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友好往来和暴力冲突的事例
和平交流:《马可·波罗行纪》(又译为《东方见闻录》),意义:对西方人追求财富、在海上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暴力冲突:亚历山大东征,意义:使希腊文明与古老的东方文明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冲撞与交融,开启历史上希腊化时代。也使得当时的自然科学飞跃发展
二、举例汉朝时期对外交流的史实。
张骞、班超出使西域
三、唐朝对外交流空前频繁,请你列举两例史实
唐蕃会盟
641年,唐太宗派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到吐蕃,与赞普松赞干布结婚。其后还有金城公主下嫁赞普赤德祖赞(尺带珠丹),并结成联盟,和同为一家。将唐朝的先进文化带到了吐蕃。822年,唐蕃会盟,划定了疆界,互不侵犯,唐蕃会盟碑现在还保存在拉萨的大昭寺。
鉴真东渡
742年,日本留学僧荣睿、普照到达扬州,恳请鉴真东渡日本传授“真正的”佛教,为日本信徒授戒。当时,大明寺众僧“默然无应”,唯有鉴真表示“是为法事也,何惜身命”。遂决意东渡。753年,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吉备真备、晁衡等人来到扬州,再次恳请鉴真同他们一道东渡。当时唐玄宗崇信道教,意欲派道士去日本,为日本拒绝,因此不许鉴真出海。鉴真便秘密乘船至苏州黄泗浦,转搭遣唐使大船。随行人众24人,其中僧尼17人。11月16日,船队扬帆出海,此时,普照也于余姚赶来,11月21日,鉴真所乘舟与晁衡乘舟失散,12月6日剩余两舟一舟触礁,12月20日,抵达日本萨摩。第六次东渡终于成功。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
四、中国历史上友好往来的事例有那些?
张骞出使西域、班超重开丝绸之路、玄奘历尽磨难取经、鉴真东渡日本、郑和七下西洋。
五、两代人之间的代沟问题的现状及事例
如果两代人是1940和1970年代的话,他们的代沟主要存在于:关于孝顺;关于家长式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关于金钱的处理方式;关于历史的记忆;关于饥饿的记忆;关于健康;关于对社会的奉献精神;关于对美国的看法。等等,这两代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有的甚至相反。
如果你想知道原因,找两个这样的人问问,相信你的家里就会有这两代人。
如果是1970和1990年代的人代沟主要存在于:
关于学习方式,关于电脑游戏,关于工作方式,关于婚姻家庭,关于责任。等等。
代沟产生的原因很简单,每一个时代的人,他们有自己的经历,有自己的历史背景,有历史的大环境。一个在1990年的年轻人不可能体会到1960年的年轻人切身感受,一个是精力充沛心怀壮志,另一个是每天饥饿难耐。这样的两代人肯定会有代沟。
有代沟是正常的,每个人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总会成长。但是对幸福、对快乐、对爱情的追求与渴望,却是永恒不变的,不用过度解决代沟问题,只要两代人可以沟通,就好了,其实我们几千年的历史里面,人们的终极追求并没有变。如果不是这样,你就不可能被古人的故事感动,不可能为一首唐诗而落泪。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