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职学生座位编排的德育价值及其实现|中职德育

104 2023-11-03 16:33 admin

一、中职学生座位合理编排的德育价值 教室座位的分配与使用,是班级人际关系的集中体现。因此,学生座位的编排方式不仅事关学生空间的合理布局,而且影响班级人际交往,具有重要德育价值。首先,学生座位的合理编排有利于促进班级人际和谐。目前,不少中职生人际适应能力较低,难以融入集体。合理编排学生座位,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促进彼此的交流,有利于减少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其次,学生座位的合理编排有利于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合理编排学生座位,使学习能力强、学习习惯好的学生在教室合理分散,让他们影响和带动其他同学学习,有利于形成良好学习氛围。再次,学生座位的合理安排,有利于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一方面,合理编排学生座位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将时间和精力聚焦于学习,从而减少了学生违法违纪的几率。另一方面,学生座位的合理编排,有利于避免偏差行为较多的学生“扎堆”和班干部在学生中的合理分散,能够促进学生对纪律的遵守,形成良好班风。最后,学生座位的合理编排有利于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学生座位的编排与学生的个人利益息息相关。它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会影响学生人际交往。因此,学生对学生座位的编排颇为关注。如果班主任编排座位时存在私心、搞特殊化,就会在学生心中留下“不公正”“偏心”的印象。因此,班主任座位编排“公正”,不仅有助于维护班主任的良好形象,而且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切实感受和理解到“公平”“公正”等道德价值,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感悟和道德信念,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二、中职学生座位编排的常见类型分析

既然学生座位合理编排具有重要的德育价值,探讨如何公正、合理、有效地编排学生座位,实现学生座位的德育价值就显得尤为必要。由于不同的班主任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不同,学生座位编排方式也大相径庭。根据学生座位编排的决定主体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学生自由组合型”“班主任全权决定型”和逗模“班主任主导下的学生自主决定型”。

1.学生自由组合型。它是指班主任在编排学生座位时,完全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自由组合同桌、自由选择座位。这种学生编排方式将决定权赋予学生自己,尊重了学生个人意愿和个性,有利于减少学生因座位编排对班主任的不满和与同学之间的矛盾纠纷。然而,这种座位编排方式也有缺陷。一方面,容易养成学生自由散漫的习惯。在这种座位编排模式下,学生完全根据个人利益和自身喜好来选择同桌、确定座位。而他们的喜好容易发生变化,这容易使得他们频繁更换座位。学生频繁地行使轻易获得的决定权容易使他们养成自由散漫的习惯。另一方面,容易形成小团体,不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将学生座位的选择权完全交给学生,就容易形成同类学生“扎堆”现象。学习好的学生“扎堆”,不守纪律的学生“扎堆”,不利前指并于班级管理,不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

2.班主任完全决定型。这种座位编排方式的特点是班主任完全决定本班的座位编排。哪个学生坐在哪里,和谁坐,完全由班主任一人决定。它体现了班主任的意志,有利于班主任贯彻管理班级的理念。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安排座位,从而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然而,这种座位编排方式难以对全体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周全,难以完全体现学生的个体意愿,在实际中往往会遭到学生的抗拒。学生往往会因座位不理想而认为班主任“偏心”“不公正”。学生之间也往往因为座位编排而产生纠纷。

3.班主任主导下的学生自主决定型。这种学生座位编排通常以学生“抽签”来决定。通过抽签,确定学生的同桌和在教室中的具体位置。具体做法是班主任根据本班学生人数,为每个座位编一个号码,然后让每个学生随机抽取一个号码,从而确定学生在学生中的具体位置。这种座位编排的优点是有利于减少学生对班主任的批评,维护教师的公正形象。学生座位由学生自主“抽签”确定,即使座位不理想,学生也没理由埋怨班主任。但这种座位编排全慧迹凭“学生手气”,具有随意性,往往不利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理念的贯彻。如两个上课很喜欢讲话的学生可能通过抽签成为同桌。

上述三种座位编排方式体现了班主任不同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选择“学生自由组合型”的班主任,管理方式比较民主,但对学生的管理过于放松。选择“班主任完全决定型”的班主任,管理方式比较专制,对学生管得太死,但管理效果往往不错。而选择“班主任主导下的学生自主决定型”的班主任,既对学生“民主”,又不对学生“放纵”,在实践中比较受欢迎。然而,以上三种座位编排方式都有优缺点,班主任要根据本班学生实际选择和组合学生座位编排类型,以更好地实现学生座位的德育价值。

三、中职学生座位“稳定”与“变动”的平衡

学生座位一旦编排好后,要维持其相对稳定。这源于以下几种需要:1.班主任班级管理的需要。相对固定的学生座位,方便班主任认识和辨认学生,便于班级管理。2.科任教师课堂教学的需要。频繁的座位变动,不利于科任老师熟悉和认识学生,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3.学生人际交流的需要。学生之间要建立起较好的人际关系,需要一个交流与了解的过程。给学生创造交流的“地缘环境”,需要维持学生座位的相对稳定。在维持学生座位相对稳定的同时,又要对其进行合理的变动。1.通过座位的合理变化来实现“座位编排的公正”。不管采取何种学生座位编排方式,总有一些学生对自己的座位不满意。如果学生座位不进行适当变动,不仅不利于他们的学习进步,还可能会引起人际纠纷。而通过座位的合理变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选择自己满意的位置,让每个学生在自己不满意的位置不会呆太久,则有利于实现学生座位编排的“公平”。2.通过座位适当变动,促进学生交流,减少班级小团体,促进班级和谐。学生相处久了,彼此熟悉了,容易形成比较固定的“交往伙伴”。若处理不当,就会成为“班级小团体”。这将影响班级纪律的遵守和良好班风的形成。而适度地变动座位,扩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面,有利于防止“班级小团体”的形成,促进人际和谐。同时,座位的合理变动,有利于促进学习能力强、学习习惯好的学生在班级的合理分布,影响和带动其他同学学习,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因此,要更好实现中职学生座位的德育价值,班主任要平衡好学生座位“稳定”与“变动”的关系,对学生座位进行适度、合理的变动。

在中职班级管理实践中,学生座位变动主要有“滚动式变动”与“抽签式变动”。滚动式变动一般做法是每一个星期或每两个星期,不同组的同学之间对调,每个桌子的同学往前移动一个位置。滚动式变动能让每个同学有机会坐教室中的任何一个位置,能够实现学生座位编排的“公平”,但它很难拆散“班级小团体”。同时,这种变动方式难以兼顾到某些同学的特殊情况,很难实现真正的“公平”。如,有些视力有问题、个头比较矮的学生在这种座位变动中会“滚动到”最后和偏远的座位。抽签式变动的具体做法是班主任为每张桌子(两个座位)编一个号码,让每组同桌派一个学生来抽签。学生根据抽到的号码来确定自己和同桌的具体座位。这种座位变动方式适应于学生不愿意更换同桌的情况,其特点是改变邻桌而不改变同桌。这种座位确定方式的优势明显:1.通过邻桌的变更来拆散班级小团体,形成新的局部人际环境,从而杜绝不良班风的形成或沉积。2.通过邻桌的变更,让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更合理分布在班级的不同空间,带动和影响其他学生学习,形成良好的学风。3.通过邻桌的变更,加强同学之间的接触与交流,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和班级的团结。当然,抽签时座位变更的随机性会导致某些学生难以获得理想的座位。如,个头矮小的学生可能会随机抽到教室的最后一排或边角的座位。

可见,以上两种学生座位变动方式,似乎都能实现座位编排的“公平性”,但在具体做法上又过于“一刀切”,没有考虑到某些学生的特殊情况,很难实现真正的“公平”。因此,班主任在编排学生座位时,既要考虑到形式意义上的“公平”,也要兼顾某些学生的具体情况。

(作者单位: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