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和老师沟通孩子的事情
首先,对于家长来说,虽然可能会比较的繁忙,但是也要拿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关心孩子的情况,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跟老师进行好一定饿沟通,这也是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的很好方式之一,但是跟老师进行有效沟通就需要有一定的学问才会更好。
2
/6
对于所有家长来说,在跟老师进行沟通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好自己的心态,不管孩子在校的表现如何,成绩如何,都不能把原因归结到老师的身上。虽然老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但是每个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爱好都是不同的,保持好自己的心态也才能进行更好的沟通。
3
/6
同时对于家长来说,在跟老师进行沟通的时候,首先要对老师怀有感恩之心,然后再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各种表现,比如说跟同学的相处情况,日常的一些行为等等,如发现有不好的地方,就需要能够多去引导孩子进行改正。
4
/6
而且家长在跟老师了解孩子情况的时候,详尽的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是非常必要的。虽然说成绩决定不了一个人的未来,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学习是最为重要的事情,多去了解孩子的成绩,找到孩子的优势和劣势,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前行。
5
/6
当然,家长在跟老师沟通孩子的情况时,也要能够把孩子在家的一些表现反应给老师,这样也便于老师更为客观更为全面的了解孩子,从而也能够方便日后更好的帮助孩子去学习去进步。
6
/6
不过,在生活中对于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都是不同的,所以家长要说些什么一定要根据自家孩子的具体情况去决定。同时对于孩子来说,寄需要家长和老师的肯定,同时更需要他们的帮助,这样才能更好的学习。
首先出于礼礼貌与对老师尊重先向老师问好,再与老师谈谈孩子的事,其实老师很希望家长与其沟通来共同教育好你家的孩子。
合格父母的金牌课程
新老师怎么和孩子的家长认识沟通
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面对不同类型的家长,我们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沟通。
1.对“溺爱型”家长要重说服
“溺爱型”家长对子女往往宠爱过深,看不到子女的缺点,甚至护“短”。
小欣,成绩中等,家庭条件较富裕,父母都是做生意的。一天自习课,突然一阵悦耳的音乐响起,原来他偷偷把手机带到学校。为此,我和他进行了一次恳切的长谈。我鼓励他,试着让他走出虚拟的QQ聊天世界。和我谈话时,他一再保证绝不再犯,可是没过几天,发现他又带手机来学校了。
和他家长几次接触下来,我发现他的父母反复跟我强调:“小欣在家里很乖,平时也不让我们操心,从不和‘坏学生’一起玩,从不去网吧。唯一的要求就是有个手机,我们当然会满足他。虽然他成绩中等,但是我们很满意了……”于是,我针对他们“护短”的特点,改变了沟通方式。谈话一开始,我从充分肯定小欣的优点入手,引导他们认识其孩子的不足,跟他们谈谈对孩子的期望,进而引导他们重视对小欣的教育。我搜集了一些沉迷于手机、QQ聊天的学生的案例,和他们一起分析,引导他们看到其危害。几次下来,家长开始主动配合我的工作。
2.对“打骂型”家长要重劝告
“打骂型”家长多出于“恨铁不成钢”的心理与不懂得教育方法所致。
小凡,成绩优异,家庭条件较好,父亲脾气急躁,对他要求很严。同学向我反映,小凡平时总是很冲动,一有什么小矛盾,就会用“武力”解决。一次,小凡和小杰发生了口角,两个人扭打在一起,小凡身强力壮,把小杰压在身下,抡起拳头就往小杰脑门上砸去。事后,小凡父亲接到我的电话赶到学校,他一进办公室就怒气冲冲地喊:“你打算怎么办?把同学打死?你这个不争气的孩子……”一边就举起手要揍小凡。我赶紧拦住了他的举动,并把他请进了旁边的一个空办公室,请他坐下,给他倒了一杯水。告诉他一些用粗暴的教育方法带来反面教育效果的案例,并分析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对孩子的影响。之后,我通过短信时常发一些正确的教育方法给他。慢慢地,小凡变了,即使发生小冲突也能主动退一步。
3.对“放弃型”家长要重鼓励
“放弃型”家长往往在小学时就被自己孩子的成绩伤透了心,对自己的孩子丧失了信心。
小琪,进入初中的第一次考试就是全科“红灯笼”。之后了解下来,小学的时候,他的成绩就不好。首次和他母亲交流,她说的第一句话是:“老师,我知道孩子成绩差,给您添麻烦了……”我告诉她,不能用成绩这一个标准衡量自己的孩子,要知道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闪光点。我还告诉她,这学期小琪担任班中的劳动委员,因为他发现教室中有垃圾总会主动捡起来,劳动很积极。我逐步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看到孩子的进步,看到希望。虽然和家长提孩子的缺点,但是一次不说太多,避免说“这孩子很笨”之类的话。慢慢地,家长对小琪有了信心,不时主动和我交流,配合我的工作。
4.对“配合型”家长要重交流
“配合型”家长通常对孩子比较关心,也比较明事理。
小琳,成绩十分优秀,多年担任班长。她是一个很有能力的班干部,帮助老师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同时在功课上又十分钻研。父母以她为傲,同时十分关注她的思想动态。总是主动和我交流。
对于她的父母,我总是如实向他们反映小琳的情况,主动请他们先提出教育措施和处理意见,认真倾听。因为他们很注重对孩子的教育,观察自己孩子的表现经常比我还要深入、细致、具体,所以我就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议。当然,在倾听的同时也会冷静地分析,小琳变现越来越出色、优异。
5.对“质问型”家长要重微笑
“质问型”家长通常一来就气势汹汹,指责老师的不对。
小俊,性格内向,平时不爱说话,总是被班级中一些调皮学生欺负。这次,他父亲就怒气冲冲地走进我办公室,说道:“老师,你怎么管理学生的,我们小俊又不惹事,你注意到他的手没有?被同学弄的青一块、紫一块的……”听到这样的话,我内心也为自己感到委屈,平时在教育学生和平相处上花了很多心思,可是效果甚微。但是,他正在气头上,我不能以“硬”对“硬”。于是我克制住自己的怨气,面带微笑地说:“您别生气,来先坐下,喝杯水。”要知道在人际交往中,微笑的魅力是无穷的,它就像巨大的磁铁吸引铁片一样让人无法拒绝。我的这一举动马上赢得家长的好感。他口气随之缓和下来,说:“老师,我知道您也不容易。不过,我们家孩子总是被人欺负也不是好事。”接下来,我们的交流就顺畅多了。
打开一个铁盒子,与其一拳砸扁它,不如仔细找到那把对号的钥匙。与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只要老师把自己对学生的那份爱心、耐心、责任心充分流露给家长,让家长觉得你是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孩子,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以心换心,就一定能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