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如何跟外国教授交流的疑问,很急~
你要是想去那位教授那里读研,除了只是向他展示你的英文论文外,要让他感受到你很想去他实验室上学、对他的课题或者领域很有兴趣。换位思考,如果一个学生毛遂自荐、但是只是一味的向我展示他的文章或者成绩,我不会有什么动作的,因为我没有看到他很渴望到我这里学习、做研究。这些是我的经验,以前申请的时候也是要陶瓷,有一点很关键,你要展示出你对他感兴趣、你对他的了解有多少、你有什么想法(针对他的研究领域)。
二、怎样用英语与外教老师交流.(用英语文写
ask him some questions about his hobby,his work or something like that
how to communicate with foriegn teacher in Enhlish
三、英国留学生处理师生关系的技巧有哪些?
英国各大学老师通过和学生交流后,经常会好奇的问同事:“你说他们都在想什么呢?”这时年长的同事会半开玩笑地说:“这个问题不要琢磨,若真知道学生每天都在想什么,你会疯掉的。”
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好奇,原因有两个,一是虽然老师们至今仍是个酷青年,但十七八岁的本科生做事的方式还是时不时让他们惊讶,使他们不情愿地承认世界上大概真有“代沟”这东西。
二是让他们觉得很有意思的是,英国大学里很强调师生双方都能有“职业范”,尊重并维护师生区别。他们可以很受学生欢迎或喜欢,但“和学生打成一片”这样的老师在英国大学里,不论是在学生间还是同事间,大多不会得到认可。这不是你们所在的学校独有的现象,而是英国高校的普遍氛围。
教育学研究对这个现象的解释很简单:学生支付学费来上学,期待遇见的是有权威性、能答疑解惑的老师,而非能和自己谈天说地的“酷表亲”。这是学生对教师职业的尊重,反过来,老师也应该对学生这个“职业”表示尊重。
师生界限其实不需老师划,而是英国学生自己就习惯性地在言谈举止中划出来的。他们自然喜欢有故事的老师,但并不希望有老师参与到学术之外的话题。另外,院系也会特别叮嘱老师,只负责学生的学术发展,其他问题有专门的学生工作负责人。
乍听起来对“职业性”的强调好像疏远了师生关系,其实,这种维持距离的相互尊重是件好事。比如听一些国内大学的老师说,每届学生里都会有“刺头”,有经验的老师总会有办法消一消他的锐气,使“刺头”学生更合群。
英国大学对这种情况处理就完全是另一个角度。如果遇到学生语言挑衅或者有“态度问题”,老师首先会假定这是学生因家庭或学业压力等原因,缺乏安全感或者缺乏自信的反应。
因为在强调师生各司其职的氛围下,默认的共识是老师一定是师生关系上的优势,处于弱势的学生有“刺头”表现未必是年轻气盛,更可能是因一些困扰而急于表现和证明自己。因此处理办法不是消锐气,而是寻找让学生感到困扰的缘由。
学生扎堆在一起的时候,估计也少不了八卦:“你说老师们都在想什么呢?”老师要有老师的风范,学生要有学生的样子。校园里两个平行群体各尽其责,未尝不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师生模式。
原文来源:
四、跟英国人沟通相处要注意什么?
尊重,隐私 决定权之类的 就是不卑不亢 就对了
五、海外留学 如何快速融入集体
首要的学会社交,不能将自己封闭:放下手机是第一步。
其次是提供帮助,帮助别人也是在帮助自己:帮助别人,并不是守株待兔,等待你的新朋友跟你求助,因为新交的朋友一般不太会主动向你求助,所以你要悉心洞察新圈子里头的人的一言一行,挖掘出他们的需要,然后满足他们,这样你很快就可以变成他们的好朋友!
学会聊天,投其所好真的很重要: 有时候一个圈子的人会有很多共同的话题,这时候你需要细细聆听,先知道他们喜欢谈论什么,然后做好准备,在他们谈论的话题里选择自己擅长的,在聊天的时候积极参与,不要跟大家的观点对立,最好保持中立,这样很快大家就喜欢和你聊天,聊着聊着感情就加深了。
学会送礼物,礼多人不怪:入学时,放假时回到国内可以带些小礼物,如:檀香、茶叶、字画、筷子等等能够突出中国文化的即可,国外的人不在乎你的礼物有多贵重,重要的是让他觉得你很nice,这样可以快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最后便是多参加集体活动,成为活动的主角:假如聚餐的时候,如果你可以拿出小道具,然后把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介绍给大家,那么他们一定不会忘了你。
BY:极客英语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