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有效赞美他人?
之前听到一期脱不花代班的《邵恒头条》,主题是支招怎么夸奖和赞美大人。
原本在我的认知里,夸奖和赞美应是基于及时情感反馈,发自真心,随口而出,不用任何的技巧,若加带任何技巧反而显得不够真诚。
但现实中确实会出现真诚想夸人,却找不到合适的方式,以至于说出来别人感受不到是夸奖,自己也很沮丧于词穷。
仔细想下会这样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思考不深入,没有把夸人赞美这个事情想清楚。
表达自己的友好和善意,希望被夸奖的那个人能开心,让人际关系更和谐。如果是夸奖自己的孩子,还有一条原因是给孩子及时正面反馈,希望孩子能持续保持好的习惯或持续努力。
脱不花补充了一点,为了自己开心。因为赞美别人,是让自己开心的一种方式。
总之,赞美/夸人是一种双赢的事情,让被赞美的人和自己都开心。
想清楚了目的目标,接下来就是找方法。怎么样赞美/夸人才能达到以上目标呢?
1)赞美的场合
脱不花建议若想使赞美产生的作用最大,尽量选择公开场合赞美。如赞美同事,尽量在会议或者聚会上;赞美孩子,尽量当着家人亲戚邻居或者老师。这个观点跟我之前的认知是相悖的,我之前认为赞美应该尽量小范围,不然有怕马屁嫌疑。
2)赞美的方法
掌握赞美三要素。
第一要素,自己发现的对方身上值得赞美的一个现象或成就;第二要素,我认为对方之所以能有这个好的现象或成就的原因是什么;第三要素,对方的这个现象或成就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或者我准备怎么做。
相信我们大多数人所谓的赞美和夸人,都是停留在第一要素,比如“我发现你最近瘦了很多”,“你最近看起来真精神啊!”,“你的演讲或PPT做得真好!”就这一句话就结束了,这样达到了以上我们赞美和夸人的目标吗?显然没用!
我们对比以下2种赞美的方式:
哪种效果更好?很明显下面一种。
赞美三要素/三段论,表面上看起来是个刻板的工具,实际上是提醒我们一个观念: 夸人不要夸现象,要夸现象背后的素质或能力。要告诉对方,你知道他的努力,你认可他的深层价值。
夸孩子例子
使用赞美三段论,不仅仅在于让对方感到高兴,而且也是强迫自己养成善于发现、善于学习的精神。
3)赞美的时机
赞美要及时。在相处的当下、在对方正确行为发生的现场,就要赞美。如果实在来不及或者不方便当面说,事后尽快用微信或邮件表达。
4)赞美的切入点
夸人不要随大流,要找到独特的切入点。
5)赞美的对象
多赞美自己的下属,比自己年龄小的年轻人或为自己服务的人;尽可能避免赞美自己的上级。
除了主动赞美别人,也得练习得体地接受别人的赞美。千万不要说“哪里哪里”,而要积极地回应,把接受别人的赞美也当作赞美别人的机会。如果领导赞美你“工作很认真”,一个得体的回应是“谢谢您能这么说,您经常激励我,对我帮助很大。” 这个是“接受赞美三段论”。
如何夸赞别人 有什么技巧
怎样才能用好夸赞这门说话艺术,为自己的人脉值加分呢?下面我为你整理如何用好夸赞语言,希望能帮到你。
1、一切愉快的沟通,都以真诚为前提
之前住过一家青旅,店家主人热情好客,没事儿的时候经常拉大伙聚在一起吃吃饭聊聊天。
某次晚饭时间,我的身旁坐着一位两鬓花白、眼角布满皱纹的老奶奶。与她交谈后我发现,虽然已步入花甲之年,但她的心态却胜过好多二三十岁的人,尤其爱好旅游,一年之内去过七八个城市。
大家都为老奶奶的精气神点赞之际,一个小伙冒出来这样一句话:“您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啊,趁着现在年纪轻轻,就应该到处去走走。”老奶奶的面色瞬显尴尬。
小伙儿本意是好心,但“年纪轻轻”四个字和老奶奶的年纪实在相差甚远,反倒让人觉得你扭捏作态,油腔滑调。
所以,夸赞要言之有物,发自肺腑。
如果你对着体重超过200斤的人,夸他身体苗条,或是对着考试成绩刚好及格的人,夸他冰雪聪明,不仅换不来好感,反而容易遭人嫌弃,受人鄙视。
披肝沥胆,勤勤恳恳,推赤心置于万物,乃交往之前提,目的性太强的交际,是走不远的。
2、借他人之口,攻对方之心
因为写作的关系,我经常会遇到一些编辑。
有时候,面对微信运营编辑,硬说我是他家公众号的死忠粉,读过他家很多经典推文,他恐怕不会那么容易地相信,因为像这样的赞美之言他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
但倘若我用转述别人赞美的方式,对他说:“我有一个闺蜜,每隔两天都会在朋友圈分享你家的文章,觉得你们的文章相当对她口味。”这样一来,可信度和真诚度则多了许多。
转述他人的夸赞,能让人更加听得进去,才能大大增强可信度。
3、把握好时机,使语境自然和谐
某次帮一哥们儿介绍对象,双方微信上沟通好后,准备一起吃顿饭,我作为牵线人,陪同“作战”。
他俩说这说那扯了大半天,我也没有留心。
直到最后大家吃得差不多,准备买单回家,我哥们儿笑嘻嘻地夸奖那个女孩儿:“嘿,今天你可真漂亮啊!”
本以为最后会留给女孩儿一个好印象,没想到她当场阴了脸:“吃了两个小时饭你才发现,脑子是有多不好使。”女孩儿觉得他的夸赞明显经过加工,不怎么开心。
如果决定要夸赞别人,那就千万不可磨叽犹豫,机会错过便不再来。
不恰时机的夸赞,免不了让人心生疑虑,觉得你的言语不过是虚伪编造而来。
4、夸赞要具体,说话多一句,真诚加一分
同样想要夸奖女朋友的厨艺,我们来对比下面三句话的措辞:
A:“你炒的菜真好吃。”
B:“你炒的菜挺好吃的,色香味俱全。”
C:“你炒的菜真挺好吃的,肥嫩的肉质被烤得焦黄脆嫩,浓香的汁液包裹在周围,扑鼻的香味阵阵袭来,没找错人,太棒了。”
谁用心,谁真心,一目了然。
称赞越具体越显真实,也越能够讲到人的心坎上去。肯这么仔细观察别人的人,还有什么理由拒绝他呢?
5、找准连接点,一物及一物
偶尔吃吃路边摊、尝尝人间百味乃一大乐趣。
有一次我在一家小店吃麻辣烫,觉得味道超级赞,便顺口而夸:“老板,你家麻辣烫味道可真正宗,能做出这么好吃的东西,肯定你人也特好。”
虽然我不是奔着吃霸王餐的心理去的,但是那晚老板确实免了我的单。
如果我当时仅仅夸赞食物味道好,却忽视掉连接“人”这个因素,那么效果可能就大打折扣了。
将夸奖物和夸奖人连接起来一并夸,效果加倍,沁人心脾。
6、善用对比,学会自降身价
大学时,我的微积分特差,临近期末,想找一位学霸帮助我考前突击。
学霸是一分不能丢掉的,但学渣混个及格就心满意足,所以找的大神们大多都以忙不过来为由婉言相拒了。
幸运的是我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最后找的那枚学霸,眼看着他就要张嘴拒绝的时候,我吐露脱框而出的赞美:“你真的已经特别优秀了,门门课程基础十分牢固,相信我,你胜券在握。不像我,连个函数都不知道怎么算,跟你比起来,简直差远了。”
谅尔等腐草之莹光,何比天空之皓月?
恰到好处的对比,说到优势,一方面是让对方觉得你谦卑,说出来的话反而更有可信度;另一方面,有对比才会有伤害,伤害下自己没事,温暖得了他人才是重点。
7、侧面夸赞,张力更足
以健身为例,想夸赞教练教授方法棒,你可以这样夸:“教练,回去按照你的方法锻炼,我的身材每天都有改变。体重下降不少,马甲线的轮廓也慢慢出来了,朋友们都说我换了一个人似的。”
听你这么说,想必教练心里乐开了花,即使没有直接夸他,但他心里明白你的身材之所以有变化,是因为上了他的课呀。
不直接对目标对象猛夸,而是选择另外一个维度,侧面反映出他的作用,让人听起来更舒服。
8、在人背后赞许,效果更佳
有些人特别喜欢在人后嚼口舌,其实,如果你选对用武之技,在背后夸赞别人,你的人际关系会明显改善很多。
去年我跟着一个吉他老师学吉他,老师亲切耐心,为人憨厚,十分对我的胃口。
有一次朋友问我哪里学吉他比较好,我不假思索地将那位老师的联系方式和地址给他了,然后告诉他那位老师的种种优点。
今年三月份去老师家做客,他说到我对朋友夸奖他的事情,他表示很开心。
我并非有意向朋友夸赞这位老师,但凑巧声音传到老师耳朵里。这样一来,我和他的关系愈加亲密。
在背后表示对别人的赞许,某个不小心传到对方的耳朵里,甚是一种惊喜。
精神分析学家威尼科特指出:个体与个体之间分为“真自我”和“假自我”两种形态,“真自我”是个体感觉到自己的思想和身体是真实的、活生生的,它让人能够真实感知并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假自我”则是一种防御,一种行为的“面具”,它是为顺应他人的期待而存在的。适度的、健康的“假自我”能够让人在公共场合表现出礼貌而恰当的态度。
很多人会觉得“假自我”是一种阿谀奉承,而取悦别人更是件相当委屈自己的事情。
最后还需要说明:
首先,奉承别人和夸赞别人是有本质区别的:奉承,是无条件的跟从,而夸赞,是有理有据,发自肺腑的心声。
譬如别人觉得什么东西好,你就觉得什么东西好,却说不出它好的原因,这是奉承。
同事义务加班完成团队任务,你对他说:“看得出来,你是一个有责任心且勤奋的人。”由于他的实际行动而对他产生认可,这是夸赞。
另外,夸赞别人不是为了讨好别人,而是给自己一个接触优秀事物的机会。
恰到好处的夸赞,是一种社交润滑剂,往往起到的是人际交往中“破冰”的作用。
一开始,你可能对别人所谓的优秀特质不屑一顾,觉得那不算什么,就这样错过了与其进一步交流的机会。如果你给对方一些认同,尝试着去慢慢了解一个人,那么你也就给了自己一个发展向上的机会。若是对方就真的如你所说那么优秀呢,这样的交流和相处何尝不是一笔财富。
最后,渴望得到欣赏,是人的本性。每个人都有值得被人欣赏、夸赞的优点,当你学会真诚地欣赏别人之时,就是你得到别人更多欣赏之时。让人开心的同时自己也开心,这不就是交际的初衷吗?
语言是一门真艺术,用最成熟的胸怀和最合适的技巧去拥抱最辽阔的生活吧,它会让你变得越来越好。
不伤和气拒绝别人
一、看场合 再拒绝
私下拒绝,往往比当众拒绝好;有旁人存在,如果被拒绝,会使对方觉得很没面子,杀伤力太大。如果实在无法避开其他人,最好事后马上找机会,再与对方说明。
二、表现友好 先肯定再拒绝
态度友善,先给予肯定再拒绝,能降低对方“被否定”的感受。与其说:“我不同意你”,不如微笑着说:“你的简报做得真精采!不过某个部份无法完全说服我”。
三、“贬低自己”胜过“否定他人”
比起单方面否定他人,可以表现谦虚、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态度,适当贬低自己,平衡对方的期望落空,同时记得“对事不对人”。
与其说:“我不能帮你”,不如换个方式说:“我很想帮你,但这件事情我实在不擅长”;或者推荐更适合的人选。
四、巧妙借用别人的话来拒绝
巧妙借用别人的话,同时主动表示歉意或同情,可以让对方知道你的难处。例如:“实在很抱歉,我们公司规定不能够……”“我知道你很需要这个东西,只是我们主管有交代……”当对方知道不是你单方面就能作主,应该不会归咎于你,也会知难而退。
五、暂短延迟,可暗示你有为难之处
毫不留情的立刻拒绝,具有强大的杀伤力。面对别人提出要求时,专心看着对方眼睛,短暂沉默,足以暗示你有为难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