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培训班新老师如何跟家长沟通?

202 2025-02-15 15:11 admin

一、培训班新老师如何跟家长沟通?

培训班的老师要如何与家长沟通呢?以下提供几点参考:

1.在与家长沟通孩子的问题时,要学会欲抑先扬

其实家长并不是拒绝接受孩子的缺点,但是由别人说出来,总是有些不舒服。那么,作为老师,就要用一个比较合适的方法将孩子的缺点告诉给家长。“欲抑先扬”,便是一个十分合适的沟通方法。老师在与家长说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先说说孩子的优点,然后再话锋一转,将孩子的问题说出来。毕竟人人都喜欢听好话,此时的他就更容易接受了。

在与家长交流意见时,老师要实事求是、全面客观地介绍孩子的情况,而事实情况就是,没有哪个孩子是完全没有优点的,即便是在舞蹈训练这样十分专业的学习 上。老师的任务除了教好学生,更要让学生提升自己的自信心。这样就可以形成老师、家长、学生三方合力。所以说,很多老师觉得家长蛮不讲理,受到了伤害,也许真的是你先伤害了他们呢?

2.说话要懂得以退为进,这样会帮助老师抓住主动权

很多家长都信奉“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说到自己孩子问题时,很容易就接上了老师不好的话。也许他说的有道理,也许他只是在找借口。我们的老师不用过多去管这些,可以自己先说出这些话,自己先做个自我检讨和自我反省。老师的自我反省做了的话,首先堵住了家长的嘴,帮自己抓住了谈话的主动权。这时再抛出问题。这时,家长就会感觉到你的坦诚与责任感,让问题变得委婉,即便原来有什么不满的,到这个时候也会消气了。在对自己进行反省之后,你再提出你真正想说的——学生的问题,此时的家长就会更容易接受了。

3、多给家长反映孩子的学习表现

比如反映小孩本月的学习情况,学习是否有进步等等。如果有进步则要鼓励小孩继续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再接再厉,如果退步则要和家长一起分析原因,并说出接下来的改进方案。

4、在与家长交流时,教师说话一定要有艺术性。可采取先说孩子好的方面,再说到孩子不足或需要改进的方面,让家长可接受。或者是,先从其他的教育事例入手,再找到切入点和突破口进行交流。充满艺术性的交流方式便于家长接受老师的意见、建议,同时让家长看出老师教育的艺术性和老师的层次水平,更加从小事去了解老师的一面,从而尊重老师、支持老师、配合老师的教育。

前往【突然时课研究院】获取第一手教育行业资讯和干货回复:招生 获取2.5G招生+续费资料包,内含销售宝典、地推宝典,招生+续费方案、物料......→【突然时课研究院】回:书。0元领书,培训机构必备书籍,三本任选

二、家长和老师如何沟通?

作为家长,跟老师沟通不应该存在顾虑,不要对老师有畏惧情绪。任何老师都喜欢跟家长更多地交流,以便更好地判断学生的全面表现,发现问题,及时修正学生不适合的想法和做法。

沟通方式除了面对面交流之外,还有其他一些方式可以与老师进行沟通。比如电话或短信、邮件、微信、便条、QQ等。如果家长经常上网,则可以在家长会时要一下老师的网络即时联系方式,以便于平日的沟通交流。

沟通时机

家长与老师沟通的时机选择也很重要,要能及时把握考生在各个关键点的学习情况。

■ 孩子学习环境变动后。比如孩子到了一个新环境、换了新的老师、添了新的学习科目等。这个过程需要孩子积极迅速进行适应,家长应主动与老师进行联系,既可以了解复习状态,也能帮助老师更多地了解学生的特点。

■ 家长会之后一周之内。家长会上想要咨询老师的家长很多,如果一时排不上号的话,则可以跟老师提前预约,在家长会后的一周单独去学校拜访老师,这样既能在家长会后不给老师们带去更多的压力,也可以有更充分的时间与老师进行交流。

沟通心态

我们与老师进行沟通的时机、沟通的方式了解之后,接下来需要我们明确的就是要用怎样的心态与老师进行沟通。

■ 相互尊重。家长和老师因所处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等因素的不同造成了两者之间在经历、经验、思想水平和知识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只有通过沟通,家长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老师获得学生的信息、工作上的理解和支持等。因此,两者之间的关系本不存在谁求谁,任何时候的沟通,都应该本着相互尊重的原则出发。

■ 正确评价。在某些家长的心里,自己的孩子就是最棒的。孩子稍微遇到一点委屈,在家长眼里就成为了大事情,一时间也忘记了立场,把责任一股脑地推在了别人身上。在孩子抱怨的时候,家长应该多多思考一下,多站在老师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这样你就能够更好的判断老师的做法是否正确。不要动不动就拉上孩子与老师去辩解,这样不仅不会帮到孩子,反而会使其更加横行霸道。

■ 相互信任。信任是家长和老师教育同盟的保障。作为家长,并不是非常了解现行的教育教学制度,也普遍比较缺乏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因此,家长往往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出现许多偏差,甚至有一些偏差也与老师的意见出入很大。在这个时候,家长就要平静心态,从自身角度出发去做自我检讨,积极与老师进行沟通,虚心听取老师的意见。

三、口才培训机构怎么跟家长沟通?

1. 设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让家长了解培训的内容、时间和课程安排,以及学生需要达到的目标。

2. 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包括及时回复家长的电话、邮件或短信,解答家长的疑问和关注。

3. 了解家长的需求和期望,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成长。

4. 在每次课程结束时向家长提供反馈和评估,让家长了解学生在课程中的表现和进展。

5. 在与家长的沟通中,尽可能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以便家长更好地理解。

6. 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沟通方式和技巧,以更好地与家长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四、家长跟老师沟通老师半天不回复?

老师在办公,不方便看手机

老师的主要职责是,给孩子上课,给孩子批改作业,帮孩子答疑解惑等等。老师上班的时候,既要照顾几十个孩子,又要准备自己的教学工作,也是忙得团团转。所以,为了不影响工作效率,很多老师都有一个共识,就是在办公的时候,不看手机,因为太占时间,耽搁教学进程。

如果老师随身带着手机,手机开着外音,每次微信来消息都“叮叮叮”地响,然后再忙着一个个回消息,老师的课也不用上了,就当家长们的专职保姆算了。所以,家长还是要体谅一下老师,如果有重要的事情,就上学校找老师,没重要的事情,给老师发微信,就耐心等待,老师觉得有必要就回消息了。

五、家长和老师沟通的句子?

1、你想得很周到。你对孩子一视同仁,让我很感动。

2、孩子的进步,你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我们感谢你。

3、老师很细心!你和我们一样关心孩子,谢谢你老师。

4、你开发了我孩子的智力,为孩子点燃了希望的光芒。

5、你的形象时刻影响着孩子们,促使孩子们不断进步。

6、老师,感谢您用自己的生命之光,照亮了我人生的旅途。

六、音乐老师如何与家长沟通?

1.要开诚布公。老师对学生要有一片赤诚之心。要为学生成长而忧,为学生进步而急,与家长谈话时要坦诚相见,推心置腹。

一般情况下,老师应当着学生的面,向家长介绍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并诚恳地指出学生今后努力的方向。这样才能赢得家长和学生的尊敬和信赖,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2.要动之以情,要晓之有理。老师要营造好和谐的谈话氛围,在家长来校之前理好谈话内容及主题,做到心中有数。

语言平实而忠恳,让家长有亲切感,千万不能漫不经心,让家长产生失落感。通过双方的情感交流、信息传递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3.要实事求是。老师与家长交流学生的问题时,首先要反思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失误,切不可当着家长的面,盘点学生的过失,更不能不调查实情,而“添油加醋”,将“恨铁不成钢”的怨气、牢骚嫁接给家长。

要实事求是地指出学生的过失,向家长提供合情、合理、合法的教育策略。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出色的学生都会有缺点。

同样,学校里不可能存在一无是处的学生,再调皮捣蛋的孩子,他的身上也会有闪光点,关键在于老师要善于发现其闪光点并及时对其进行必要的引导,强化其优点,逐步转化。

七、生活老师如何与家长沟通?

不要找借口“工作忙” 多数家长不愿意与老师进行沟通,往往故于“工作忙”等原因。建议这样的家长,要改变与老师沟通的态度,明白积极配合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是做家长的“天职”。

主动走近老师,是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的关键。不要说“一切都听老师的” 有些家长总是说“一切都听老师的”这类的话,虽然看得出家长对老师充分信任,但家长应该知道,和老师沟通不能放弃做家长的权利,而是要和老师协商出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案。

老师不愿意和态度蛮横的家长沟通,但老师也不愿意和没有任何主见的家长沟通,因为这样沟通不会有效。以自己的方式与老师“通气” 发现问题要及时与老师沟通,形成合力,不可放着问题不解决...

八、幼儿老师怎样和家长沟通?

首先老师要明确将要和家长沟通的内容,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需要沟通呢?有个中心话题。

其次老师要事先整集下幼儿在集体生活中的表现,便于跟家长沟通时候,说得出关于他家孩子的一二三点事,让家长感觉到老师是很注重孩子的。因此更配合老师工作。

最后注意沟通内容要专业化,专业的老师就要以专业素养来服人,这样也好进行下一步的家园工作。

九、家长跟老师沟通开头语?

一般来说,家长跟老师沟通都是家长先开头的,所以这样说就行

老师您好!

xxx老师最近过的怎么样?

xxx老师我家孩子最近在学校表现的怎么样?

十、老师怎样与差生家长沟通?

老师和家长一起探讨交换看法,熟识学生特点,了解学生的心理,做到心中有数,对症下药。

与此同时,老师还要担当起家长教育顾问的责任,定期与家长交心、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共同教育学生,使他们能够愉快的学习、健康的成长。

只有家校经常联系,家长和学校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统一思想,教育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如何与学生家长交往,充分发挥家校合作的力量,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呢?

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提高自身修养,用爱打开心灵之门。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正人者必先正己。教师先受教育的有效途径就是加强师德修养。师德修养最可贵的就是为人师表,乐于奉献。

作为一名老师,在与每一位家长的谈话中,一定要能反映或体现我们老师对学生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把他的孩子交给你教育能令他感觉放心、安心。

作为一个充满爱心的老师,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走到一起来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我们教师的无微不至,无限关爱,无私奉献,也离不开家长的千方百计,千言万语,千辛万苦,更离不开学生自我激励,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只有三股绳拧到一起,才能发挥最强、最佳功能,只有三根弦同时奏响,才能奏鸣出一个灿烂的明天。为了我们美好的理想,我们必须一起努力,实现这个理想。老师愿意从一点一滴做起,平时多多观察孩子、关心孩子,善于打开孩子的“心锁”。

二、以时刻关心学生为突破点,赢得家长的充分信任。

在日常的班务管理和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老师要努力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关心他们的,因为家长真正关心的是:老师是不是关怀我的孩子?因此,不管老师采用何种沟通方式,都应让家长觉得老师真心诚意地关心自己的孩子。这种感情的投资,不仅是日后开展老师工作的基础,而且还是老师跟学生、跟家长取得互信的基础。

因为学生们回到家里通常会跟家长们说,他们的老师怎样怎样,特别是一些平常很少得到老师关心的学生,他们很可能会在家长面前像邀功一样,说老师怎样关心他,以此来证明他在学校的表现正在进步着。

这样,我的感情投资就不仅收回了成本,还得到了一笔利润,那就是引起了家长对老师的信任,使他们主动想与我联系,而不是在学生出现了情况以后,才被迫向家长投诉,然后企图把家长拉拢过来,跟老师一起去对付他的孩子。

另外,老师跟家长沟通时要注意适当表达自己对学生的关心,让家长知道你对他的孩子特别重视。那么事前就要充分了解学生,包括学习成绩、性格特点、优点和缺点、家庭基本情况以及你为这个孩子做了哪些工作等,最好拟一个简单的提纲。

这样在与家长交流时,就能让他产生老师对他的孩子特别重视的感觉以及老师工作细致、认真负责的好印象,从情感上就更容易沟通。

再譬如学生病后的一个问候电话,学生家庭有困难后的一次家访等等,家长往往会很受感动,感激老师对他孩子的关心,彼此之间可能出现的隔膜自然也就消除了,家长的信任和支持自然就产生了。

三、信任尊重家长,做到胸襟开阔。尊重家长、善待家长,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摆正摆好自己与家长的位置 。家长与教师一样都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引路人,都肩负着教育好孩子的重任。学生在校接受教师的教育,在家接受家长的教育。

我们教师与家长加强联系,目的是共同的,教师与家长其实是同盟军,家长和教师一样应该对孩子的成长起教育、引导和示范作用。

家长与教师之间不存在身价、地位的高低之分,教师与家长若能够相互信任,相互激励,则会出现友好、愉悦和互相合作的气氛,所以教师要以真诚与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家长,取得他们的信任,争取他们最好的配合,共同探讨对孩子的最佳教育方法,以达到共同的教育目的。老师要意识到每位家长都希望有个引以为荣的子女,都那么要强、爱面子。

教育是理性的行为,与家长的沟通更需要互相尊重、理性和智慧。

当学生有错时应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但要理解家长的难处,不能训斥家长,不能把学生的错误转嫁给家长。

要尊重家长的情感,对家长做到温和有礼,以商量谈心的方式来交流教育孩子的得与失。家长如果针对老师的工作提出意见,要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做到宽容大度,胸襟开阔。

只有这样,以情动人,才能取得家长的信任,达到同家长互相交流共同配合的目的。

四、以平等公正为立足点,架设双方的沟通桥梁。

家长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历、职位、性格均有所不同。无论家长间存在什么样的差异,从他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的那一天起,家长与老师就开始了共同的历程——教育好孩子。

因此,老师应该学会与每一位家长交流,让每位家长都能感受自己的关注或重视。也就是说,老师不能人为地把学生和家长分成“三六九”等。

特别是碰到学生问题且涉及到双方家长,老师在接待家长时绝不能带着世俗的功利色彩,以貌取人,以权度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