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一个孩子的好坏,和父母有直接关系吗?

276 2025-03-27 14:32 admin

一、一个孩子的好坏,和父母有直接关系吗?

有,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孩子没学好和父母有关系,但是也不能全部是父母的错,孩子自己也有错,没有较强的自控能力,而变坏

二、母亲的书琦君阅读答案

母亲的书    母亲的形象特点  

橡皮书    贤惠、柔情,热爱生活,勤劳朴质,思念亲人  

十殿阎王    善良、朴质、真诚、善于教育孩子  

《本草纲目》    崇尚知识、渊博  

评分意见:本小题共6分,每一条2分。意思接近即可。

20.示例:这样说并不矛盾。虽然没有正式认过字、读过书,不是科班出身,但是母亲身边有一些一直伴随她的书,她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渊博的生活知识,像是一位知识女性,温文尔雅、知书达理。她架起了“我”和书之间的桥梁。从这个角度上看,母亲是一位学识渊博的人。这样写,写出了母亲对“我”影响之深,也表达了“我”对母亲深深的爱。

评分意见:本小题共3分。“读书”,“知识”,“表达感情”或对“我”的影响,各1分。此题与《社戏》“那夜似的好豆”,相似。

21.示例:原句突出强调了樱桃的鲜红,用夸张的手法,说“水绿缎子上绣的樱桃仍旧鲜红得可以摘来吃”,说明外婆的刺绣的水平之高,令人赞叹;改句虽然简洁明了,但没有这种表达效果突出。

评分意见:本小题共3分。能答出“强调、夸张”得1分,原句的表达效果分析正确1分,改句的表达效果言之有理得1分

22.示例(1):这一小段文字既有对母亲的神态描写,也有对经堂的环境描写。通过写母亲“脸上浮起微笑,仿佛已经度了终身,登了彼岸了”这一神态,塑造了一个善良质朴的母亲的形象;而经堂环境的冷清和我内心的孤寂,又侧面烘托出母亲内心的复杂情感。

示例(2):神态描写、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手法。作者通过对母亲念完佛经后超脱的神态描写、对父亲不在家里的空荡冷清的环境描写和“我”的心理描写,表现了母亲盼望父亲归来而不得只能靠佛教来安慰自己,排解内心的孤寂和痛苦的情感。

评分意见:本小题共4分。能写出两种描写手法得2分,表达效果分析正确得2分。意思对即可。

23.评分意见:本小题4分。主题明确、条理清晰,语言凝练有力;能围绕母亲的事迹来写,揭示出母亲的精神价值,表达出对母亲的赞美,即可得4分。字数过多或不够减1分。有病句,扣1分。

三、学习,玩与看课外书的关系是什么?

那要看你看什么书了,像漫画之类的书当然是浪费时间,但如果是名著,或者是对学习有帮助的书,我想父母是不会反对的.如果父母真的反对,那和父母好好协商就行了啊!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