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儿童行为观察评定法的观察要点?

118 2024-09-24 01:52 admin

一、儿童行为观察评定法的观察要点?

一、看:

1.是否愿意看书,对图书有兴趣:从看的时闫、次数,率来体现。

2.看的方法:逐页看、随意翻看、还是倒着看。

3.专注力。

4.阅读中的社会行为表现:独自阅读、平行阅读还是合作阅读。

5.对文字符号的兴与理解。

6.看书时伴随的行为。如:边看边讲、边看边笑。

二、讲:

1.讲的态度:是否愿意讲、是否主动讲、能否大胆讲

2.表述能力:从是否清断、连贯、完整、生动;是否使用特别句式等。

3.理解情况:能否理解读本的内容,大致说出故事情节或作品的主要内容。

三、编:

1.仿编。2.续编。3.改编。4.创编。

四、写画:

1.写画的态度:是否愿意(喜欢将编的内容面下来。

2.写画的方式:绘画工具、绘画材料以及绘圃形式的选择。

五、自制图书:

1.掌握书的结构:书名的确定、封面和封底的制作、页码的标注况。

2.制作能力: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和形式自制图书。

六、阅读区规则:

1.姿势:阅读的姿势、握笔姿势和坐姿是否正确。

2.规则意识与规则遵守:如不乱撕书、扔书、看完书能归位等。

3.爱护图书:得格补图书(如:小进知道请老师帮助修补图书、中班尝试修补图书、大班能独立修补图书)。

二、儿童观察记录表观察领域怎么写?

教师局部的行为而言,有些观察显然是不需要做记录的,如果教师的观察是为了眼下的判断和即刻要采取的教学行动的话。而就教师全部的教学行为而言,从有意识的程度来排列,则是从无观察的教学行为、以观察为基础但无记录的教学行为,最后到以有记录的观察乃至以系统的长期观察记录为基础的教学行为。

1 观察记录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

记录可以有多方面和多层次的目的。其最基本的目的,在于它是观察的一个辅助环节,是观察的一个因素或后期的延续。因此,常见的情况是,要观察什么,就要记什么。当然,从记录的过程中产生新的观察目的,也是很可能的。

但这只是朝前看的目的,记录还有一个朝后看的目的,这就是,记录是为了给教师的自我管理和反思成长提供反馈。从功能上来看,它作为观察和反馈之间的中间环节而存在。可以用于研究,用来和家长交流或进行汇报,用于同事之间的讨论,以及各种评价或评比活动。

2 观察记录是一种有计划的行为

当我们说教育是一种有计划的行为的时候,并不排除偶然的、生成的和突发的情况。但是我们现在也已经知道,生成的灵活性,并不完全是计划性的例外,反而是要以一定的计划为基础、为根据的,或者有时候是作为计划的补充。

观察记录的计划性在于它需要有一定时间安排和方式进程等方面的规划,其中包括记录的规模、频率、时间段、总时间长度、辅助工具(包括表格和各种机器设备)的设计与使用、保存与整理等等。

转自【幼师宝典】官方网站 https://www.youshibaodian.com:https://www.youshibaodian.com/a/3b39f573098f46d086dcfdbce79bc262.html

三、儿童观察的基本策略?

观察者在相等的时间段里对观察对象依次轮流进行观察。扫描观察法一般在游戏开始和结束的时候运用较多

观察者固定在游戏中的某一区域定点进行观察,适合于了解某主题或区域幼儿的游戏情况,让观察者较为系统地了解某一件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避免指导的盲目性。定点观察法一般多在游戏过程中使用。

观察者根据需要确定1~2个观察对象,观察它们的各种情况,固定人而不固定地点。可以自始自终地观察,也可以就某意识时段或某一情节进行观察。

根据观察对象外部结构的特点,有顺序地进行观察,如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从整体到局部或从局部到整体,从明显特征到不明显特征,从外到里等有顺序有层次地细心观察,使观察者对观察对象有整体的、较全面的认识。

同时观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对相似事物中的不同因素,对不同事物中的相同因素进行对照和辨别的一种方法。有利于提高观察者对事物认识的精确性,发展观察者的观察能力,也有利于发展观察者的思维能力。

观察者根据每件物品、每处风景所在的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发现其方位的特点以及空间对应的关系,发展观察者的空间方位能力。

7.个别物体观察:在一定的时间内,组织幼儿观察某一物体或现象,使幼儿掌 握这一物体或现象的名称、外部特征、功能、与人们及社会的关系,从而获得有关粗浅知道。

四、儿童游戏观察评价用语?

亲子游戏是深受幼儿所喜爱的活动,这会对幼儿观

察能力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在

游戏活动中会更加集中自己的注意

力,会将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游戏中需要幼儿模仿游戏中家长的

神态、模仿家长的语言、模仿家长的动作

等,需要与家长共同去玩游戏,去进行相

关的表演,这样会让幼儿的记忆力得到有

效的发展。

比如,在以「美食」为主题的游戏活动中,幼儿需要与家长

共同进行以美食为主题的亲子游戏,可以

共同制作如皋特色美食萝卜条、糖、白

蒲茶干等。在这类亲子游戏中幼儿的想象

力、思维力、创造力、创新能力等等……

五、儿童行为与观察是?

观察是以视觉为主,融合其他感觉为一体的综合感知,是知觉的一种高级形式,包含积极的思维活动,被称为思维的知觉。

二、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定义

狭义的学前儿童行为是指幼儿个体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是可以被直接观察、记录、描述与分析的。

广义的学前儿童行为则是指除了直接感知的外在活动,还包括以外在行为表现为线索,分析论述被观察对象内在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

•1.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是在自然情境下进行的观察

•2.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研究

•3.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是借助一定方法和手段的教育研究

4.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是收集、分析和解读客观信息的教育研究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一般原则

•1、自然性:在自然观察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引起幼儿的注意 。

•2、客观性:对每个幼儿进行非判断性的观察,即对其行为进行描述。

•3、计划性:制订详细周密的计划,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取舍。

•4、隐私性:需要严格遵守观察中的伦理道德,尊重幼儿的隐私权。

六、儿童观察评价的意义?

儿童观察评价很有意义。观察评价能够有效地了解儿童在生活中的行为、语言、认知、情感等方面的表现,从而更好地了解儿童的生活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和支持。同时,观察评价也是促进儿童发展的重要手段,可以了解儿童的发展阶段、需求和能力,帮助儿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力。在儿童观察评价中,除了家长和老师的观察评价外,还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如脑电波测量、心理测评、头环式摄像等,对儿童进行更为全面、客观的评价和分析。对于儿童观察评价的正确方法和处理结果的保密性也需要特别注意。

七、什么是儿童观察能力?

1、幼儿喜欢观察活的、动的物体,不喜欢观察静的物体。如孩子喜欢看小鸡吃米、小猫玩球、小狗打架、小金鱼游泳……而对于静态的图画不喜欢去观察。 

 

2、喜欢观察颜色鲜艳的东西,如孔雀开屏、花园里的鲜花等,不喜欢看颜色单调的水墨画。 

 

3、喜欢看大而清晰的物体图像,不喜欢看小而模糊的东西。 

 

4、位置明显的物体容易被观察。如墙上挂的、桌上摆的、床上放的、身上穿的……位置不明显的,容易被忽略。 

 

5、物体的开头容易被观察,其他特征容易被忽略。例如,一堆物品中,孩子容易将形状相同的物品归为一类。 

 

6、差别大的物体容易被观察出来,差别小的物体,常常观察不到。 

 

敏锐的观察力,是想象力、创造力的源泉,对于孩子今后的智力发展十分重要,家长们可要抓紧喔! 

八、适合儿童观察的动物?

1、兔子兔子是非常可爱和聪明的宠物,具有爱玩耍的天性。兔子是一个相当和平和平静的动物,有着非常柔软的皮毛,很适合和小孩子相处,不过要注意的是兔子不喜欢被粗暴地对待,很容易被小孩的快速移动吓到。

它们可能是地球上最受驯养的啮齿类动物,可以与它们的主人建立非常深的联系,寿命为7至10年。

九、什么是学前儿童人际交往?

学前儿童人际交往概述 幼儿生活在社会中,除了家长、同伴、老师外,还需要与社会上其他的成人交往,如亲戚、营业员、售票员等各行各业的人员。 二、 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概述 (一) 同伴关系的涵义 同伴是指彼此之间有同等地位的人。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二、 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概述 (一) 同伴关系的涵义 同伴交往有性别差异: 男孩 年龄比自己大的儿童交往;交往水平低;对同伴消极反应多。

女孩 年龄比自己小的儿童交往;交往水平高于男孩;喜欢开展合作性游戏。

学前儿童更倾向于选择同性别伙伴交往。 

十、儿童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

以下是一些儿童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

1. 倾听:与孩子交流时,要认真倾听他们说话,并通过表达理解和同情来回应他们。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信任感,并鼓励他们继续与你交流。

2. 表达清晰:与孩子交流时,要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你的意思,避免产生误解。

3. 鼓励积极表达:要鼓励孩子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要轻易打断或批评他们的观点。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并促进他们的思考和发展。

4. 尊重差异: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差异,不要试图强制他们做自己不喜欢或不擅长的事情。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尊心,并促进他们的自我探索和发展。

5. 建立合作关系:要与孩子建立合作关系,让他们感到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得到重视。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信任感,并促进他们的自我探索和发展。

6. 培养同理心:要教育孩子要关心他人,并培养他们的同理心。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别人的感受和需要,并促进他们与他人的良好关系。

7. 鼓励解决冲突:要鼓励孩子解决冲突,并帮助他们学会有效地沟通和妥协。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学会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中的问题,并促进他们的社交技能和情感发展。

请注意,这些技巧需要长期的实践和指导,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与孩子的交流和互动来帮助他们发展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技能。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