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铁刺刺伤能得破伤风么?
有可能的,有破伤风杆菌进入血液,感染就会得破伤风,这种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泥土和人畜大便中均有存在,它可通过伤口、开放性骨折、烧伤、木刺或锈钉刺伤、而侵入人体。新生儿接生时消毒不严世可发生本病。
临床表现
一般在伤后6~10天发病,也有伤后24小时或数周后才发病的。发病时间短,症状越严重,病人的危险性也就越大。起初先有乏力、头晕、头痛、烦躁不安、打呵欠等前驱症状。接着可出现强烈能的肌肉收缩。首先是面部肌肉开始,张口困难、牙关紧闭;表情肌痉挛,病人出现“苦笑”面容;背部肌肉痉挛,头后仰出现所谓的“角弓反张”;如发生呼吸肌或喷痉挛,可造成呼吸停止,病人窒息死亡。这种全身肌肉痉挛持续几分钟不等,间隔一段时间又反复发作。任何轻微的刺激如光线、声响、说话、吹风均可诱发。
预防
破伤风是可以预防的。开展广泛的预防宣传工作,使群众对该病提高警惕,避免各种损伤,普及新法接生,正确及时的处理伤口。伤后尽早去医院进行清创,并肌肉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1500国际单位,进行预防。最可靠的方法是在平时注射破伤风类毒素,使人体产生抗体,预防注射3次,有效期可10年。
治疗
一旦患了破伤风,应送医院进行枪救,并隔离病人,保持安静环境,必要时作气管切开,保证呼吸道通畅。应用大剂量破伤风抗毒素,以中和体内毒素。
谁吃过“五常大米”呀,那个大米真的像他们说的那么好吗??
说五常,道五常,五常最著名的当是大米。五常在黑龙江省的最南部,距离哈尔滨120公里左右,属于哈尔滨管辖的一个县级市,面积7512平方公里,是全国最大的水稻田超百万亩的县级市之一。国际权威人士说,在同纬度地区五常的水稻第一位。接受我采访的是五常市副市长阎中,五常市农业局局长、“绿办”主任吴景福和市农委副主任王文彦。五常人向我揭开了他们种植水稻的深厚的底蕴。
五常市地处黑龙江省南部,属于中温带大陆气候,无霜期140天,平均年降水量608毫米,年日照2629小时。溪浪河、拉林河、牤牛河贯穿全境,水系纵横。充沛的日照,天然河水灌溉,加上种植的成熟期长的优质晚熟品种的水稻,使五常大米与众不同的特点。
五常大米受产区独特的地理、气候等因素影响,干物质积累多,直链淀粉含量适中,支链淀粉含量较高。由于水稻成熟期产区昼夜温差大,大米中可速溶的双链糖积累较多,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宜。五常大米成饭食味 清淡略甜,棉软略粘,芳香爽口,饭粒表面油光艳丽, 剩饭不回生,是百姓餐桌上的首选。
五常大米颗粒饱满,质地坚硬,色泽清白透明;饭粒油亮,香味浓郁,是日常生活中做米饭的佳品。五常大米素有“贡米”之称。
正是五常大米的优势,使五常出现了不少钟情于这片黑土地的新的“庄园主”。如今,五常的稻田全部分到农户家,自己投入,自己管理,优胜劣汰,大则越来越大,小则日益萎缩。外出打工的,出国挣钱的,都把稻田转包给了大户。规模较大的农户拥有稻田150亩以上。我在副市长阎中的陪同下,走向大田,走向农家,采访了五常镇新村村张瓦房屯的孙光浩。这位朝鲜族农民一家5口,1983年开始种地,10年后面积越来越大,现在成为拥有约260亩水稻田的“庄园主”。38岁的孙光浩高中毕业后考入航空学校,到部队当过飞行员,转业后就回农村种田。我采访他的时候,他正在稻田里收割。在金灿灿的稻浪中,孙光浩驾着联合收割机,那沙沙作响的收割脱粒声分明奏响丰收的乐曲。他种的全是优质稻,最忙时一天雇20来个劳工。除去投入及各种费用,孙光浩一年能赚5万元左右,这个数字在当地可谓是大户了。普遍来说,五常的农民要比五常城里人富。钟情于黑土地的孙光浩就这么脚踏实地用自己的勤劳播种“绿色”,播种希望。
握别孙光浩之后,副市长阎中告诉我,五常除了大米这个绿色食品的名牌之外,山产品的资源也特别丰富,山野菜、山野果、山药材以及菌类等绿色食品有几百个品种,就连低度古泉酒也于1995年成为全省白酒类产品中首家获绿色食品使用标志的绿色名牌产品。在我与阎副市长话别的那一刻,他诚恳地告诉我,五常市百业待兴,视投资者、合作者为上帝,视引资者为功臣,希望通过上海的新闻单位为五常的经济发展作贡献。 在刚刚结束的第二次中国名牌产品评选活动中,五常绿风优质米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五常牌”大米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成为目前中国仅有的7个大米名牌之一,也是我市唯一的中国名牌大米产品。
五常市是我国著名的大米产区,其良好的自然环境、悠久的种植历史及先进的生产技术,造就了五常大米的优良品质。为充分发挥五常大米的品牌优势,五常市于1999年成立了大米协会,同时组建了大型产业化龙头———绿风优质米开发集团。大米协会依法注册了“五常大米”产地证明商标。2001年,五常市开始整合稻米资源及品牌,凡是在五常划定产区所产稻谷,集中打“五常大米”一个品牌,根据不同品种,分别注册“五常大米”、“五常香米”、“五常糯米”和“五常黑米”四个商品名称,同时对全市稻米产业实行规范管理,从而使“五常大米”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3年,五常大米商品量达4亿多公斤,每公斤比其他大米售价高出0.12元,稻农增收5000多万元。
据悉,“五常大米”成为黑龙江省第一个证明商标。为依法制止商贩假冒“五常大米”现象,五常市大米协会在哈尔滨市工商局指导下,于1997年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申请注册可保护原产地名称的证明商标,2000年得到受理,今年7月21日获正式核准注册。
据介绍,根据产品的品质特征,国家工商局商标局对“五常大米”证明商标使用地域作了明确划定:溪浪河、拉林河流域至红旗乡西城子村以东,苇沙河以西,磨盘山以北,硕大户山以南。这个范围覆盖了五常市150万亩大米产区。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