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求溶解性的分类的标准
不是溶解性,溶解性没有单位的,只能用文字形容,如微溶于水,易溶于水,难溶于水等.而溶解度有单位,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不能继续溶解)时所溶解的质量,单位是g.如果不指明溶剂是什么,一般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溶解性就是根据溶解度大小区别的:
溶解度/g 溶解性
<0.01 难溶
0.01-1 微溶
1-10 可溶
>10 易溶
二、酸碱中和是化学反应吗
中和反应必须是化学反应 生成新物质的反应就是化学反应。。
三、溶于水和熔融状态和水溶液的区别?
溶于水指物质在水中与水分子混合,比如糖溶于水熔融状态指物质受热融化,比如把红塘放在锅里,不加水,加热化成糖稀,蘸糖葫芦水溶液,就是固体放入水中,形成的物体
四、“血浓于水”还是“血融于水”、“血溶于水”?
血浓于水
其实“血浓于水”是由“君子之交淡如水”引申出来的。
君子,古代所有人的追求,每个人都想成为一个君子。君子之交淡如水,也就自然成为古人处理感情问题的最高指标。
“君子之交淡如水”是最高指标,凭什么亲情可以凌驾于“君子之交淡如水”之上呢?很简单:“血浓于水”!
因为亲情是靠血脉来联系的,而血浓于水,也就是说亲情比君子之交还要浓厚。
前面说了,君子之交淡如水,是古人处理感情问题的最高指标。连最高指标都超过了,谁还能比他高。
五、化学方程式中l与aq区别
l是液体,一般指的是溶剂或溶质本身的状态为液体,比如水,不管它作为溶剂还是反应物都是l,而aq则是指溶于溶剂的溶质状态,自身是固体,但是却溶于溶剂形成溶液的部分,比如碳酸钙,有极少量的可溶于水形成碳酸钙溶液,这部分溶解的碳酸钙就要用aq表示。另外氢氧化钠等易溶于水的物质都是aq。
六、怎么样判别一种物质是否溶于水??那些常见的物质溶于水呢
化学老师给我总结了个口诀希望对你有用! ①硝酸盐,皆易溶(如KNO3 NaNO3等 ) ②硫酸盐只有硫酸钡(BaSO4)不溶 ③盐酸盐只有氯化银(AgCl)不溶 ④碳酸盐,多沉淀,溶的只有钾(K2CO3)钠(Na2CO3)氨(NH4CO3) ⑤溶于水的碱只有⑤个:氨(NH4'H2O氨水)钾(KHO)钠(NaHO)钡(Ba(HO)2)钙(Ca(HO)2) ⑥二氧化碳勿加水 ⑦生成碳酸害全家 ⑧钾钠铵硝皆可溶、盐酸盐不溶银亚汞; ⑨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碳磷酸盐多不溶。 ⑩多数酸溶碱少溶、只有钾钠铵钡溶 具体地说有点麻烦了 是否能溶于水 首先,是否是有机物, 是: (1)易溶于水的官能团(即亲水基团)有—OH、—CHO、—COOH、—NH2。 (2)难溶于水的官能团(即憎水基团)有:所有的烃基(—CnH2n+1、—CH=CH2、—C6H5等)、卤原子(—X)、硝基(—NO2)等。 不是的话: OH- NO3- Cl- SO42- Br- I- CO32- SO32- S2- SiO32- PO43- HCO3- H+ 溶、挥 溶、挥 溶 溶、挥 溶、挥 溶、挥 溶、挥 溶、挥 微 溶 溶、挥 NH4+ 溶、挥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水解 溶 溶 Li+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微 溶 溶 溶 不 溶 Rb+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微 溶 K+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Cs+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微 溶 Ba2+ 溶 溶 溶 不 溶 溶 不 不 溶 不 不 溶 Sr2+ 微 溶 溶 微 溶 溶 微 不 不 溶 不 溶 Ca2+ 微 溶 溶 微 溶 溶 不 不 微 不 不 溶 Na+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Mg2+ 不 溶 溶 溶 溶 溶 微 微 水解 不 不 溶 Al3+ 不 溶 溶 溶 溶 溶 水解 水解 水解 不 不 水解 Be2+ 不 溶 溶 溶 水解 水解 不 不 水解 不 不 溶 Mn2+ 不 溶 溶 溶 溶 溶 微 不 不 不 不 溶 Zn2+ 不 溶 溶 溶 溶 溶 不 不 不 不 不 溶 Cr2+ 分解 溶 微 溶 溶 溶 水解 水解 水解 不 不 水解 Fe2+ 不 溶 溶 溶 溶 溶 不 不 不 不 不 溶 Fe3+ 不 溶 溶 溶 溶 氧化 水解 水解 氧化 不 不 水解 Cd2+ 不 溶 溶 溶 溶 溶 不 不 不 不 不 溶 Tl+ 溶 溶 微 溶 不 不 微 溶 溶 溶 不 溶 Ni2+ 不 溶 溶 溶 溶 溶 不 不 不 不 不 溶 Sn2+ 不 溶 溶 溶 溶 微 水解 水解 不 水解 不 水解 Pb2+ 不 溶 微 不 微 微 不 不 不 不 不 溶 Cu2+ 不 溶 溶 溶 溶订定斥剐俪溉筹税船粳 氧化 不 不 不 不 不 溶 Hg2+ 分解 溶 微 溶 微 不 水解 不 不 水解 不 水解 Ag+ 分解 溶 不 微 不 不 不 不 不 不 不 溶 是由分子构成的还是有离子构成的? 比较电负性差值>1.7的是离子,<1.7的是分子 表如下 电负性 周期表中各元素的原子吸引电子能力的一种相对标度 。又称负电性。元素的电负性愈 大,吸引电子的倾向愈大,非金属性也愈强。电负性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有多种,每一种方法 的电负性数值都不同,比较有代表性的有3种:① L.C.鲍林提出的标度。根据热化学数据 和分子的键能,指定氟的电负性为3.98,计算其他元素的相对电负性。②R.S.密立根从电离 势和电子亲合能计算的绝对电负性。③A.L.阿莱提出的建立在核和成键原子的电子静电作用 基础上的电负性。利用电负性值时,必须是同一套数值进行比较。 常见元素电负性(鲍林标度) 氢 2.2 锂 0.98 铍 1.57 硼 2.04 碳 2.55 氮 3.04 氧 3.44 氟 3.98 钠 0.93 镁 1.31 铝 1.61 硅 1.90 磷 2.19 硫 2.58 氯 3.16 钾 0.82 钙 1.00 锰 1.55 铁 1.83 镍 1.91 铜 1.9 锌 1.65 镓 1.81 锗 2.01 砷 2.18 硒 2.48 溴 2.96 铷 0.82 锶 0.95 银 1.93 碘 2.66 钡 0.89 金 2.54 铅 2.33 例:Hcl 氯 3.16- 氢 2.2<1.7为共价化合物 Nacl 氯 3.16- 钠 0.93>1.7为离子化合物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