贵族青年被送到宫廷里去担任少年侍从,以后继续留在那里当侍从或骑士,他们在那里不仅要学习文雅的举止和军事技能,还要学习一些音乐和诗歌的基本知识。卡斯蒂廖内的《廷臣论》中所介绍的廷臣几乎是一个“万能的”人,他文武双全,能歌善舞,既能写诗绘画,还能同贵妇人谈情说爱。宫廷教育廷臣如何说话、如何笑、如何沉默,或如何走路,甚至如何撒谎。廷臣应当在唱歌、跳舞、骑马、打网球和伺候用餐中显示出他的天赋、温柔、礼貌和文雅,甚至处理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琐事。例如一起用餐时,不要高声说话,不要夹公用盘子里最好的菜,不要使嘴唇发出响声,不要张大嘴喝酒,不要在席间剔牙,不要用餐巾布擦嘴,不要弄出令人生厌的声音等。廷臣有他的“身体语言”,如从步态和骑马、做事、跳舞中的姿势上,就能识别他的廷臣身份。

谁有关于中学生着装礼仪的文章?

我给你提供点资料
1、上学时要按要求穿校服,拉链拉到与校徽等高,T恤衫至少扣一枚纽扣,校服要干净整洁,不在校服上乱涂乱画。

2、不穿拖鞋、高跟鞋在校园行走和进入教室。

3、发型大方得体,不染发,不烫发,男生不留长发。

4、保持友好、真挚、积极的情绪状态,表情自然,不故意挤眉弄眼、吐舌、做怪相。

5、不佩戴项链、耳环(针)、戒指、手链、手镯等饰物;不涂脂抹粉,不画眉、纹眉和纹身;不留长指甲,不染指(趾)甲。

求推荐几本内容是关于,礼仪,着装,心理学类的书籍,好一点的。不一定全在一本上面,但是要主要内容最少

《人性的弱点》
《人性的优点》
作者:戴尔·卡耐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