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家长如何与孩子班主任保持沟通?

来源:www.callcentermkt.com   时间:2023-05-21 23:07   点击:245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家长如何与孩子班主任保持沟通?

在学校里,我坚信班主任就是孩子的妈妈,是孩子最信任的人,也是了解孩子最深的人,所以必须把孩子成长的期望寄予老师,要理解老师、相信老师、尊重并接收老师的建议,与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这样父母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才知道怎样与孩子沟通,只有在家长和老师共同的配合下,才能使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说老师对孩子的付出超过了家长。家长必须主动和老师友好的沟通。

二、家长如何与孩子的班主任保持沟通

班主任是孩子在学校里的“家长”,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对孩子的言行举止加以正确引导。入学以后,每一个孩子在学校的时间都要多于在家的时间,因此,最了解孩子的就是班主任了。那么,家长该怎样与班主任沟通呢? 1.尊重 由于家长和班主任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处于不同的社会环境,在经历、经验、思想水平、知识能力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就决定了班主任与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具有互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这种经验、思想和知识的互补,恰恰是双方自我提高的有利因素。事实上,班主任能够从家长身上得到大量信息,也能从家长的尊重中激起从事教育事业的崇高感和责任心,反过来,很多家长又能从班主任身上汲取教育的知识技能和为班主任的师德精神所感动。这样,家长与班主任结成和谐、融洽、互相信赖、彼此合作的教育同盟力量,共同完成把孩子教育成才的重任。 2.信任 目前在校学生的家长,普遍缺乏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最棘手的是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因为家长没有教子经验的积累,对孩子的成长规律认识滞后,对孩子的教育力不从心,导致许多错误做法,甚至在教育理念和方法上也与班主任存在着分歧。因此,家长更要与班主任沟通,要充分信任孩子的班主任,相信班主任在处理孩子的问题时的心情是和家长一样的,相信班主任是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有人把塑造学生的工作比喻为塑造一块大理石,认为有六个雕塑家共同雕着这块大理石,其中主要的两个就是家长和班主任。只有在家长与班主任共同搭建的信任的平台上,才会将大理石塑造得更加完美。 3.平等 家长与班主任之间是平等的,是不折不扣的合作者之间的平等,缺少了哪一方的配合,教育的效果都是不完整的、有缺憾的。犯错误的是学生,而不是家长。双方都要注意消除各种诱发心理障碍的因素,营造一种平等的氛围,才能在心理上、感情上接近和融洽,友好交流沟通才能顺利进行。 4.正确评价孩子 家长都有一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庄稼别人的好,孩子自己的好”,在他们心里,自己的孩子是不错的。遇到班主任因为孩子犯错误进行批评,不是站在班主任的角度进行教育,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找各种理由去和班主任辩解,这样是会害了孩子的。 一言概之,家长和班主任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和班主任良好关系的建立需要靠双方的责任心,靠相互的尊重,靠彼此感情的沟通,而它又建立在对孩子正确评价的基础上。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家长与班主任的共同关爱下健康成长!

三、家长如何与老师沟通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家长们的赞扬和肯定,是老师积极开展班级工作的动力。同样,家长的否定跟不赞同,甚至谩骂责难老师 那都会给老师带来压力和伤害,打击老师开展班级活动的积极性。

家长是孩子的父母,除了承担抚养责任,更应该承担引导其身心健康成长的责任,对孩子不骄不纵。多与老师沟通,及时掌握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表现,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充分肯定,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如果孩子在校违反了纪律,应该主动和老师沟通,弄清楚事情的原委,承担应有的责任,配合老师做好违纪处理,起到惩戒警示的作用,培养孩子的敬畏精神,而不是一味包庇,将错误归给于别人,推卸自身责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