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离散数学的自然推理系统p2做前提的否定的依据是

来源:www.callcentermkt.com   时间:2022-11-18 09:54   点击:228  编辑:国荔   手机版

拒取式,是在蕴含表达式中,否定后件,得出否定前件的结论。
说通俗一点,就是通过得知后件为假时,拒绝接受前件,所以叫拒取式

假言推理,是在蕴含表达式中,肯定前件,得到后件成立的结论。
假言的意思,就是在蕴含表达式,假设前件成立,得到后件成立

逻辑思维的四个基本规律是什么?

逻辑的基本规律有四类,它们分别是: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1、同一律是指在同一个论证和推理过程中,每一个概念或者判断都必须与其自身保持同一。所谓同一就是指任何一个概念都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即A是A。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始终是不变的,其性质是稳定的。

2、矛盾律是指在同一个论证和推理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的判断,不可能同时为真,必有一个是假的。任何一个判断都必须保持同一,不允许自相矛盾。肯定就是肯定,否定就是否定,不能同时既肯定又否定一个事物。比如不能说地球是圆的,同时又说地球不是圆的。

3、排中律要求人们在是非面前,对问题必须做出明确的回答,不允许模糊。如果两个判断是相互否定的,那么必须肯定其中一个是真的,不允许对两个判断都加以肯定或否定,也不允许既不肯定又不否定的第三种可能。

4、在论证的过程中,任何判断被确定为真时,必须以充足的理由作为根据。充足理由律的逻辑要求有三条:第一条:理由必须真实;第二条:理由与推断之间,要有必然的联系;第三条:理由必须充足。

逻辑中有三个最基本的规律 它们是?

逻辑基本规律有三条:同一律、不矛盾律和排中律.
一、同一律
同一律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思想须和自身保持同一.同一律有两个基本要求:第一,在同一思维中须保持概念自身的同一,否则,就会犯“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的错误;第二,在同一思维过程中须保持论题自身的同一,否则,就会犯“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的错误.也就是说,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同一思考、同一表述、同一交谈、同一论辩)中,在什么意义上使用某相概念,就自始至终在这个唯一确定的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讨论什么论题,就讨论什么论题,不能偏题、跑题,不能在讨论某个论题的名义下实际讨论别的论题.
二、不矛盾律
不矛盾律是指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判断不同真,必有一假.两个判断互相矛盾,是指它们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两个判断互相反对,是指它们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在对当关系中,同一素材的a 判断和o 判断是矛盾关系,a 判断和e 判断是反对关系.再如“此君是男性”和“此君是女性”这两个断定互相矛盾,因为二者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而“此君姓张”和“此君姓李”互相反对,因为二者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不矛盾律要求对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判断不能都肯定,必须否定其中的一个.否则,就会犯“自相矛盾”的错误.
三、排中律
排中律是指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假,必有一真.排中律要求对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都否定,必须肯定其中的一个.否则,就会犯“两不可”的错误.对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都肯定,也不能同时都否定.同时都肯定,要犯“自相矛盾”的错误;同时都否定,要犯“两不可”的错误.对两个互相反对的判断,不能同时都肯定,可以同时都否定.同时都肯定则违反不矛盾律,犯“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同时都否定则不违反排中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