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 的辩论材料。
这个辩题,几个要素:军人、核心价值观、纪律约束、自我养成
这些要素,有的限定了讨论范围,有的是双方所持观点的核心,因此,都必须加以注意
但是,相信您已经对这些概念、定义有所准备了。所以,我在这里并不打算就此再给您多少材料。
我打算从给您的是,可以撬动对方立论根基的一些观点——
相信,对方的立论基础,一定少不了这句:【军人以服从为天职】
因此纪律才是对军人来说,最重要的……
其实对方无论如何准备材料,都不会避开一点:对于军队、军人来说,纪律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重要,因此是核心价值
============
如何反驳对方的观点?请接着往下看:
相信无论参赛双方还是评委观众,都必定听过【将在谋而不在勇】这句话
难道说,【将在谋而不在勇】,意思是“当将帅的,可以不要勇气”吗?
当然不是!
但凡当战将的,其勇气必定已经具有一定的水准。因此,对于普遍水准高于常人的将军们来说,更重要的,或者按照现代的说法,其【核心价值】,恰恰不是大家都具备的【勇】,而是【谋】
同样道理,现代军人,以服从为天职,每个军人心中,早已确立了“纪律约束”自己的行为准则
就像上面说到的【勇】一样,军人的【纪律约束】,普遍水准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于是,很显然:现代军人的【核心价值】,恰恰不是大家都具备的【纪律约束】,而是【自我修养】
如果说,【纪律约束】能给军人的素质带来量的积累,那么,良好的【自我修养】,就能让军人素质实现“从量变到质变”!!!
==========
对方一再强调,【纪律约束】对于军人的意义,我们从不否认。
【纪律约束】确实是军人的根本,甚至可以是魂魄。但是,它恰恰不是【核心价值】
并不是所有【不可或缺】的东西或者【重要】的东西,都是【核心价值】的
就像,氧气是人类【不可或缺】的,非常【重要】的,但是,氧气绝不是人类的【核心价值】
所以,无论对方强调多少遍,或者列举多少例子,来证明【纪律约束】对军人的重要性。但是,对方也决不能因此就说,【纪律约束】是军人的【核心价值】……
=============
ok,上面的论述,相信能够帮您,对对方的基础构成一定的威胁了
辩论,有破有立——如果在击破对手防御的同时,您的团队再能同时确立本方观点,那么您这方的胜算就会倍增了……
以上,完全原创,完全是针对您的辩论观点量身定做的,绝非“随随便便摘抄”
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祝您成功!!!
辩论赛辩题“抛砖引玉”,求论点!!!
事例:::战争中,迷惑敌人的方法多种多样,最妙的方法不是用似是而非的方法,而是应用极相类似的方法,以假乱真。比如,用旋旗招展、鼓声震天来引诱敌人,属“疑似”法,往往难以奏效。而用老弱残兵或者遗弃粮食柴草之法诱敌,属“类同”法,这样做,容易迷惑敌人,可以收到效果,因为类同之法更容易造成敌人的错觉,使其判断失误。当然,使用此计,必须充分了解敌方将领的情况,包括他们的军事水平、心理素质、性格特征,这样才能让此计发挥效力。正如《百诫奇略.利战》中所说:“凡与敌战,其将愚而不知变,可诱以利,彼贪利而不知害,可设伏兵击之,其军可败。法曰‘利而诱之’。”庞涓就是因为骄矜自用,才中了孙膑减灶撤军之计,死于马陵道的。
抛砖引玉,出自《传灯录》。相传唐代诗人常建,听说赵嘏要去游览苏州的灵岩寺。为了请赵嘏作诗,常建先在庙壁上题写了两句,赵嘏见到后,立刻提笔续写了两句,而且比前两句写得好。后来文人称常建的这种作法为“抛砖引玉”。此计用于军事,是指用相类似的事物去迷惑、诱骗敌人,使其懵懂上当,中我圈套,然后乘机击败敌人的计谋。“砖”和“玉”,是一种形象的比喻。“砖”,指的是小利,是绣饵;“玉”,指的是作战的目的,即大的胜利。“引玉”,才是目的,“抛砖”,是为了达到目的的手段。钓鱼需用钓饵,先让鱼儿尝到一点甜头,它才会上钩;敌人占了一点便宜,才会误入圈套,吃大亏。
公元前700年,楚国用“抛砖引玉”的策略,轻取绞城。楚军兵临城下,气势旺盛,绞国自知出城迎战,凶多吉少,决定坚守城池。屈瑕建议:趁绞城被围月余,城中缺少薪柴之时,派些士兵装扮成樵夫上山打柴运回来,敌军一定会出城劫夺柴草。头几天,让他们先得一些小利,等他们麻痹大意,大批士兵出城劫夺柴草之时,先设伏兵断其后路,然后聚而歼之,乘势夺城。绞侯自知中计,已无力抵抗,只得请降
公元690年,契丹攻占营州。他想到唐军声势浩大,正面交锋,与已不利。他首先在营州制造缺粮的舆论,并故意让被俘的唐军逃跑,唐军统帅曹仁师见—路上逃回的唐兵面黄饥瘦,并从他们那里得知营州严重缺粮,营州城内契丹将士军心不稳。曹仁师心中大喜,认为契丹不堪一击,攻占营州指日可待。唐军先头部队张玄遇和麻仁节部,想夺头功,向营州火速前进,一路上,还见到从营州逃出的契丹老弱士卒,他们自称营州严重缺粮,士兵纷纷逃跑,并表示愿意归降唐军。张、麻二将更加相信营州缺粮、契丹军心不稳了。他们率部日夜兼程,赶到西硖石谷,只见道路狭窄,两边悬崖绝壁。按照用兵之法,这里正是设埋伏的险地。可是,张、麻二人误以为契丹士卒早已饿得不堪一击了,加上夺取头功的心情驱使,下令部队继续前进。
唐军络绎不绝,进入谷中,艰难行进。黄昏时分,只听—声炮响,绝壁之上,箭如雨下,唐军人马践踏,死伤无数。孙万荣亲自率领人马从四面八方进击唐军。唐军进退不得,前有伏兵,后有骑兵截杀,不战自乱。张、麻二人被契丹军生擒。孙万荣利用搜出的将印,立即写信报告曹仁师,谎报已经攻克营州,要曹仁师迅速到营州处理契丹头人。曹仁师早就轻视契丹,接信后,深信不疑,马上率部奔往营州。大部队急速前进,准备穿过峡谷,赶往营州。不用说,这支目无敌情的部队重蹈覆辙,在西峡石谷,遭到契丹伏兵围追堵截,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