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谁知道藏戏的简介?
《藏戏》教材简介 21:08 中国的民族戏曲历史悠久, 种类繁多, 有据可考的就有275 个剧种. 藏戏, 是藏族地区普遍流行、在祖国百花艺苑中一个独具特色的剧种. 藏戏艺术有600 多年的历史, 比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400 多年, 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课文按说明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 以总—分—总的关系结构文章. 先用三个排比句概括介绍藏戏主要特点:“戴着面具演出”“演出时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 /span> . 接下来详细写开山鼻祖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 “许下宏愿, 发誓架桥”“组成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 座铁索桥, 同时, 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紧接着介绍藏戏的重要特征──“面具”的特点及作用. 然后简略地说明其他特色:舞台简朴;剧情靠解说、说唱来描述;开场、正戏、结尾固定的程式;唱腔、动作丰富多彩;演出时间长等. 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 点明藏戏这一民族戏剧艺术靠师传身授传承和发展. 随着作者脉络清楚、有点有面、有详有略的描述, 绚丽多彩的藏戏以及它那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展现在读者面前.
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民俗散文. 它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 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 在说明角度、表达顺序、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北京的春节》有较大的不同. 从内容看, 《北京的春节》介绍的是节日风俗, 而本文侧重介绍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色;从表达顺序看, 《北京的春节》以时间为序, 而本文以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从表达的方法看, 《北京的春节》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方法, 而本文主要采用比喻、反问、象征、夸张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从语言风格看, 《北京的春节》的语言自然、平实、准确、精练, 京味浓郁, 耐人寻味, 而本文的语言丰富多样、生动传神, 颇具文学色彩.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 一是引领学生了解本文的表达方法及语言特点, 学习作者生动形象地表达;二是通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 体会传统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了解藏族的文化.
二、高中语文所有表现手法及其含义?
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等。
高中语文课本所选诗歌表现手法总汇:
以动写静、写乐景写豪情《沁园春· 长沙》词中含有多种对比,使描绘的形象鲜明。如“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主要是动作上的对比;“同学少年”与“万户侯”是明比;“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的被压迫(未在词中点明)是暗含的对比;对比手法的运用极富表现力的语言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美寄托和象征《死水》;反讽手法的运用绘画美的语言色彩;写实和象征交织;舍其形而传其神《老马》;象征的新颖《祖国啊,我亲爱的的祖国》;深刻的哲理《山民》;反讽和渲染作用《山民》;回忆和对比《卫风》;赋比兴的表现手法;重章迭韵,反复呤唱《无衣》;移情《离骚》;铺陈排比的手法、起兴和尾声《孔雀东南飞》;今昔对比的描写《越中览古》;用写景寄予感慨《石头城》;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登高》;借古人抒发自己的抱负《蜀相》;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融情入景的写法《雨霖铃· 寒蝉凄切》;虚实相生《雨霖铃·寒蝉凄切》;烘托和映衬《念奴娇· 赤壁怀古》;鉴赏诗歌的情致理趣《鹊桥仙》;清新的,细腻的风格《一剪梅· 红酥手》;词中用事《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写法《扬州慢 ·淮左名都》
注意区别:
文学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
⑴、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⑵、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表达方式: 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
三、浅谈中国翡翠的历史文化 翡翠的历史有多少
翡翠是从明末清初开始盛行的,发展至今已经几百年,翡翠虽是玉器中的后起之秀,但是几百年来也凝聚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历史上著名的如段家玉、官四玉、正坤玉、绮罗玉、王家玉、“翡翠大王”、“毛员外”等,以及慈禧、宋美龄收藏和佩戴的翡翠,那些翡翠名家和极品的翡翠已然成为一种代名词,沉淀在中国翡翠历史中,其历史价值之高是毋庸置疑的。
在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中有记载:“盖物之轻重,各以其时之时尚无定滩也,记余幼时,人参、珊瑚、青金石,价皆不贵,今则日。云南翡翠玉,当时不以玉视之,不过如蓝田干黄,强名以玉耳,今则为珍玩,价远出真玉上矣。”这段文献资料可以作为参考,说明18世纪初,翡翠的价值比较低下。
现今翡翠在大家眼里的定位就是奢侈品、收藏品、保值品、传世品。可翡翠与黄金、钻石和其他收藏品不同,翡翠并不根据重量或年代议价,普通翡翠和文物的尺标是不相同的,翡翠不一定经过岁月的洗礼而越发具有历史价值,翡翠的价值属性与历史属性并非一致性。
翡翠的历史价值或许在将来会有一个很高的高度,然而在今天,翡翠还是我们日常的佩戴装饰品、嫁妆品、收藏品、传世品。那么我们在选购和欣赏翡翠的时候,只需要参考“种”、“水”、“底”、“色”、“工”等因素来判断价值就可以了。
翡翠不仅仅是一件装饰品,更是人们精神寄托的直观物质表达形式。在强调个性化和注重精神感受的现代,佩戴蕴藏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翡翠,将更能体现出自己的个性和品味。
翡翠代表一种文化,翡翠作为玉文化的一种代表,从珠宝玉石方面充分体现了中国丰厚的文化内涵及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翡翠代表着一种艺术,翡翠通过几百年的发展,达到了至善至美的境界,人们把自己的理想、情感反映在玉石翡翠上,而有了玉石翡翠的雕琢和艺术品产生。
翡翠代表着一种美,翡翠之美集合了自古以来玉所表现的各种美,如物质美、心灵美及德行、仁爱、智慧、正义、谦逊、和谐、忠直、真诚美之外,翡翠还重点突出了色彩美、造型美、材质美、含蓄美、神秘美、稀少美等。
翡翠代表着一种品质,翡翠成为人们培养高尚品格、美好愿望、完美形象、自身良好情绪及情操的载体,也表达了人类对和平、诚实、典雅及完美等品质的追求。
翡翠代表着一种精神,翡翠的绿是大自然的主色调,人们喜欢翡翠并非是一种欲望,而是一种精神情调,带有一种天然的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翡翠并不是看出现在哪个年代,明清时期的翡翠也有低档翡翠的存在。若真要说老翡翠的价值,就是看尽世事之变迁,改朝与换代,见证了无数的腥风血雨,时光在变,唯一不变的是翡翠的文化内涵。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