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育雏季节了,大家都是怎么做的?
1、注意观察鸽子状态
从春季育种开始,到训放、春赛、秋赛等,一年来爱鸽比较辛苦了,而随着冬季的来临,赛鸽也到了一个休养调整期了。冬季鸽子因天气寒冷,热量消耗比平时多,鸽子活动比平时少一些,抗病能力有所减弱。秋赛刚打完,再加之换羽结束,鸽子也需要进行能量的补充和各方面状态的调整。因此,冬季要多注意观察鸽子的状态,及时发现疾病,及时进行调养和治疗。
①多观察。要随时注意鸽子的行为状态,平时对自己的鸽子都是心中有数的,如发现有鸽子不出棚、不爱飞、不进食、羽毛松散等情况,就要注意,看鸽子是否健康状况有问题。越早发现越能及时地得到救治,时间一长不但不好治,而且有些疾病还会传染其它鸽子。
②勤上手。对于鸽子的状态,上手的感觉非常重要。有些鸽子的病状有时很难看出来,但一上手马上就会发现,如鸽子体凉、体热、消瘦等。在上手时,要注意仔细观察鸽子的口腔,及早发现鸽子口腔的异样变化情况。再有,勤上手还可以增强鸽主与鸽子的亲和力,增强鸽主与鸽子之间的情感交流,这也是鸽子人性化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③注意粪便。鸽子的粪便可说是鸽子健康的晴雨表,要经常注意鸽子的粪便是否有异常情况,观察鸽子的粪便判断鸽子是否生病,做到防患于未然。鸽子出现病症后要及时隔离观察,确定病情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2、注意鸽病预防
鸽子生病的原因很多,生病在所难免。鸽子生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只要鸽主注意预防,一般是可以避免的。鸽子常发的疾病有感冒、毛滴虫等,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给于及时的治疗处理,会迅速波及全棚,因而切不可疏忽。
定期对鸽舍进行消毒,减少病菌的侵害。
加强鸽子自身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新引进的鸽子要隔离观察15天左右后,确定无病才可进入鸽舍饲养。对来路不明的天落,一般情况都要采用淘汰处理,以免传播疾病。
3、注意营养补充
冬季气候干燥,天气寒冷,青绿饲料匮乏,鸽子的饲料要进行精心的搭配和调整。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确保有足够的营养。鸽子冬季最好还是饲喂混和饲料,这样有利于鸽子营养平衡。参考比例:豌豆30%,玉米40%,糙米10%,高梁10%。
②要补充适量高热量的食物。冬季天气寒冷,鸽子的体能消耗较大,因此要在鸽子的饲料中增加花生、菜籽、葵花籽等食物,但不宜过多,油料不能超过30%。由于玉米的含热量较高,因此作为鸽子主食的饲料仍要以玉米为主,而且冬季鸽子也喜食玉米。
③定量饮水。饮水要定量,一般每天1~2次就可以,鸽子饮完水后将水拿走,防止水受污染或饮水器结冰。
④要注意鸽子的体重控制,防止鸽子营养过剩导致鸽子过于肥胖。一般鸽子以喂8~9成饱为宜。保持鸽子一定的饥饿状态,有利于培养鸽子的恋巢性。
二、一加强
一加强即加强管理。冬季天气寒冷,鸽子不爱活动,更容易生病。因此,应在加强鸽子的管理上下功夫了。
1.多晒太阳。在天气状况好的情况下可让鸽子出棚适当运动,多晒太阳,以增强鸽子的体质和抗病能力。
2.适当进行家飞训练。家飞的要求不要过于严格。在家飞训练时,有人喜欢多飞多训,有人喜欢让鸽子自由家飞,这是没有固定的模式的,只要鸽子的状态好,怎样适合就怎样来,况且还有些鸽主在冬季是停止家飞的。
3.及时打扫鸽舍卫生。鸽舍卫生条件好,鸽子生病的机率也就会减少,这对鸽主及鸽子来说都是有益无害。不是有人常说,鸽子的成绩是用粪铲,一铲一铲铲出来的吗?
4.分棚饲养。有条件的鸽主最好对雌、雄种鸽进行分棚饲养,这样有利于种鸽的休养生息,有利于第二年的春季繁育。种鸽最好能够开家,能够家飞训练是最好的。赛鸽一般情况下都是单独饲养的,赛鸽的运动量要大于种鸽,以利于来年春季比赛。
那一片豌豆绿
田野里总有让我沉醉的庄稼。它们是我和田野 情感 交流的纽带。我深深地留恋那片田野,那是因为我们曾倾心交流过。
年底,勤劳的农民,就掘地松土,新翻的田土,黑黝黝的,在阳光下闪着光。田被整饬成豆腐块,豆腐块又打出一个个窠,横平竖直的窠,就是一种美。
打窠点种,在少年眼中,父亲的动作何等流畅,何等健朗。金黄的豌豆粒,从父亲的指尖落入土窠中,就如金鱼跃入绿波,在我的心头漾起涟漪。
我觉得点种肯定有趣。父亲给我一把豌豆种,豆种握在我的手里,手里就是满满的希望。往前走,土窠往后退,豆种一颗一颗流入窠中,希望也源源不断地流向大地。
点种结束,就要盖土。父亲不让我盖土,因为盖土是有讲究的。只有经验丰富的农民,他盖的土,就成了种子轻柔舒适的被子,促进它们成长。父亲锨一层土,笼在豆粒上,动作连贯又轻巧,似乎并不累,田间劳作在他手上,成了愉快的事情。
点种盖土后,我天天跑到地头,看看豌豆苗是不是探出它那嫩绿的小脑袋。可是,一日看三遍,不见豌豆苗。于是,就倦怠了。
几场春雨后,大地随处可见拱土的生机。几日的功夫,豌豆苗已出窠,缠上了小竹竿。嫩绿的叶子,枯黄的竹竿,黝黑的土地,把田野装扮得清新脱俗,简洁可爱。在这地头土窠间,我可以留恋许久,春日的阳光,暖而不烈,泥土散发出淡淡的香。这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那么令人沉醉。
清明前后,豌豆藤蔓已爬上竿顶,翠绿流成瀑布。这绿瀑间,有紫的白的豌豆花,与那翩翩的蝶儿一起飞翔。恍惚中,你真的辨不出哪儿是花,哪儿是蝶。
折支豌豆管儿,一长,一头放进唇间,一吹,哔―哔―哔―摹摹摹炖志褪钦獯禾斓墓苌冢叛艄猓盘镆埃畔鳎磐昊姆较颉
吃豌豆,是最甜的记忆,这种甜味,一直可以延续到豌豆已成黄。清明前后的豌豆粒,不太满,也不老,剥一个豆角,里面躺着如绿瓷般的豆粒,实在是诱人啊!豆角贴近嘴边,指尖一弹,豌豆射进嘴里,轻轻一咬,汁液清甜,袅袅的、捉不透的香。
四月,那曾经茂绿的豌豆叶,就枯黄的田野里了。犁铧滑过,豌豆田成了水田。青蛙在田间叫,在那阵阵的蛙声中,我心头升起对那嫩绿豌豆苗的思念,少年的记忆里,如炊烟般,袅出缕缕愁绪。
后来,我知道,在乡土里成长的孩子,从一落地的那一刻起,就把这愁绪种在了土窠里,随着豆粒一起抽芽,茁壮,开花,挂角,枯萎。
这愁绪,就叫做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