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气哭,多么让人心痛的表述,我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你受的委屈,真想揪着那个同事暴打一顿替你出口气,可是,你知道这是不现实的,即便你的那个同事在公司臭名昭著也不行。你知道求助而不是默默承受自怨自艾,已经超越很多人一大截了,值得赞扬。问题表述很简略,但其实可以归于一个更常见的问题:在公司受委屈了,又不能反抗,我们怎么调节自己的情绪?这其实就是我们的职场日常啊,只不过成年人权衡利弊后学会了忍和熬,要哭也是积攒到一定程度后,晚上回家捂着被子偷偷哭而已。
关于这个问题,心理学有自己的视角,不同于我们普通人所理解的忍和熬的憋屈调节法,心理学家给出的调节方式更加积极正面:那就是心理学领域里面大名鼎鼎的情绪ABC理论:引起我们情绪反应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看法。(这里A代表事件,B代表对事件的看法,C代表引起的结果)
具体到题主的情况(这里,我将冲突的情形设定为强势一方对弱势一方的指责):题主哭泣表面上是同事的批评或指责引起的,事实并非如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人面对指责或者波澜不惊无动于衷,或者当面互怼,或者鄙视对方不与傻逼论短长,为什么题主选择了被气哭而其他人选择了另外的应对方式,不全是因为题主缺乏职场冲突应对经验,更多是题主对批评持有的错误或者不合理的认知,别人的批评引发了他的某种负面信念,比如能力不如人,不受人欢迎等等,一些表面的冲突事件很轻易的就勾起了类似的负面自我评价,然后就抑制不住的感到委屈,被气哭也就理所当然了。
但是,如果能意识到这一点,稍微冷静一下区分事件和自己对事件的看法,生气委屈就会消退。首先可以釜底抽薪采用否认的心理防御机制,直接不认可他的批评,指出他的资历不足搞人身攻击:他算老几轮得到他来指责自己。(不太赞同这种应对方式)
其次,他的指责可能对也可能错,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就算他是对的,也只是代表某件事我没有如他愿做好,而不代表我所有事都没能力做好;就算能力不行但能力也不是固定的,我这次吸取教训下次就会做好一点了;甚至可能会感谢他还好提前把我骂醒了。
发现这里面的差别没有,事情还是那个事情,仅仅是我们内心的一些信念,自我概念的变化,整个情绪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是理性的认知对情绪的影响。我们的情绪是可以被自己操纵的,而不是像一个提线木偶一样被外界轻易扰动。
当然,理解这个过程很简单,但是形成积极全面的内心信念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我们情绪爆发的时候应该时刻树立这样一个信念:所有让我痛苦的事情并不是事物本身让我痛苦,而是我对事件不合理的看法所致,有了这个信念我们才不会总是纠结于事情本身,才有改变的可能,否则,就永远只会要求外界环境来适应自己,成为情绪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