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释人员和刑教人员的区别?
社区矫正人员,又称社区服刑人员,包括被法院判处管制、宣告缓刑、从监狱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
刑释解教人员是特殊的社会自由公民,包括从监狱刑满释放回归的人员,劳教所期满回来的人员以及社区矫正期满的人员。
对刑释解教人员的管理由当地安置帮教办公室负责,即司法所负责,期限:监狱回来的五年,社区矫正期满三年。
因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都是司法所的业务工作,所以对于社区矫正期满自动转为刑释解教的人员,一般不需要发给报到单。
二、对刑释人员接送规定?
根据监狱法的相关规定,刑满释放人员释放后只需到户籍管理部门办理户籍登记即可,除此之外享有与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 《监狱法》第三十五条 罪犯服刑期满,监狱应当按期释放并发给释放证明书。 第三十六条 罪犯释放后,公安机关凭释放证明书办理户籍登记。 第三十七条 对刑满释放人员,当地人民政府帮助其安置生活。 刑满释放人员丧失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和基本生活来源的,由当地人民政府予以救济。 第三十八条 刑满释放人员依法享有与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
三、刑释人员走访服务内容?
对辖区刑满释放人员做到首回必访。对每个刑释人员,首次走访前,对其犯罪经过、狱内表现进行了解,熟记在心。走访其村干部和邻里,最后走访其家庭成员和本人。从刑释人员的外围人际关系、生活圈、情感环境到其本人的生活感受,都在走访内容内。如在一次走访中,遇到个别村民或其家庭成员对刑释人员吴某有歧视的言语,司法所人员及时对其进行纠正,以还吴某一个温暖而宽松的回归环境。
在走访刑释对象本人时,加强对刑释人员的教育,引导他们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争取早日融入社会,走上遵纪守法、勤劳致富的道路,防止重新违法犯罪。
同时,在重大维稳期做到不失时的走访,以加强管控。通过村治保主任及时掌控刑释人员的动态信息。对生产生活、家庭有重大变故的刑释人员,采取适时走访和电话问访,进行心理疏导和帮教,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棘手问题,增强感化力度,让其顺利地融进社会。
四、刑释人员必须接受帮教吗?
如果是刑满释放5年以内和解除社区矫正3年以内的人员必须接受安置帮教。 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是在各级政府领导下,依靠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进行的一种非强制性的引导、扶助、教育和管理活动。安置帮教工作对象是指刑满释放5年以内和解除社区矫正3年以内的人员。
五、什么叫刑释人员双列管?
刑释人员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回归社会后的心理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能否真正走上社会的生活之路。
刑释人员“双列管”制度,即刑释人员每月到司法所报到,在签到单上签字按手印并经司法所盖章后,将签到单带到当地派出所报到。派出所签字盖章后,刑释人员将签到单回执拿回到司法所,接受司法所的教育帮教。司法所一旦发现刑释人员有违法犯罪苗头及倾向,立即耐心、细致做好思想教育工作,防止重新犯罪发生。
刑释人员“双列管”制度,凸显了司法行政机关和公安机关在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职能上的协调与合作,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刑释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起到推动作用。
六、刑释人员服务记录怎么写?
思想改造总结 一个时期以来,经过司法司干警的教育帮助下,通过对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增强了法律意识,本人在思想上深刻地认识到所犯罪错的危害,在社区.......................期间,能够遵纪守法,踏实干好本职工作
七、刑释人员最新政策?
我国并不会对对刑满释放人员进行监管,而是实行安置帮教工作,即非强制性的引导、扶助、教育和管理活动。
二、安置帮教工作制度:
(一)人员接受制度
收到《刑满释放人员通知书》或《解除劳动教养人员通知书》后应及时登记,7天内通知家人及亲属到监狱或劳教所接回。刑释解教人员回归后,7天内上门家访,了解刑释解教人员基本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帮助解决,减少脱管、失控现象发生。
(二)请示报告制度
帮教安置组织要建立请示报告制度,加强组织观念,对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应及时逐级上报,不得隐瞒不报,紧急情况要边处置边报告。上级部门对请示的问题要及时研究,尽快予以批复。
(三)建档统计制度
司法部门对帮教安置对象要逐人建档。帮教安置对象的犯罪情况、改造表现、家庭成员、社会关系、接受教育、考核鉴定等情况要记入档案。帮教安置组织要建立起帮教安置工作情况统计报表制度。统计报表和统计数据分析,要保证真实、准确,不得拒报、错报、漏报、虚报和瞒报。
(四)培训工作制度
帮教安置组织要建立帮教安置工作者的学习培训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对专业帮教安置工作者和社会志愿者进行业务培训,确保帮教安置工作的质量。
(五)信息报送制度
帮教安置组织要加强信息与报送工作,坚持客观性和实效性的原则,收集、整理本地区帮教安置工作的经验、做法、重要活动及典型案例等各种帮教安置工作信息,及时逐级上报。
(六)监督检查制度
司法行政机关、公安机关的帮教安置执行工作受人民检察院的监督。司法行政机关、公安机关对人民检察院的监督工作应予配合。各级帮教安置组织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和完善内部监督检查制度。要积极接受纪律检查监察部门的监督和上级帮教安置组织的监督检查。
(七)情况通报制度
帮教安置工作各成员单位之间要建立情况通报和信息交流制度,至少每半年召开一次情况通报会,交流工作情况和工作信息,遇有重大政策出台或突发事件发生要随时通报。
(八)例会制度
帮教安置组织应当建立定期例会制度,传达上级帮教安置工作的指示精神,研究、制定本地区帮教安置工作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听取有关部门的工作汇报,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工作,研究解决试点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九)强化“三项管理”,杜绝刑释解教人员的再犯罪
八、刑释人员临时救助申请怎么写?
刑释人员临时救助申请的写法是:刑释人员是申请人,先写申请人的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码现在的家庭住址。再写于什么时候因什么事情入狱判刑多久于什么时候刑满释放还要写明刑满释放证号,最后写回来后的生活困难需要申请临时救助。
九、刑释人员是否可注册个体户?
可以进行办理的;如果是剥夺政治权利了就不能注册公司做法人了。
(一)注册公司的流程:
1、工商局核名称 (一般3个工作日,重名的话时间不确定)
2、银行开设临时存款结算帐户办理入资并到会计事务所办理验资报告 (一般5个工作日)
3、到工商局约号办理营业执照 (7-10个工作日)
4、到质量技术监督局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 (3-5个工作日)
5、然后税务局办理税务登记证 (3个工作日)
6、最后到银行开立基本户,人行批下来要最少5个工作日。
十、涉毒人员刑释后多久才可学驾照?
以涉毒人员中的吸毒人员来举例说明,列管帮扶满三年才可以学驾照。
要注意的是:吸毒人员刑释后分为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初次吸毒人员为社区戒毒,多次吸毒人员为社区康复,刑释后都要先到户籍地派出所报到,从派出列管当天算起,按时到派出所例行尿检,满三年之后,尿检次数达标,期间未复吸即可解除社区戒毒或社区康复,派出所完善档案后可以学驾照。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