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教版品德与社会 怎样和爸爸妈妈沟通 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寒假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通过讨论,激发幼儿过新年的情感,教育幼儿愉快、合理地过寒假。
3、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平安系列》安全教育视频。
二、如何和父母正确交流?
我和你一样啦,都是逆反期的孩子。我很我的父母也总是交流不到一点去,以前我也很困惑,后来无意发生了一件事,令我有了启示。有一次,我和母亲发生了很大争吵,她就是不能明白我的意思,双方的态度都不好,然后我实在是受不了,跑去和同学哭诉(在网上聊的),因为电脑放在大厅,而且她也总是爱看我在跟谁聊,于是我当作是她不在,和同学大聊特聊。把我的想法,做法,目的,理由什么的,都告诉同学,她在旁边看了,后来一声不吭又走了,从那件事发生后,从她的行动中我知道,她接受了我的想法,也默认了我的做饭。经过那件事后,我们都可以坐下来平心交谈,不过还是有几次可能我的想法太大胆了,她又不同意了,我当时有死不肯向她妥协,就这样僵持着,后来,我又走开了,回到房间后,自己抑制住生气想想,双方都有对的地方,她说的也不是不能完全接受,但我还是拉不下面子来承认。反过去想想,连如此亲密的母亲我都拉不下面子来,将来怎么办。明白了这点,我知道是我不对了。后来还是母亲主动和好了。我们的关系在我看来是时远时近的,但事实上我们和母亲曾经是二心同体的,有谁能比我们亲密?
后来我就试着和父母以同等的身份平心交流,要是交流不下,就先放放。在自己生气的过程中,自己也学会反思,在反思中,也学会了很多东西。
其实,和父母交流,要看你的心如何去对待。你要清楚一点,和父母交流,其实就是在和上一辈人在跨越时代,因为代沟的存在,纵使是使交流有了不少障碍,但如果我们能够争取交流的主动权,交流起来就比父母抓主动权容易,效果更好。原因是,父母总以比孩子关心父母的程度更深程度地关心孩子。而且,父母怎么说都是上一辈,经历的事儿多,不是说他们比我们懂道理,而是他们比我们懂人情世故。而懂人情世故,是我们走上社会的重要一步学习。虽然我们也能从其他人身上学点,但还是跟父母学得多,毕竟,从小父母都在影响着我们。如何去和父母交流,还有一点,就是要看看是怎样的父母,有的父母很开明,有的则很守旧,你要想明白你的父母是怎样的人,找到你们交流的捷径。
呵呵~~讲了这么多主要是跟你谈谈我的心得,至于方法有几个:1.写纸条。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2.在和父母一同看电视的时候交流看法。(要先从很随意的家庭日常活动开始)3.和他人交流时,委婉地告诉父母你的意思。(比如我就是)4.用一些事实先说服他们承认你的长大,再和他们平心交流。5.暗示。你可以为他们做点事,或把你想要说的,通过一个小故事什么的,委婉的暗示他们,把他们引入你的想法中,再和他们交流。(这个方法最好,你们都可以学到点东西。)等等的方法,都可以,但不知道适不适合你们的家庭。这里给你介绍本书是关于一个女孩的,里面就有一对父母如何和她交流,方法可以借鉴。《哈佛女孩刘亦婷素质教育纪实》
祝你能很快地和父母很好地交流,加油哦!
三、教师如何指导家长教育孩子_教学反思_教学随笔
教师如何指导家长教育孩子 今天又接到了小X同学家长的电话,听着电话那头家长心焦的描述、无助的语气,我很同情她,也很想帮她尽快找到一个能促进孩子自觉学习的好办法。放下电话,我思考了许久,在我班,像小X这样,学习上事事要家长操心的孩子不是少数;像小X家长那样,拿孩子没辙,一对孩子严厉就受到多方阻力的家长,也有不少。看来,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不仅要教育好孩子,还要指导家长如何教育孩子。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举止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家长素质的高下决定了孩子家庭教育的良莠,提高家长素质是家庭教育的有效途径。 首先让家长认识自己的孩子。通过约请家长或家访,与家长聊孩子的事,让家长知道自己孩子的脾气、性格、爱好,哪些优点,哪些缺点。了解孩子,才能有针对性展开教育。掌握了孩子的特点后,在家庭教育上就可以扬长避短,可以促进孩子好习惯的养成、兴趣的培养。当然,人无完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此时,家长应正确对待孩子,接纳孩子的优缺点。对孩子的优点进行鼓励、表扬;对孩子的缺点要指出,并引导他改正。教师帮助家长分析学生的情况,切不可去向家长告状。要避免激怒家长,激化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矛盾,从而使孩子对教师产生敌意,与家长产生隔阂。其次在家长了解了自己孩子实际能力的基础上,让家长理智对待孩子的学业。成绩固然重要,但成绩的取得是多方面的。家长切不可拿自己的孩子与最优秀的学生比,这样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与积极性。对于一些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孩子,家长要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制定可行的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有成就要及时鼓励。在没有取得显著进步的时候,家长要引导孩子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只要是孩子对待学习认真了,为之努力了,就应肯定孩子这种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 家长在指导孩子正确面对学习的同时,还应教给孩子正确的为人处事的方法。要教育孩子学会做一个正直的人,家长也应以自己的言行使孩子懂得“尊重”、“诚信”、“负责”和“合作”。礼貌、诚实、守信是好行为、好教养的表现,而“负责”和“合作”则是孩子对待学习、对待他人,将来走上社会必备的良好品性。 现在的孩子在蜜水中泡大的,没尝过多少苦。有些孩子对于家长的辛劳较冷漠,更是无法体会到家长一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苦心。建议家长采取多种方式,让孩子明白父母生活的艰辛,理解、体谅、关心、尊重父母。家长可通过讲故事,借助邻居或亲戚之口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不容易,热爱父母,尊重父母劳动成果,适当进行家务劳动,也可以让孩子参与家庭的理财或一些事情的决定,从而激发和增强孩子的责任感。并让孩子明白在学习阶段,他的责任就是学好知识,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最后,我觉得要教育好孩子,家长要多与老师交流,要多与孩子谈心、交流。要关注孩子的思想,及时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帮助孩子去判别事非,这样有助于孩子身心健康与学业进步。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教师如何指导家长教育孩子,教学反思,希望对你有帮助!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