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滇剧的起源?
滇剧形成于清代道光年间 到光绪年间 滇剧演出活动在玉溪等地区已十分盛行 滇剧流行于云南全省及贵州、四川的部分地区 缅甸、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的一些地区 也都有滇剧的演唱活动 滇剧声腔独特、表现力强 其三大声腔丝弦腔、胡琴腔、襄阳腔 分别源于秦腔、徽调、汉调等古老的声腔 同时又受到云南民族民间音乐的滋养 滇剧板式丰富多变 曲调自然流畅 能表演各种题材、样式、结构和情调的剧目。
二、滇剧原唱?
滇剧,建国前叫“唱戏”、“滇曲”或“云南戏曲”,直到建国后,才统称“滇剧”。滇剧的形成,有着悠久的历史,“一般认为系明末至清乾隆年间,先后从省外传入而逐渐形成的”。
滇剧,是云南省传统地方戏剧剧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滇剧声腔独特,表现力强。其三大声腔丝弦腔、胡琴腔、襄阳腔分别源于秦腔、徽调、汉调等古老的声腔,同时又受到云南民族民间音乐的滋养。
滇剧板式丰富多变,曲调自然流畅,能表演各种题材、样式、结构和情调的剧目。
滇剧传承人物:
王玉珍,女,汉族,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滇剧。
梁子华,男,汉族,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滇剧。
杨茂,男,回族,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滇剧。
三、滇剧的经典人物?
当代滇剧艺术的旗帜性人物之一、著名滇剧表演艺术家、云南省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万象贞女士,于2018年11月22日深夜22时30分,在昆明家中辞世,享年82岁。25日上午,众多艺术家及亲友在昆明市殡仪馆为其送行。
万象贞生于1937年4月,艺名小八音,系滇剧“竹派”艺术代表人物,一级演员。1945年仅8岁时,便拜入“竹派”创始人张禹卿门下,并开始登台演出。专攻花旦、闺门旦、青衣,擅演悲剧人物,嗓音醇厚、韵味独特,表演准确细腻,善于借鉴其他剧种的表演艺术,在滇剧演唱艺术中形成了自己的演唱风格。万象贞所主演的《血手印》、《京娘送兄》、《团圆之后》、《借亲配》等20多个代表性剧目,均由中国唱片公司、中国录音录像公司、中国唱片总公司上海分公司、成都分公司灌制成唱片、盒式磁带发行,影响广泛。
生前,万象贞曾担任云南省滇剧院副院长、云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及名誉主席,并且,是第一、二、三届云南省政协委员,第五、六届云南省人大代表。1992年,成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06年,被授予云南文学艺术成就奖;2014年,获“云南省滇剧艺术传承人”称号;2017年,更是被中国戏曲表演学会授予终身成就奖。
“我岳母心态非常豁达。”万象贞的女婿胡先生告诉晚报记者:老人晚年以来除了肺上有一些问题,身体状况一直不错。对于生死问题,老人看得很透,早就交代过,人生的最后时刻要在家里,和亲人在一起,所以,她是在关怀和爱里离去的,没有任何痛苦,走得很安详。
代表单位致悼词的云南省滇剧院院长郭维平则沉痛地表示:退休后,万象贞依然为滇剧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亲力亲为,收了多名徒弟,尽心尽力传授滇剧表演艺术,为滇剧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大贡献
四、滇剧传承的意义?
传承滇文化,通过表演形式代代相传,能够感受滇地文化特征。
五、滇剧女演员?
万象贞,艺名小八音,女,汉族,1937年4月生,昆明人,云南省滇剧院一级演员,著名滇剧表演艺术家。
1956年参加云南省第一届戏曲汇演扮演《荷花配》中的荷花仙子获表演一等奖。
主演的《借亲配》1959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戏曲艺术片在全国发行放映。
主演的《荷花配》等戏于1957年9月由上海美术出版社摄制成画册出版发行。
2018年11月22日22时30分著名滇剧表演艺术家万象贞于家中离世,享年82岁。
六、滇剧名旦?
名旦冯咏梅。
她出身梨园世家,9岁从艺,勤学苦练,打下了扎实的功底,后拜著名滇剧前辈艺术家万象贞(小八音)为师。冯咏梅的扮象俊美大方。长期以来,她以音色清纯甜美、声情并茂的唱腔和细腻传神的表演赢得了大量的观众,每年演出达三四百场。
七、滇剧名角?
彭国珍(1927-1991年),女,艺名状元红,云南昆明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曾被选为第二届政协委员,著名滇剧表演艺术家,是继滇剧泰斗栗成之之后艺术成就颇高的生角演员。彭国珍出生于梨园世家,幼年家境贫困,五岁即随父彭春阳学戏,七岁登台演出娃娃生,九岁参加名伶张子谦的戏班,又得栗成之、郑文斋、翠竹仙等大名伶的指点和传授,使其天赋之好嗓音更能得到发挥,特别是在吐字、运气、行腔等方面颇多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
文武兼备,唱做俱佳,字正腔圆,韵味醇厚,身段利落,表演细腻,不露女相,在滇剧舞台上演出过100多个剧目,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她戏路很宽,能戏不少,又擅长红生戏,文武场面均能操作。
主要演出的代表剧目有:《三打王英》、《搜孤救孤》、《辕门斩子》、《送京娘》、《斩黄袍》、《空城计》、《秦香莲》、《王宝钏》、《徐杨顶本》、《哭祖庙》等等。
八、什么是滇剧?
滇剧是云南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云南省境内的昆明、玉溪、大理、楚雄、曲靖、保山、昭通等地,以及四川、贵州等省的部分地区。滇剧是在明代云南汉族戏曲的基础上,吸收了部分民间音乐、歌舞和滇南皮影戏的艺术营养,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滇剧的唱腔音乐属联曲体,包括丝弦、襄阳、胡琴、笛子等腔调。由于长期在云南演出,受方言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具有浓郁云南地方色彩的声腔音乐。在表演上,滇剧注重人物内心的刻画和形体动作的协调,强调真实性和生活化。
滇剧的传统剧目有《杨门女将》《黑水国》《牛皋扯旨》《秦香莲》《杜鹃山》等,新编剧目有《武则天》《蔡文姬》《京娘》《瘦马御史》等。
九、滇剧传承了几年?
滇剧脸谱已经历了清代、辛亥革命时期、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几个阶段。清代,是滇剧孕育、形成发展到逐步兴盛的时期,继前边提到的3个滇剧班子之后, 又出现了泰洪、庆寿、福升等戏班,曲靖地区也出现了玉林班。到了光绪年间,滇剧已经比较兴盛。
不仅有了职业戏班,农村中的一些业余滇戏班子也纷纷成立。辛亥革命时期,滇剧逐步建立了戏园,蒙自、个旧、东川等地也先后出现了戏园。辛亥革命后,业余滇剧艺人梁星周、叶少庄等搜集了200多出小戏,印刷经销,流传较广。
民国时期,滇剧由兴盛逐步走向衰落。特别到了抗日战争期间,反动军官杨据之对艺人抓、打、关、骂,进行人身侮辱,许多艺人被迫流离失所,逃奔外乡。杨据之还搞来一些青年,成立科班,大肆演出宣扬封建迷信的剧目。由于反动派的摧残,到了新中国成立前夕,滇剧已濒临绝境。
十、滇剧宣传语?
云南主要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皮黄为主,主要流行于云南全省和贵州、四川的部分地区。《滇韵觅踪—滇剧经典名段》可以作为广大受众初步认识、了解滇剧的入门教材。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