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如何教育孩子心得体会

230 2024-01-20 21:17 admin

如何教育孩子心得体会

大家好!我是一(七)班,朱泳霖小朋友的妈妈,我们家朱泳霖今年一年级了,她从入学以来, 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这都离不开老师们的辛勤付出、无私的奉献,在这里我们向老师们说声:“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 今天有机会聚在一起交流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家长如何教育和培养好自己的孩子是当今的焦点问题,也是我们家长最为头疼的事情,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都是被众星捧月般的侍候着,从孩子身上,我们不仅能看到父母的教育成果,也能看到父母的影子,父母的品质、素质、情感特征等等都会从孩子身上反映出来,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头第,成为一个有用之才。

一、快乐的原则

每天我们最关心的是孩子今天放学回来心情如何?孩子放学回家,她爸爸都会笑眯眯的问孩子,你今天过得开心吗?学校发生了什么事情?孩子接下就会告诉我们,她今天生了什么事情,有没举手回答问题,通过她的描述,我们了解到她的情况。通过孩子的讲述,我们达到了轻松的沟通,也帮助孩子释放了压力,树立了自信,霖霖也说她跟她爸爸是好朋友,是老友哦!

二、养成良好的习惯。

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我们必须要有耐心和毅力。孩子要养成早睡早起、饭前洗手、爱清洁讲卫生、整理自己房间、收拾自己的书包、对人有礼貌、尊老爱幼、给爸爸妈妈道晚安、临睡觉前读书等一些生活习惯。每天回家先给孩子一些时间做她喜欢的事情,然后决定开始写作业了,今天该做的作业是必须完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培养起来的,只要我们有耐心有毅力持之以恒,我们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发出自己最耀眼的光芒。

三、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崇拜和模仿的对象,是影响孩子行为习惯最重要的信息来源。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往往不知不觉地在影响着孩子。家长的行为习惯、是非标准、待人处事的态度、道德观念等诸多方面都时刻在影响着孩子。父母是孩子的镜子,要想孩子成为怎样的人,父母首先应是那样的人。为孩子树立榜样,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发挥自己独特的教育作用。

四、有创造力的赞美

现在我们家长都意识到赏识成功的重要性,你要经常赞美孩子说:“真不错!”“干得好!”,此外当你的孩子在某一方面取得进步的时候,你当然需要赞美他。在赞美的时候,最好能够明确地指出,你最欣赏他的哪一方面!

由于我们教育孩子的理念、水平有限,还存在教育盲区,希望通过交流能得到一些有益的帮助,学到一些好的做法,给我们提供更多的帮助。最后,祝各位老师工作顺利,祝各位家长生活美满,祝各位小朋友天天快乐、健康成长。

浅谈如何与孩子相处

幼儿相处最多的是家长和教师,在这相处过程中,因年龄小,往往处于被动状态。他们根据家长和教师的主动状态来调整、约束自己的行为。幼儿会“察言观色”,会通过观察家长和教师的神态、一言一行来判断家长和教师对自己的喜爱程度。所以家长、教师与幼儿相处的好坏直接反映在孩子的评价上。怎样赢得幼儿的好评,如何与幼儿亲密相处、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以身作则,建立威信

幼儿行为习惯、道德品质正在逐步形成,父母、教师同时对他们提出了各种要求,教他们“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等。在家中,父母是他们心中的权威,他们的言行都受到父母的关怀和指导,入园以后他们的行为又受到教师的关怀和指导,家长和教师在幼儿心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尤其是教师。因此,家长与教师言行对孩子的态度及自身素质,都对幼儿心理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我们对孩子提出要求的同时,应该对自身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如幼儿在园进餐时,要求幼儿保持安静,如果教师大声与人交谈,幼儿也会边吃边聊,影响进餐。如果家长有挑食、剩饭的习惯,往往孩子也会存在相同的不良习惯,慢慢地在孩子心中失去了应有的威信。反之,则会受到良好的效果。如幼儿进餐时,我首先做到拿东西轻拿轻放,与幼

儿交流时尽量使用手势、表情来暗示、鼓励,与幼儿达到一种默契,注意创造一种安静的气氛,幼儿专心愉快地进餐。

二、关爱幼儿,平等对待

幼儿年龄小,他们的生活需要成人的照顾和爱护,他们的情感需要得到成人的关注,我们应把全部的爱倾注在孩子身上,让他们感受到母亲般的温暖。我们与幼儿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应尊重幼儿的人格,与幼儿平等相处,对幼儿提出要求时少用命令,多与孩子商量,让孩子感到被成人充分尊重,从而轻松愉快地和我们交往。作为教师还应无私、公正、无选择地爱每一个孩子,应一视同仁、耐心教育,这是教师取得成功的关键。如幼儿入园时,教师笑脸相迎,特别对胆子小、性格内向或有缺陷的幼儿,应倍加疼爱,以和蔼可亲的眼神、微笑,轻轻地抚摸、点头、拥抱、亲吻等方式来迎接。在要求小朋友整理玩具时,我没有命令他们,而是以请求口吻:“你们愿意帮助我吗?”他们总是抢着“帮助”。

三、感情交流,以诚相待

在与孩子相处过程中,要善于抓住每一个孩子的心灵,给孩子良好的、不可抗拒的影响,首先应创造感情交流的环境,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真诚。我总对小朋友说“我是你们的朋友,非常愿意和你们交朋友,有困难我愿意和你们分担,有欢乐来和我一起分享吧!”所以,我常和他们聊家常,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孩子们对我有说不完的话。其次,我们还应学会倾听,倾听时要专注,并直接、迅速地对幼儿的需要、愿望等发出的信息做出反应,努力使自己的反应适合孩子的特点和需要。另外,还应提供给幼儿各种不同的交流机会,特别对个性较强、较内向的孩子应主动与其进行个别交流,互相倾诉心理话。作为家长,要常与孩子交心谈心,一起分担忧愁、喜悦,能增进感情,促进彼此间友好相处。

四、批评适当,讲究艺术

批评是家长、教师常用的一种教育手段,能否准确把握孩子心理基础、讲究批评艺术,结果是大不相同的。孩子犯错时,我们要接受、理解他们的各种行为(如抢玩具、打人、撒谎等),要杜绝一些不正确的行为,如冷落、笑话他们、对他们吼叫,可用不满的眼神、脸部表情或摇头,用简短的语言“这样做不对”“你太不应该了”“真可惜”等来批评幼儿的不良行为。还可采取个别交流、集体谈话,让幼儿明白道理,知道错在哪、应怎样做,教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如“假如别人打你,你会觉得怎么样?”切勿打骂孩子,“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家教有损孩子的身心健康,难以赢得孩子的真诚,要保护幼儿的自尊心,把握分寸。

(三明市东霞幼儿园 王 广)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