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读书笔记(孩子沟通技巧搞笑书)

130 2024-12-10 22:17 admin

读书笔记

孩子不是成人的附属品

一开始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是把它定位在如何与孩子沟通的方向上的。可是越往后看,我就越觉得很多的案例,可是用在成人的培训中,尤其是沟通技巧方面,Interpersonal Skill or Communication Skill。

为什么呢?因为这本书在最初定的基调就是,把孩子作为跟你是平等的人对待,而不应该是你的附属品,所以你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的身上,就好象你不能简单地对另一个成人说,“不能这样!不能那样!”;你不会随意对另一个成人进行惩罚,仅仅因为他没有按照你的意愿行事;你也不会帮另一个成人包办所有的事情,你会认为他应该对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负责;有新的问题产生时,你会和这个成人商量解决的方法和计划,等等等等。所以,如果你一旦把你的角度换成了,你在跟一个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也能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人进行互动时,你自然而然地就会尊重他、理解他,从而跟他的沟通也会容易很多,他也会更加尊重你。We can make our life easy。

当然,即使你成功地转换了角度,把你的孩子当成是另一个成人了,你可能也会随时随地遇见各种各样的沟通问题,就像每天我们在成人的世界里同样也会面临这样那样的沟通问题一样。于是在这本书里,有不少的技巧是针对于沟通的,即使放到成人社会中也同样有用的技巧。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里面不少的案例,可以用到我们日常的培训课程之中。

如果时间允许,我会再次翻翻这本书。因为理论和技巧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将这些东西内化,内化成我们自己的,变有形为无形。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书笔记08

接触到这本书真的非常高兴,其实我并没有完全读完它(只读到199页,夸奖孩子时应注意的问题)因为这段时间整理和交接工作,一直在忙碌,每天基本没有什么时间来读书,只是在吃饭时和睡觉前几分钟,拿着手机看一会儿这本书的PDF版本,但是深深的被书中的一些沟通的新思想所吸引。许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本书分章节教会了许多父母,或者即将成为父母的人们很多与孩子沟通的技巧,但是我觉得,这本书最核心的东西是教会了面对孩子的心态,和孩子沟通的一些思想,比如要学会尊重孩子、要学会换位思考、要有同理心……

由于并没有完整的看完,因此,就我所阅读的内容中印象较深刻的内容摘录如下。

承认并接受孩子的感受

P4:“孩子的感觉与行为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孩子感觉好,自然会通情达理,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帮助他们感觉良好呢?通过承认并接受他们的感受。问题的症结所在:我们做父母的通常不承认并接受孩子的感受……长期否认孩子的感受,会使孩子感到困惑与愤怒,也会让他们变得不会体会自己的感受,不相信自己的感受。“

对书中所提到的要承认并接受孩子的感受这方面,确实是很有体会的。我舅舅的女儿,也就是我的表妹,现在上初二,但是现在性格比较内向,上课的时候,老师叫她起来回答问题,有时候回答不上来,她会站在那里紧张得哭起来。做题的时候,每次都是挑会做的做完,不会做的放一边,不敢去碰。这种行为引起了我的注意。其实她小的时候是一个很活泼开朗的小姑娘,可能是舅舅舅妈的教育方式,让她逐渐的开始逃避和不自信。举个例子,妹妹有一次肚子疼,正好那时候作业比较多,妹妹实在忍不住了,跟我舅舅说她肚子疼,结果我舅舅和舅妈的回答让我觉得很吃惊“一写作业就肚子疼,平时怎么没见你疼,不想写作业就不想写作业,还说什么肚子疼,肚子疼也得写……”,于是妹妹忍着疼,在那里干坐着,强力的忍住不哭。还有一次,妹妹把写完的作业题交给舅舅看,舅舅拿着答案一对,妹妹错了几道题,舅舅一看,都是比较简单的题(对舅舅来说比较简单,对一个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当时可能觉得挺难),于是舅舅直接发火了“这么简单的题都做错,你是猪脑子不是,上课的时候是不是打瞌睡了没听老师讲课……”还有许多这样的例子。于是妹妹为了不挨骂,总是把会做的题自己做完,不会做的题抄答案或者跟同学们对完答案之后再给舅舅看,博他一笑。于是造成的后果就是,平时作业都能做对,一到考试啥也不会。而且很没自信。所以通过这些生活中的观察,我觉得每个家长真的都应该来看一看这本书,孩子的感受非常重要,长期的否认孩子的感受,会让他们感到困惑与不自信。而当你在抱怨孩子不自信,愚蠢,笨的时候,你是否想过,其中可能你有一大部分的责任呢?

描述而不是挑刺

P89:“向孩子提供信息并不难,难的是不在结尾带上一点刺儿,如脏衣服要放在洗衣筐里,你老是记不住,不是吗?“

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应该是经常能见到吧,特别是在中小城市,或者村镇里。许多家长会将自己的一些不好的感受和心情,通过语言发泄出来,而这种发泄,到孩子身上,他的感受是极其不好的。我认为,与其抱怨孩子的错误,不如通过描述的形式让他自己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当之处,进而引导他思考如何能做好或者如何能做得更好,才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

目的:培养沟通的方式

P95:“我们的目的是终结伤害孩子心灵的话语,寻找滋润孩子自信的甘露。我们的目的是创造一个激励孩子合作的情感世界。他们与我们的努力配合,发自他们对自己的关心,发自他们对我们的关心。我们的目的是倡导一种互相尊重的沟通方式。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学会用这种方式和我们交谈,不仅在现在,更在他们的青年时期,而最终在他们长大、成为我们的大朋友之后。”

我觉得全书我最关注这几句话,其他的都是技巧,而这几句是我们利用这些技巧需要达到的目的,也许达到这些目的还可能有千千万万种不同的技巧,但是这种核心是不会变的。我们要培养的是一种沟通的方式,而这种方式,是建立在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相互尊重上的。没有爱的心态、没有尊重的心态谈何良好的沟通。而这些,首先需要家长的努力,需要家长的引导。我一直认为,家长不应该成为一个布道者,家长应该成为一个引路人,引导孩子自己去探索,引导孩子自己去观察和发现,引导孩子健康的成长。

替代惩罚的方式

P124:“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会看到一些文章赞美惩罚,并教我们如何进行惩罚。(如,事先要解释清楚为什么要惩罚孩子,惩罚要越及时越好,惩罚的力度要与所犯的错误相当。)对于那些处于愤怒之中,走投无路的父母来说,这一类的建议似乎很有道理,但下面摘录的许多心理学家的观点,却表明了对惩罚的不同看法。……”

对于惩罚这个话题,这本书上也讲到过一些代替惩罚的方式,其实在我看来,那也是一种惩罚,只是方式不一样而已。我认为惩罚本身并没有什么,方式用错了,可能就会使孩子身心受到伤害。我非常喜欢看一个节目叫做《超级保姆》,讲述一个胖胖的保姆乔帮助许多家庭成功的与孩子进行沟通,使家庭重新回到和睦的时光。她经常教父母们的一种惩罚方式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父母在墙角准备一张桌子,和一把小椅子,在桌子上放一些图画书或者画笔和画纸。跟孩子们说明白,如果破坏了一些约定,要到这个角落里面安静的坐20分钟,并且把当时的心情或者事情发生的经过画出来。在很多个家庭中成功试验之后,我发现这确实是一个好的方法,首先,父母没有告诉孩子这是惩罚的措施,这种方式类似于这本书上提到的替代惩罚的方式。其次,它还可以让孩子通过画来反思自己的行为是不是有不正确的地方。另外,它还可以无形之中培养孩子的画画水平,说不定这会成为他的特长。最后,这种方式有效的将愤怒的父母和由于犯错而害怕受罚的孩子隔离并安静下来,我觉得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当然并不是对每个孩子都适用,每个家长还是要根据自己孩子的脾气和性格来针对性的选择一些惩罚方式。

鼓励孩子动脑筋

P142:“孩子们想出来的办法永远会让我们惊喜不已,他们的办法通常非常新颖,比我们做父母的想出来的办法更加令人满意。”

关于这点,我的切身体验可以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从小我就喜欢手工创作,就是拿一些家里的废弃的瓶子、木棍、纸片、布料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做出一些实用或者美观的东西来,还获得过市里的小制作奖。我记得在我初中的一个暑假,家里特别的闷热,房间里有许多的蚊子,飞来飞去,吵得家人没法睡觉,而且他们许多都停落在天花板上,这样我们有蚊子拍也无处使劲。于是我想出来一个办法,拿家里废弃拖把剩下的拖把棍和一块平整的薄木板,做了一个大蚊子拍。原理很简单,就是把薄木板用小钉子钉在木棍的顶端,这样就可以举着木棍去拍蚊子了,而且由于木板面积比较大,蚊子一时半会儿飞不出去,大多数都被消灭了。那时候我的父亲就说了一句类似的话:“别看他小,想出来的办法还挺好,我们都没想到可以这么弄”。

所以说,有的时候要鼓励孩子去动脑筋,当孩子的想法很好的时候,要帮助他一起去实现这个想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只要方向对了,敢想敢干,多动脑筋,才能学得更快,懂得更多。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