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怎样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62 2025-04-19 05:17 admin

一、抓住文眼,读中品味、积累

在课堂上,我们常常会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对文本内容的挖掘和对思想感情的理解上,因此,教学中教师就应努力捕捉课文的闪光点、抓住课文精妙之处,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中去玩味语言,通过细嚼慢品,激发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不仅能感受到人文关怀,从而积累这些语句,通过组织,然后更好的表达。

二、从低段教学入手,发展学生的智力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形式新异,生动活泼的东西特别容易发生兴趣,一旦有了兴趣,他们就会发挥极大的主动性,对一些问题主动地多思多想,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智力。因此,我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画画写写,模仿表演。设疑质疑等都是很好的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时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看体现诗意的画面,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在意境中体会到古诗的美。再根据学生喜欢画画的特点,在学生粗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配乐作画,并让他们介绍自己的画(主要以说为主)。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发挥了自己的言语表达能力。,即享有了美,又培养了“说”感,而且还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能力、绘画能力、想象能力、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我坚信在今后学习生涯中,语言表达一定会滔滔不绝!

三、精读词句,组织、积累语言。

词句训练是精读课文的主要内容。本册教学要继续理解词句的意思,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积累词句,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本册课后练习中对词句的学习和积累,采用了灵活安排和指定相结合的方式。比如,有的课文要求“背诵你喜欢的部分、把你喜欢的语句写下来”,体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例如:有的课文明确指出“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加强学习的指导性,也便于学生养成自己搜集词句的好习惯,这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密不可分的。这样学生不但语言得到了积累,而且理解文章的能力也进一步加强了,语文素养得到了全面提高。

四、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真实、朴实、扎实

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语文课就应该充分利用文质兼美的课本,引领学生抓住内容精彩之处、语言运用经典之处,品读语言文字,让学生从课文中的字、词、句甚至标点符号的比较、揣摩、感悟、运用中得到人文的关怀,受到语言的熏陶,努力使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相信,这样以“品读语言”为核心的语文课才能让我们的学生都沉浸在“语言文化”的无穷魅力中,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说”、“会说”、“能说”,使我们的语文课真正散发出迷人的光彩!在课堂上,我们总是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体验作者的情感、领悟语言的内涵,然而,要想使学生真正把书读好,读出语言的滋味、读出语言的神韵,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做到有理解地读,有体验地读,传情达意地读。学生的探究朗读能力自然也就大大提高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