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部发放很多名师书,要求老师们看一看,学习学习。我选择读这本名师《最有效沟通细节》。之所以读这本书是因为我课内课外在与学生互相沟通时,总认为对学生很了解,彼此之间会相处很好,但在沟通上还是有不太理想的地方。要想逾越存在沟通上的障碍,就得需在书上取经,读一些关于教育教学具体实践的指导图书。学部的这一举措给我很大的帮助。《最有效沟通细节》成为我的首选。 读了《最有效沟通细节》,感觉老师与学生的沟通是一门深奥的艺术课,从中能够学到很多的知识,对我以后工作有很多的启发和帮助。本书融合了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以及社会学的知识,运用通俗、朴素的语言阐述了师生之间有效沟通的基本理论,就师生之间最常见的沟通障碍及其起因作了深入分析。全书共分三篇:沟通细节之语言艺术;沟通细节之行为艺术;沟通细节之心态艺术; 认真阅读之后,对于其中的师生沟通,我有以下几点想法。师生进行沟通的途径可以多种多样,特别是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更是如此,不同的沟通途径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一、让微笑绽放在学生的心中英国诗人雪莱说过:微笑,实在是仁爱的象征,快乐的源泉,亲近别人的媒介。有了笑,人类的感情就沟通了。在我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老师,在与学生沟通时,微笑地面对学生,以巧妙、含蓄的方式告诉学生,老师喜欢他(她)、尊重他(她),在关注和支持着他(她)。这样,老师也就容易博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赢得学生的信任。实质上老师的微笑是一种暗示。暗示,是教育技艺的核心,任何有学习生活体验的人都会发现,学生对老师似乎或多或少地都存有一种本能的戒备心理,他们往往谨小慎微,生怕触犯了老师的尊严,这就影响了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教师的微笑,解除了学生的防卫心理,打开了心智的枷锁,创设了轻松、愉快、和谐的气氛,使学生智能活动更加灵敏,更加有成效,从而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不时迸发出新的创造火花。所以说微笑是一座桥,能沟通老师和学生的心灵之河,微笑是一副良药,可以医治学生心中的伤痛,微笑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再顽皮的学生,再喜欢挑错的学生,再怯懦的学生,再自卑的学生,都不会拒绝微笑。让微笑绽放在学生的心中吧!二、课堂沟通课堂上的互动是师生沟通的主要渠道,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方法,是教学活动成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因此,首先必须要重视师生交往。这就要求学生在最基础的活动——课堂活动中积极地“动”起来。在互动中,教师要有激情,需要用自己的激情感染学生,带动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有利于发挥其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互动是自主教学的主旋律。在课堂上教师要放下居高临下的架子,关注学生的心理、情绪和情感因素,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把课堂还给学生。三、纸条,与学生交流的信鸽白居易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加深师生情感交流。对于不少学生来说,他们的表达方式往往比较含蓄。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不善表达,难以和老师面对面进行交流,他们此时更愿意把自己锁在一个小小的角落里,不让别人窥视到他的内心。这些也许无法从班训或个别谈话中得到明确答案。这时候或许就可以采取写纸条的方式来和学生沟通,从纸条上窥探学生们的心思,也让学生从你的笔端里读出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呵护。比如,当遇到学生犯错时,不妨采用写纸条的方法:“请到我的办公室来一趟,我有事找。短短一张纸条,避免了当众被叫出去的难堪,也给学生一个悄然悔过的机会。性格内向不愿参加各种活动的学生,可在他的作业本上写一些鼓励的话语,让学生感到老师就在自己身边,正时时刻刻地关心、爱护自己。这样一来,学生就愿意和老师分享自己的小秘密,并会同样地通过纸条,向老师打开自己的心扉。师生间的心与心也将越拉越近。四、网络,一座时尚的交流平台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达,电话、网络已经普及。一个电话或一条短信,一声问候,拉进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学生也更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向这样的老师倾诉,师生沟通将会起到良好的效果。随着当今互联网的日益发展,在学生眼里,上网、聊天,玩游戏都是很时尚的行为,应该利用网络优势来与学生进行沟通,网络它超越时空,足不出户便可快捷地传达心声。请让我们在这个时尚的平台上,与学生实现零距离接触。 五、赞美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马克吐温说过:“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快乐 两个月。”每个人都希望 得到别人的赞美,学生也一样,他们渴望来自老师的关注和赞许。赞美实际上是一种投入少、收入大的感情投资,是一种驱使人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源泉。尽管学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其心灵深处却都隐藏着对自信心的渴求,这是唤起学生自我意识的契机。大家都相信:能看到学生长处的老师一定是宽容的;能够为学生有微小的进步而感动的老师一定是有爱心的;能够懂得即使成绩最差的学生都有闪光点的老师是有责任心。让我们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更多的赞美、更多的赏识,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彰显。让本不起眼的学生变得光彩照人,变得努力向上。赞美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是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使彼此之间变得关系融洽、和谐。并且还把校园中不和谐的声音变成美妙的音乐,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上进心。 沟通的形式很多,但是无论什么形式只要有助于师生交流都是好的方法。不否认有时我们没有恰当运用沟通。书上也列举了一些沟通障碍的类型:命令控制指挥、警告威胁、训试说教,总是爱说“应该”和“必须”、过度忠告和建议、不积极的聆听。我就犯过这样的错误,有一次我看到学生上课不认真就狠狠地批评他,开始他有所收敛,可过后仍然恢复原状。我很奇怪为什么批评的效果这么不理想。为此我在课堂上做过小调查,请学生们写出什么样的批评方式是他们难以接受的。学生最不喜欢老师的批评方式有:侮辱性讽刺性的语言:打骂威胁性的行为:找家长:没有耐心或婆婆妈妈的说教:当众批评不留情面。学生们认为这样的方式根本不能让他们心服口服,只会增加逆反心理,虽然行为上一时接受了老师的指正,但心理上惧怕多于诚恳是不能让学生改正错误的。我这才意识到由于自己批评学生时方法使用不当。现在结合我读的这本书总结如下:一、教师的语言要幽默。幽默是“具有智慧、教养和道德上优越的表现”,是一个教师最应该掌握的语言技巧。二、切忌唠叨。加拿大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认为许多老师都患有“唠叨病”。唠叨会磨平学生的耐心。三、批评和表扬要各有侧重。批评的重点是建立在未来的改进而不是追究过去的错误;表扬的是学生的行为而不是人格;批评时不能随便比较,表扬时也不能太廉价或过度。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简单的体会,我不奢望在短时间内就掌握师生沟通的真谛,但会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地用心地练习、体会,并虚心向各位教师请教。尽力把自己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