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简述非语言表达艺术的形式?

165 2024-07-22 20:34 admin

教学的非语言艺术是指教师以风度气质、举止表情、态势变化等非语言的形式,进行表达情意、教书育人的创造活动。教师的仪态、扬眉、眨眼、挥手、转身乍看起来可能都是简单甚至是无意识的,但若经过艺术加工,都能传情达意,暴露心境,使之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创造的意义,其作用也是很大的:

1、辅助作用:如果语言表达辅之以手势动作、姿势、表情和眼神,则将大为增色,使之更加有艺术光彩。教学的非语言艺术的辅助作用具体表现在能使语言表达更加易懂、明白,能弥补语言表达的不足,表达语言难以表达的感情。教学中常根据非语言艺术的辅助作用,支持、修饰、加强语言的表达,使抽象的语言变为形象的活动。

2、引趣作用:非语言行动是一个形象的、外部的动作,这些动作通过学生的视觉,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研究表明人的视觉、听觉不宜长久地集中在一个固定的信息源上,因为这样易于疲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作出非语言行为,如面部表情、举止动作、身体所处位置的变化等,使学生的视觉、听觉不断变化集中点,获得新鲜的刺激。如果教师的非语言行为提供的视觉信号能够象美丽的图画一般,这种集中注意和引发兴趣的作用就更为明显。

3、调控作用:在课堂教学的组织与调节中,许多教学指令不是单靠口头语言发出的。非语言也是像学生发出命令、提出要求、指示方向的有效途径。如教师对上课讲话的学生投以注意的目光,从而起到组织作用;对破坏纪律的的学生流露出不满意和殷切希望改正的神情,或通过一个巧妙的手势动作示意其立即停止;通过教师身体所处位置的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以达到课堂调控和管理的目的。事实上,这样的课堂管理才是有水平的。据有关调查统计发现,一般有水平的教师,其课堂组织管理行为中90%是用非语言发生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