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心理学是什么?

296 2025-03-29 04:02 admin

心理学是什么?

心理学是什么

当你打开心理学,进入这片神密的领域时,你会突然感觉有些失望,似乎寻不到第一直觉中心理学的神秘。是啊,在学术中,心理学的内容臃肿而庞大,早已超越了生命意义的心理学,似乎有关人与意识的内容都被列入心理学的范围,如若从生命意义上讲,心理学已经变得肥胖,又如一颗尚未修剪枝叉的树木,主体与旁枝并相发展,不知谁为主体,下面,我们来看看学术界中心理的界定。

“概括地说,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心理学》卢家楣、魏庆安、李其维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9),从这个界定中,我们却无法区分心理和意识的区别,下面我们再看看心理学所涉及的内容:感知觉、思维、记忆、能力、知识的习得、注意、动机、情感、意志、气质、性格、品德心理、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性心理、心理健康,这些知识我们无法用一个线索串连起来,感知觉是一种生命持质;思维和记忆是大脑信息加功的两大功能。能力是个体行为的一种自我表达;知识习得是获得信息的途径或方法;注意是个体意识活动的一种状况;动机是个体行为的内在驱动因素;情感是一种生命特质,也是一种结构心理的因子;意志属于自我支配的范畴;气质是个体机体语言表达的自我形象;人际交往属于群体学中个体之间的交往……,把这些并没有统一线索串穿的知识相互累加而成的心理学,似乎有些让人不理解。出于对生命的思考,我不赞同心理的界定,及当前的理论体系,下面我重新对心理进行界定:

在我们对心理做出界定之前先看一个例子:在《心理学》(同上)一书中有这样一个简单的例子,行人看不到首先的行为而产生愤怒的心理,下面我们对这个例子进行剖析,别人的行为是一条外界信息,此条信息经过视觉,传达到大脑知觉功能上而形成一条意识原信息,即别人的那种行为,这条意识原信息经过大脑的信息加工,而成为另外的一条意识信息,此人的行为是不道德的行为,这一意识信息已经含有了自我审判的内容,它包含了自我价值评判、伦理道德评判,而不再是简单的此人行为。这一含有自我评判的信息,沿神经系统下行,传达到心理反应区。(心理反应区是以心脏为主体的内脏器官及腹部神经末梢群共同构成,另有详述。)并激活心理反应区的生命信息,在内脏器官及腹部神经末梢群的共同参与作用下,形成机体骚动,即形成愤怒的机体骚动。这种骚动一方面以骚动信息的形式返回大脑,在大脑知觉功能上显示出骚动信息,从而使我们认知到自身的机体骚动反应。另一方面以机体语言表达出来,形成愤怒的情绪和表情,这样一个简单的心理活动就形成了,也就是当行为人看到不道德的行为而产生愤怒的心理。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得出:心理是意识信息刺激生命信息而形成的机体骚动,这一骚动一方面以机体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另一方面以骚动信息的形式返回大脑,在大脑知觉功能上显示出骚动信息的过程,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叫心理。如若说大脑是理性信息加工中枢,那么心理则是感性信息加工中枢。

几种心理学的定义

变态心理学又称病理心理学,它是研究行为的不正常偏离、揭示异常现象的种类、原因、规律及机制。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关系密切,主要区别是后者属于临床医学的分支,服务对象是各种具体的病人。主要工作是对其诊断、治疗和护理。

社会心理学作为一个分支,在其形成之前也是依附于西欧思辩哲学的母体中。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不约而同地发表了以《社会心理学》命名的专著。西方把这一年作为社会心理学诞生的年代。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每个和苏联的社会心理学家先后把科学实验方法引进这一学科,才使得社会心理学从描述对象转向探索和揭示规律,社会心理学才成为一门独立科学。其奠基人公认为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的基础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原因:1)开始运用实验;2)用数量分析补充对现象的质的分析;3)从描述现象转向揭示和利用规律。

在接触到一门新的学科时,初学者总想一开始就明确它的定义是什么。不过,对于社会心理学,要下一贯确切、所有社会心理学家都恩能够接受的定义是十分困难的。这不仅是因为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广泛而复杂,还因为研究者们所持的理论观点至今仍不尽相同。为了使朋友们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问题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我们把西方、前苏联以及我国社会心理学接提出的一些定义介绍给大家。

(一)西方社会心理学界的定义

由于受心理学和社会学和两们学科的基本理论的影响,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强调社会心理学要研究人的行为,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或相互影响所产生的影响的行为的科学。这种观点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在社会心理学中的体现。因为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这类定义的特点是把人的心理和行为等同起来。因此,反对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它缩小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另一类定义则强调社会心理学应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作为研究对象。这类定义是社会学基本观点的产物。而不同意这类定义的人认为,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强调人际关系、人际互动是必要的,但如果仅仅研究这些,则有可能导致它和社会学研究对象的混淆。社会心理学研究人际关系、人际互动,是要探明这种关系和互动如何作用于人的主观世界,引起人的什么样的社会心理活动。所以,社会心理学的这种研究与社会学的研究应该有所不同。

(二)前苏联社会心理学界的定义

安德列耶娃提出,可以把社会心理学的特点相对地表达为:研究受所参加的社会团体制约的人们的行为活动的规律,已经这些团体本身的心理特征。这种对社会心理学的认识强调的是团体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可以说,这是前苏联社会心理学有别于西方社会心理学的一大特点。

(三)我国社会心理学界的定义

1982年,吴江霖提出,社会心理学四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活动的发展和变化的规律的科学。1983年,潘菽指出,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主要分支。它所研究的是和社会有关的心理学问题。我们知道,所有的社会事情都有人的因素在里面,也就是都有心理的问题在里面。研究这些课题的心理学就是社会心理学。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