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心理学家将心理健康的标准描述为以下几点:
①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②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③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④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⑤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⑥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
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⑧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⑨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
⑩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
心理健康: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
从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人都能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适应环境,情绪正常,人格和谐。心理健康的人并非没有痛苦和烦恼,而是他们能适时地从痛苦和烦恼中解脱出来,积极地寻求改变不利现状的新途径。他们能够深切领悟人生冲突的严峻性和不可回避性,也能深刻体察人性的阴阳善恶。他们是那些能够自由、适度地表达、展现自己个性的人,并且和环境和谐地相处。他们善于不断地学习,利用各种资源,不断地充实自己。他们也会享受美好人生,同时也明白知足常乐的道理。他们不会去钻牛角尖,而是善于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心理健康的人都拥有一个美好的生活。
二、如何平衡心态
随着我们年龄的增加,社会经验的丰富,我们会发现很多事情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而美好。有时会感到我们有好多事都做不好,感到自己太微不足道了,感觉有好多事情都无能为力。有时会感到我们我们真正的朋友太少,感到自己很无助了。有时会感到我们掌握的知识技能太少了,感到自己没有能力去很好的生存。所以,我们要学会平衡自己的心态,更好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心态平衡是相对的,心态不平衡才是绝对的,问题的关键是能否适时作出相对的调整,持久而稳定地保持心态的相对平衡。
我曾经听说过有句话叫做“心态决定一切”。这点尤其在当今社会看的越发明显了。心态很重要,但如何平衡心态才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
无论做什么事情,一个人的态度都非常重要。满怀热情地工作,与呆滞麻木地工作,完全不同。爱默生说:“一个朝着自己目标永远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给他让路。”反之,失败不是因为我们不具备实力,而是我们易被环境所控制,惯于附和,缺乏主见,心态变得稳定,容易沮丧的缘故。
只要我们认识到心态的重要,相信心态的力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勇敢的去面对生活上的一些不如意,不要气馁,勇敢的走下去。
相信心态的力量,心态最终决定你所处的高度。
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他的心态。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差异是:成功者将挫折、困难归咎于个人的能力、经验不完善,强调内在的问题,他们乐意不断向好的方向改进和发展;而失败者则怪罪于机遇、环境的不公,强调外在、是外在因素造就了他们的人生位置,他们总是抱怨、等待、最终放弃!
人生的理想和追求不能实现时,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待人生,换个角度便会产生另一种哲学,另一种处事观。“心若改变,态度就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就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就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同样的人生,不同的心态,看待事情的角度截然不同。要能跳出来看自己,以乐观,豁达、体谅的心态来观照自己,认识自己;不苛求自己,更重要的是超越自己,突破自己,这样的生活才有希望。
人就应该树立积极乐观和宽容豁达的良好心态,这样的人生才会快乐,事业才会取得成功,生活才会美满幸福。我们必须要学会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相信未来一定会更美好。别怕吃亏,别怕失败。生活中要既能接受自己,又能接受别人、还要善于接受现实。有人曾经这样说:“当我们不能改变环境时就必须去适应环境。不能改变别人时就改变自己,不能改变事情就改变对事情的态度”。这就告诉我们,人不能去等,要学会适应。要随着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不断地去调整自己的心态。别说人们不接受你,别说环境不适合你,别说事情太难做,只是你的心态没调整好。另外我们还要学会忘记、谅解、宽容。更要学会感恩、欣赏和给予,这样你就会觉得你所作的一切都会是一种对他人的回报。是自身价值的体现。常常怀着这种心态,你就会天天快乐,幸福无比。
三、何为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其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职业能力测试职业能力测试是通过某些测试来预测下某人的职业定位以及适合的职业类型还有性格之类。一般这属于一种倾向性的测试又称之为职业能力倾向性测试。通过职业测试能更好的确定一个人对其从事职业的综合考量。
职业能力(Occupational Ability)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例如:一位教师只具有语言表达能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对教学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对教材的理解和使用能力,对教学问题和教学效果的分析、判断能力等。
如果说职业兴趣或许能决定一个人的择业方向,以及在该方面所乐于付出努力的程度,那么职业能力则能说明一个人在既定的职业方面是否能够胜任,也能说明一个人在该职业中取得成功的可能性。
由于职业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因此,我们可以把职业能力分为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
1、一般职业能力
一般职业能力主要是指一般的学习能力、文字和语言运用能力、数学运用能力、空问判断能力、形体知觉能力、颜色分辨能力、手的灵巧度、手眼协调能力等。此外,任何职业岗位的工作都需要与人打交道,因此,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遇到挫折时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是我们在职业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能力。
2、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主要是指从事某一职业的专业能力。在求职过程中,招聘方最关注的就是求职者是否具备胜任岗位工作的专业能力。例如:你去应聘教学工作岗位,对方最看重你是否具备最基本的教学能力。
3、职业综合能力
这里主要介绍国际上普遍注重培养的“关键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跨职业的专业能力
从以下三方面可以体现出一个人跨职业的专业能力:一是运用数学和测量方法的能力;二是计算机应用能力;三是运用外语解决技术问题和进行交流的能力。
2)方法能力
一是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二是掌握制定工作计划、独立决策和实施的能力;三是具备准确的自我评价能力和接受他人评价的承受力,并能够从成败经历中有效地吸取经验教训。
3)社会能力
社会能力主要是指一个人的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和善于沟通的能力。在工作中能够协同他人共同完成工作,对他人公正宽容,具有准确裁定事物的判断力和自律能力等,这是岗位胜任和在工作中开拓进取的重要条件。
4)个人能力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法制的不断健全完善,人的社会责任心和诚信将越来越被重视,假冒伪劣将越来越无藏身之地,一个人的职业道德会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赞赏,爱岗敬业、工作负责、注重细节的职业人格会得到全社会的肯定和推崇。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