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专家总结的10个亲子沟通技巧,看完让孩子受益一生
01 不要当众批评孩子
孩子越大,自尊心越强。
孩子做错事情,父母不能因一时之气而当众批评指责孩子,尤其是当着孩子同学的面。
这样不仅有损父母的威严,也损害了孩子的自尊,让孩子无法在同学面前抬头。
孩子在外做错事情,不要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批评。先弄清楚前因后果,之后再做论断。
父母记住,我们永远是孩子的最后一道防线。
只要父母爱孩子,孩子在外遭受多大委屈,心里也是有底气的,因为孩子知道父母是爱自己的,能为自己撑腰。
02 不要当着孩子面议论他人
身教大于言传。
如果我们不希望孩子长大以后背后论人是非,那么我们要学会以身作则,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议论他人的是与非。
我们没有经历过他人的遭遇,没有设身处地地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所以背后莫论他人是非。
这样既是对自己的宽容,也是对孩子最好的教养。
03 学会放下父母威严,与孩子平等对话
用对待朋友的态度跟孩子对话。
虽然是我们把孩子带到了人世间,但孩子天生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孩子有自己的需求有自己的诉求。
父母要学会放低姿态,用平等的态度跟孩子对话。
这样培养孩子长大以后内心才更有力量、更有自主性。
04 做错事情,跟孩子道歉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更何况我们是第一次当父母,孩子也是第一次生为人子。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
出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明知错了,却不肯向孩子认错道歉,佯装出一副完美父母的样子。
与其在孩子面前伪装完美父母,还不如向孩子真诚地道歉。
相比“完美”父母,孩子更喜欢懂得知错就改的真实父母。
05 认真听孩子讲话
父母迫于生活迫于生计,总是忙忙碌碌。面对孩子无数的为什么,面对孩子想要黏着你的时刻,我们总想着敷衍了事。
你很忙是真的,但孩子想跟你分享他的世界也是真的。孩子会慢慢长大,愿意与我们畅玩畅谈的机会越来越少。
请珍惜孩子愿意与你分享喜怒哀乐的时刻。
06 不跟孩子争输赢
亲子间的争执,从来没有赢家。赢了争执,却输了亲子情感。
与孩子发生争执,父母从来不会成为真正的赢家。真正会做父母的人,从来不会与孩子争执,而是理解、尊重孩子。
相比争论对与错、输与赢,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父母才能真正赢得孩子的心。
07 不轻易否定孩子
不要轻易否定孩子,否则孩子会没有自信,会自卑 。
孩子天生就很敏感,父母的否定会影响孩子的自我判断能力,让孩子产生自我怀疑。
父母要懂得理解包容孩子,让孩子成为一个自信独立的人。
08 多看孩子优点
在父母眼里,孩子总是有数不清的问题。
孩子内向,担心孩子不合群
孩子外向,担心孩子跟陌生人骗走
孩子成绩好,担心孩子社交能力不好
孩子朋友多,担心影响孩子成绩
总之,父母眼里的孩子永远都有问题。孩子不可能是完美的,就像我们每个人不可能做到人人都喜欢自己一样。
所以 父母要多看孩子优点,这样培养孩子,孩子才更自信。
09 表扬孩子要具体
表扬孩子时,不要只说:“你真聪明”、“你真棒”、“你画的真棒”。
相比这种敷衍式表扬,表扬具体细节更能让孩子感到你的诚意:
“你把这道数学题做出来了,我真的很高兴。”
“你画的这幅画很逼真,我远远地看去,感觉像真的一样。”
表扬孩子时越具体,越让孩子感觉到真诚,也越能激励孩子。
10 拥抱孩子
孩子失落无助时,如果孩子不愿意吐露心声,我们也不知道做什么,那就拥抱一下孩子吧。
无论孩子多大,他都需要父母的拥抱。 告诉孩子,无论何时,我们始终都在,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爱他!
亲子沟通的有效方法
1、接纳和认同孩子的感受以及情绪:在亲子关系的沟通过程中,不论在任何情况下,家长都要先接纳孩子的情绪,认同孩子的感受,承认孩子的愿望为沟通的基础。认同并且理解孩子失落和难过的心情,如果孩子听到家长说出了自己的心里感受,感觉自己得到了理解,哭闹就会减少。因此在孩子哭闹的时候,如果家长也是一脸不耐烦,或者批评责备,那么孩子可能会哭闹的更加激烈。
2、尊重孩子的情绪:无论是对于成人还是对于成人与孩子之间,尊重都是非常重要的。家长要以朋友的身份与孩子交流沟通。如果孩子犯了错误,家长首先要做的不是责备,而是引导孩子纠正错误,用行动告诉孩子,只要知错改错就好,让孩子知道家长永远是自己最坚强的后盾。
3、信任孩子: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身上有缺点,就可能会一味地批评、指责和埋怨孩子。有时虽然孩子没有把缺点完全改掉,但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家长却认为孩子总是做得不对。这个时候孩子会觉得家长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慢慢地自己也失去了信心。因此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的缺点,要对孩子改变身上的缺点充满信心,对孩子的每一点进步要给予及时的强化,可以给予物质性的奖励或精神性的鼓励。因此家长对孩子无条件的信任,是家长和孩子之间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基础。
4、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每个孩子都不愿意听家长整日唠叨,也需要被倾听和被关注。如果孩子可以倾诉给家长,不仅能够锻炼孩子说话的能力,也能够锻炼逻辑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孩子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可以发泄自己内心的不良情绪。家长要敏感的捕捉孩子话语、身体动作中包含的情绪、情感。如果发现孩子有低落、忧伤的情绪时,家长要停下手中的事情听孩子说,如果孩子感受家长的信任,不仅会信任家长,以后遇到事情也会乐于与家长沟通交流。
长久以来,我们做家长的太善于“说”了,太着急“说”了。当孩子向父母陈述一件事情时,父母们往往过于相信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孩子的感受。
沟通不仅仅是表达,还包括倾听。只有用心聆听对方的语言,才能真正了解对方的感受,才能更好地沟通。亲子沟通中,比“说”更重要的是倾听,是感受,是与孩子共情。
孩子:妈妈,我觉得这儿一点儿也不好玩。
妈妈:不会吧,这儿多有意思啊!
孩子:这里都没几个人,好无聊啊!
妈妈:多安静啊,让人心里很舒服。
孩子:你带我来这个破地方干什么?
妈妈:真没良心,花了这么多钱来,你一点儿也不感谢?!
孩子:爸爸,我不爱看这个电视节目。
爸爸:这个节目多有趣啊!你瞧那个主持人说的多有道理啊?
孩子:他们看起来真傻!
爸爸:不要这么说,这个节目很有教育意义!
孩子:换台吧,我不想看。
爸爸:不行!一定得把这个看完,这对你写作文也有启发啊!
从上面两段对话中父母们可以看出,爸爸和妈妈都太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了。当孩子说他们不喜欢那个地方、那个电视节目时,父母并没有去了解孩子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产生这样的感受,而是急于表达他们的感受。这样的沟通开端自然不会取得好的沟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