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活动设计简述?
一、教案设计的基本内容:①分析教学对象与教材;②设计教学目标;③进行学习任务分析;④设计教学思路与环节;⑤设计教学评价;⑥编写出教案。
二、教案设计的步骤:①导入环节;②新课教学过程;③练习设计;④教学后记。
三、教案设计的要求:①内容联系实际,目标定位准确,要适应全体学生且有应用价值;②逻辑清晰,通过案例让学生参与其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探索能力;③教学方法与时俱进、新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二、怎样设计游戏活动方案?
游戏教育实施计划制定中应注意的问题: 1、如何确定游戏的教育目标并使之具体化。
2、依游戏目标设置环境,有计划地投放材料,同时考虑相应的指导方式。3、注意自选游戏与其他游戏活动及生活活动的联系,加强与家庭教育的配合。4、对计划与目标的实施情况作出反馈。三、简述社会领域教育活动目标的设计要求?
1.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
2.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3.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
4.在共同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奉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
5.教育幼儿爱护玩具和其他物品,爱护公物和公共环境。
6.与家庭、社区合作,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
7.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8.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其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
四、简述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要求?
一教学目的:
1、让幼儿对故事图片有个感官上的认识,培养其语言复述能力和理解能力。
2、在看看、听听、玩玩、讲讲等游戏中表达自己的故事的理解和认识。
二准备:
图书(人手一册)录音纸偶桌面玩具(立体、平面)
三过程:
1)幼儿自己阅读。
幼儿阅读图书,教师观察。
幼儿主动提问。
有什么地方不懂可以来问老师。(幼儿提问,其他幼儿能回答的尽量让幼儿回答)
2)老师准备问题:
三只小猪本来是住在哪里的?
妈妈为什么要叫小猪们出去自己盖房子?
什么叫草屋?
砖屋是用什么做成的?
大灰狼从烟囱里爬进去,猪兄弟们为什么要害怕?
3)围绕重点讨论:
你们觉得哪间房子?为什么?(巩固词:坚固)
你们最喜欢哪只小猪?为什么?
老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欣赏完整的书面语言。
4)幼儿自由选择游戏。
逐一介绍游戏内容,让孩子们在游戏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
五、简述学前儿童游戏活动的卫生要求?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全面教育的重要形式,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情感和道德感,增强意志品质,改善人际交往,认识社会和预防疾病。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卫生要求是: 1 最好在户外进行; 2 注意保持幼儿的愉快情绪; 3 游戏活动时间适当合理; 4 游戏中注意安全保护。
六、简述情绪体验对游戏活动的影响?
情绪体验对游戏活动有影响。情绪体验是指个体在情绪上的感受和体验,包括喜悦、惊讶、悲伤等。在游戏活动中,情绪体验会影响玩家的注意力、行为和思考方式。例如,积极的情绪体验可以提高玩家的动机和投入度,使其更愿意花费时间在游戏中;而消极的情绪体验则可能降低玩家的注意力和表现,导致游戏效果不佳。此外,游戏中的情绪体验还可能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长期影响,如增加游戏成瘾的风险等。因此,在设计游戏活动时,需要考虑情绪体验的影响,并尽可能提供积极的游戏体验以促进玩家的游戏体验和心理健康。
七、简述早期阅读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步骤
(1)儿童自己阅读;
(2)教师与儿童一起阅读;
(3)围绕阅读重点开展活动;
(4)归纳阅读内容;
(5)阅读活动的延伸。
八、幼儿园师幼手指游戏活动总结?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特别是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手指的活动等同于大脑的体操。孩子们在做手指游戏的同时,也促进了视觉、听觉、触觉和语言的协调发展。因此,幼儿园每周一升旗仪式结束后,安排一位教师在舞台上和其他老师、孩子们进行手指游戏的互动交流。《叮叮当当》、《土豆儿》、《幸福的家》、《我的象》等简单易操作的、通俗易懂的、形式多样化的手指游戏给老师和孩子们带来了学习的欲望和快乐,同时“你来教,我们学”的活动也成为孩子们在周一早集活动中最期待的环节!
如果说每人一个苹果,交换过后还是一人一个;但是每人一个游戏,交换过后就成了每人两个游戏。我们用这样的互动和交流方式,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老师们将分享来的手指游戏,运用在幼儿的晨间活动中、餐前餐后和喝水加餐等环节中,减少了孩子们的消极等待现象,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和自我表现能力!
九、简述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要点?
一、活动目标的确定
活动目标的确定是活动设计的首要环节,它将影响整个教育活动的方向,对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言语、行为起着指引作用,对活动结束后的反思与评价起着指标作用。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来确定活动的具体目标,然后根据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进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形式。
为了保证活动目标的导向作用得以实现,教师在确定活动目标时应该注意以下方面。
(1)教师要着眼于幼儿的语言发展,以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为立足点。
(2)具体活动的目标应该与幼儿园语言领域的总目标、各年龄阶段目标相一致。即具体活动的目标由总目标逐级分解而来,目标由大到小,由概括到具体。
(3)活动目标应该做到全面、准确、具体,避免“大而空”的情况出现。活动目标的内容应该包含幼儿的倾听方面、阅读方面、表述方面、文学作品欣赏方面。
(4)目标的设置也要考虑语言教育活动的类型。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不同类型的教育活动,各自所要实现的目标是有所偏中的,如文学作品活动主要是向幼儿展示成熟的语言,提高幼儿对语言多样性的认识,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而讲述活动则是偏重于培养幼儿感知、理解讲述对象的能力,独立构思与清楚完整地表述的意识、情感和能力,掌握对语言交流情绪度的调节能力。
案例
故事《鼠宝宝做客》(小班)
鼠宝宝去奶奶家做客,它敲敲门说:“奶奶,请开门,我来了。”
“啊,宝宝来了,欢迎欢迎,快请进!”
鼠奶奶请鼠宝宝吃花生。
“唔,花生真香!”
鼠奶奶请鼠宝宝吃饼干。
“唔,饼干真香!”
吃完花生和饼干,再喝一杯牛奶吧!
“谢谢奶奶,我要回家了。再见!”鼠宝宝走了。
奶奶叹了一口气,奶奶一个人好孤独啊。
“笃笃笃——”鼠宝宝又回来了。
“奶奶,我有水果糖,很甜的,给你吃!”鼠宝宝说。
鼠奶奶眯眯笑,一把抱住了鼠宝宝。
针对以上故事,教师在小班开展此活动时,可以制定目标如下:
1.听听看看,了解鼠宝宝上奶奶家做客的情节,并能用语言表达。
2.突出故事中的三个情感点,体验奶奶爱宝宝、宝宝爱奶奶的情感。
3.掌握人际交往中的基本礼貌用语,具有初步的交际能力。
二、选定活动主题
主题是所有活动的核心,它不仅是名称本身,而应该是围绕这个名称所展开的所有活动的核心思想的体现。教师在设计主题的名称时,应该抓住幼儿语言发展的要素,使得主题能鲜明地表达将要开展的活动的中心思想,使得自己、幼儿和家长能更好地理解主题并参与活动。
十、如何设计和指导幼儿的游戏活动?
幼儿活动区的设计需要根据幼儿的身高和手脚发展水平、认识能力和心理特征来设计和建造。比如0-3岁的孩子最喜欢和擅长的户外活动区就是沙坑和浅水池,他们可以尽情的无障碍的施展手脚和想象力去玩耍,而且安全;4-6岁的孩子的身体大小动作都发育得较好,他们更热衷有一些有难度的室外运动场地,比如小型沙滩足球、小型攀爬运动设施、有一定障碍的滑梯、有一些惊喜的迷宫花园类;6-8岁的孩子更倾向于去实践里学习知识和探索自然以及一些团队协作的游戏或者运动,他们更加喜欢一些户外寻宝、团队性的体育游戏、捕蝴蝶捉虫子制作标本等。孩子无论大小,家长都要尽可能多的带领孩子去建立他自身身体与外界,尤其是与自然的有效链接,能促进他的身体和智力的发育,通过事物之间动态的因果关系去引导他们思考和认知世界,是一种最自然最有效的教育方法。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