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对职场人际沟通的认识

来源:www.callcentermkt.com   时间:2021-09-11 10:51   点击:108  编辑:admin   手机版

你好
职场沟通的第二重点是能够做到言简意赅,简明扼要。往往听一些朋友说,学历高的和学历低但经验丰厚的两个人去做同一件事,往往是经验丰富的那个人能够得到更好的效果。因为一个人能力再强也做不成大事,整个过程中必定会需要各方的支援和协助,有些人是职责范围内所以来帮你,有一些人是职责范围外因为互助关系来帮你。再有一些就是持反对意见,我们至少需要通过沟通让其不阻挠项目进展。目前本人能力比较有限,勉强可以达到职责范围外互助关系来帮你这个层次。
  职场沟通按沟通双方关系分门别类,再可以按沟通内容分小类。目前本人遇到最多的是有如下几类。
  1、下级向领导汇报工作。
  2、同事与同事之间的沟通。
  A.对方职责范围之内。
  B.对方职责范围之外。
  3、与客户、合作单位之间的沟通。
  先从向上级汇报说起,领导通常都有自己的烦恼和压力,而且会很忙,所以他们没有太多的时间来听你讲一堆的细节,虽然也有人说过,要在领导面前显得很忙。自我感觉一个度吧。不能让领导觉得你很闲,也不要过多的打扰领导。
  同事间的沟通,需要注意沟通的效率与质量。每次沟通前打腹稿,理清几个重点要素,背景、需求、时间、节点、目标。这样别人才能更快的接受你的信息并给予帮助。
  同事之间职责范围外的沟通则需要互相尊重,在能力足够的情况下尽量多帮助别人,这样以后别人也愿意帮助你。
  而与客户之间的沟通本人目前还有点想当然,以为客户是同龄人,说话随意一点,幽默一点,通过共同话题可以加深两者之间的关系。或者说因为自身是个很热心的人,很愿意去帮助别人,所以想当然的认为别人也和我一样。
  不过事实证明还是有偏差的,别人愿意帮你,但也要看愿意帮到一个什么程度。愿意为你冒风险?多大的风险?还是只能接受互利关系?
  沟通有时候也是一种习惯,从每天的日常生活中的习惯。譬如每天早上碰到熟或不熟的同事,问声早。出门碰到住对面的邻居问声好。在家里自己曾是个不太爱叫人的孩子,于是这点也延续到了职场,正如领导曾说过的,把公司当成自己家那么随意。
  沟通还有个禁忌便是不能带情绪,带情绪的沟通效果是无法预期的。
  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收集各种场景的客套话,灵活运用。不同场景不同时间段该说什么,自己都有一个把握的话,那么就没什么问题了。这点应该像耿总多学习,如何打圆场,如何处理矛盾。 某贴中提到70%的沟通会被误解,误释,拒绝,扭曲,干扰或引起不快,如何衡量沟通成功与否,用如下标准:
  1)必须被接收(信息可能被延误,积压,错发,或者听者心不在焉)
  2)必须被了解(以为信息无误地传出就会被自动地了解,是个长盛不衰的误解)
  3)必须被记住(信息会被误置,遗忘而失效,一次的传达是不够的,最聪明的人也需提醒)
  4)必须被加以利用或者起作用(未见行动只被列入事程表或你被许诺,沟通不能算有效)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