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浒传》这本书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1) 深刻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在前七十回表现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泊农民起义的酝酿、形成和发展过程, 深刻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小说把高俅「发迹」和徽宗宠信他的故事, 放在故事的开端来写, 以示「乱自上作」, 体现了「官逼民反」的思想。《水浒传》在揭露贪官污吏的残暴腐败时, 也歌颂梁山好汉的英雄气概。
(2) 善於描写人物
《水浒传》善於把人物置身於真实环境中, 紧扣人物的身份、经历、遭遇, 成功地塑造了李逵、鲁智深、林冲、武松等众多鲜明的英雄形象。而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 总是把人物置在生死存亡的关头, 以其行动和语言显示其性格特徵。如在「劫法场可秀跳楼」一回, 通过石秀几个异常敏捷动作的白描, 把他当机立断, 临危不惧的性格表现得入木三分。
(3)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
在塑造人物时, 作者既植根於现实, 又把自己的爱憎感情熔铸在人物身上, 如吴用的机智过人, 李逵的赤胆忠心, 以及对武松打虎、鲁智深倒拨垂杨柳等夸张的描写, 结合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写作手法。
(4) 情节引人入胜
《水浒传》的情节生动曲折, 大小事件都写得腾挪跌宕, 引人入胜。有一些段落, 集中了很多人物、精彩的场面, 如「智取生辰纲」、「三打祝家庄」等。而每一组的情节又往往是人物的性格发展史, 如「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情节, 使人不期然想起武松。
(5) 人物性格的对比/ 多用对比手法
在塑造人物时, 作者亦多用对比手法。如在武松斗杀西门庆的事件中, 何九叔与郓哥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何九叔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 处处预留退步, 表现其世故机变而怯懦的性格; 郓哥则好管闲事, 反映其年青好胜、幼稚天真而又抱打不平的态度。
(6) 语言明快洗练/ 生动准确
《水浒传》的语言, 以北方口语为基础, 经过加工, 故其语言特色, 明快、洗练。如写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郑屠, 第一拳「正打在鼻子上, 打得鲜血迸流, 鼻子歪在半边, 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 咸的, 酸的, 辣的, 一发都滚出来。」既通俗, 又生动。《水浒传》的语言生动准确, 富有表现力。如写鲁智深打店小二时, 「鲁达大怒, 开五指, 去那店小二脸上只一掌。......」用「大怒」和「一掌」还不足表现鲁达之愤怒, 而用了一个「 」字, 表现出其神韵。
(7) 语言个性化
书中人物的语言各自显示其个性, 成就甚高。如阎婆惜语言的刁钻泼辣, 王婆语言的老练圆滑, 予人深刻的印象。
(8) 串珠式的结构
《水浒传》书中人物与情节的安排, 主要是单线发展, 每组情节既有相对的独立性, 又是互相勾连的, 采用串珠式的结构。
(9) 粗线条的笔法
《水浒传》用的是粗线条的笔法, 著墨多, 色彩浓烈, 用丰富多彩的辞汇和粗豪泼刺的语言, 描绘出生龙活虎的梁山泊英雄形象。
二、形容书多的成语
浩如烟海、文山书海、数不胜数、无处插足、书盈四壁、不计其数、
左图右史、汗牛充栋、拥书南面、坐拥百城、汗牛塞屋、立地书厨
1.浩如烟海 [ hào rú yān hǎi ] :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
例句:网上的资料~~~~,你必需要十分细心,分类查阅。
2.文山书海[ wén shānshū hǎi]:形容书籍非常之多。
例句:北大的图书馆真是~~~~啊,让人目瞪口呆。
3.书盈四壁[shū yíng sì bì]:解释为书在房间里四面墙都占满,还没摆下,即书多,形容词。
例句:李教授的房间简直是~~~~,除了书就全是书。
4.汗牛充栋[hàn niú chōng dòng]:意思是藏书极多,存放时能充满整个屋宇,外运时能累得牛流汗。后以“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
例句:这位老先生藏书之多,用汗牛充栋这句话来形容,最恰当不过了。
5.汗牛塞屋[hàn niú sāi wū]: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例句: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三、教美术调色彩的书有什么啊?
有专门教初学者调色的书,都是一些简单的物体,具体介绍每一笔的调色。刚学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下,最好不要太依赖,艺术这东西,更多的是自己的感觉而不是程式化。
注:我的那本书是在北京图书大厦买的,新华书店也应该有卖的。
四、提高语文的书有哪些好的?
不建议看什么《读者》《青年文摘》或者高考作文什么的,那些书的读者太多,即使你引用了,也没有新意,因为可能大家都会用到。看看报纸,多收听新闻就很有好处了:一是你能得到生活中的实际素材,而且你绝对引用的上;二是很多报纸上都有一些作家的文章、心灵鸡汤、连载、对电影或书的介绍等等,其中的好词好句数不胜数;三是知识极广。建议看一些五四时期名家的散文,他们的文章知识面广、美词句多,尤其是梁实秋的文章,个人很喜欢。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