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距离产生美怎么写好看?
距離產玍媄
二、距离产生美对吗?举例说明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什么叫距离,然后再弄清楚什么是美。
词典上讲,距离是指在空间或时间上的相隔/相隔的长度/也比喻两者间的差距。距离无外乎有三种:一是时间的距离,二是空间的距离,三是思想(心)和思想(心)的距离。这三种“距离”怎么就和“美”连上了呢?原来,这都要怪人这个生灵的思维在作祟,都是人把客观和主观的感应感觉感动来了个朦胧式大混淆,于是美就产生了。
美的东西很多。有艺术的美有现实的美有看的清晰的美也有模糊的朦胧美。而时空的距离所产生的美或许就是那所谓的朦胧美。我问我女儿什么是朦胧美?答:就是看不清。
一堵白色的墙,适当地距离看,白璧无瑕,光洁如玉,很美。一旦近看,就看见墙上凹凸不平的地方,还看到了丝丝的裂缝,还有被小孩子划过的痕迹,美的感受立即大打折扣。可以这样说,空间距离所能产生的美是非常有限的,或者说是比较主观的。在一个合适的距离,你看到的东西或者人,都是实际+你的想象=完美。朦胧掩盖了瑕疵,想象放大了光彩。
那么时间的距离所产生的又是怎样一种美呢?距离就产生了思念,思念则产生了美。可这美里面有没有水分,那就要看没有距离时的体会了。
两个人在远方在异地。独对苍穹而绵绵思念着,虔诚地用手指掐算着日子,掐算着胸中盛满的孤独与寂寞。漫长的相思之苦过后,便悄悄临近了相聚的那一天。但我想说的是,如果这相聚成了一种习惯或成了一个模式,那相思的美丽的痛还会如同第一次分别时那么浪漫那么心醉吗?有个朋友对我谈了他对距离美的看法:距离产生美,那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上得不到的某种事物的一种托词,试想一颗钻石,在南非你觉得它美,到了你手里你就不认为它美了吗?要是我,我就认为它更美!一对恋人,南北而居,书信不断,电话缠绵,别人看着很美,他们自己有什么感觉呢?要是我,我就认为是残酷!
有句歌词说的好,“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而且越变越快,越变越不确定,越变越恍如隔世,最后竟变成了熟悉的陌生。所以时间距离的美=不确定的时间+主观的所思所想。当然了,不同的人对不同的时空距离的主观感受也是有很大差异的。这里先不多说。
再来说说思想(心)的距离所产生的美。就拿这个博客来说,先有了时空的距离的美,再加上旁征博引逐句雕琢去伪存真的美文,不想吸引别人都很难。再说了,博客说是写给自己的日记,但那是公开的日记,是希望得到捧场得到认可得到切磋得到心灵互动的日记。
而博客所产生的思想的美=完全的人为+少许的性格
好,不说虚拟的,那我们就说一个实际的思想的距离所产生的美吧。怎么说呢?文化中的百花齐放、艺术中的百家争鸣或许都是思想距离的一种美,但这种美更是完全由人来操纵演绎的。人希望这样的美要挺多久就多久,不想要了这种美,易如反掌。美,其实就是这么脆弱这么短促这么稍纵即逝。
在我们人类社会里,因为有了无数个时空的距离和思想的距离,有了无数个差距和差异,所以人们就花上了十二分的精力想方设法,去挥舞那无限的想象力,去填补那段空白那段怅然和那段还不够和谐的异想。
三、怎么样用哲学的观点分析和解读“距离产生美” ?
如果不加入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话的确是不好解释。
只能姑且说一下了。
首先美的哲学定义可以表达为美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具体的环境、现象、事情、行为、物体对人类生存发展具有的功利性能、正面意义和正价值,是个人在接触具体事物的过程中,受其作用、影响和刺激时产生愉悦、满足等美好感觉的原因,是人们通过反思和寻找美感产生的原因,从具体事物中发现、彰显、界定和抽取出来的有别于丑的相对抽象事物或元实体。
这里面是脱离不开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柏拉图说:“美不是美的具体事物。美是理念,是美的具体事物所以美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是值得肯定的,也可以说是没有对抽象事物或元实体的反映那么美就是不存在的。
那么究竟何种状态的事物是较为容易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呢。毫无疑问,在当静止(相对)与运动(相对,因为运动是绝对的,但人的意识所造成的反映却认为运动是相对的)这两种状态进行比较时,答案很显然是运动,因为人的认识具有条件性和具体性,运动(相对)中的事物会改变他所处的时空条件,这时我们会认识到事物的更多价值,也就有更多的可能发现其中的正面价值。
而人对于运动与否选择的参照物往往是自我,也就是说运动的事物所改变的时空条件就会产生距离,换而言之,也就是说有了距离我们才更会发现美。
这也就是常说的“距离产生美”的哲学解释了。
四、距离产生的是怎样的美?
相聚后是别离,别离后是相聚。
距离产生美,相思让感情更紧密,但是无限期和想念和无法在一起的失落,以及一个人的孤单,感情也是会变味的。只能说短暂的别离能给双方更多的独立空间,更多的想念。太长的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却会摧毁一段感情。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