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原刺激下,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一般可分为感应、反应和效应3个阶段。分为三个阶段:1感应阶段 是抗原处理、呈递和识别的阶段;
2.反应阶段 是B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以及记忆细胞形成的阶段;
3.效应阶段是效应T细胞、抗体和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的阶段。
如果某些病原体突破了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即进入人体并生长繁殖,引起感染。有的有症状,就是患病;有的没有症状,称作隐性感染。不论是哪一种情况,机体都经历了一次与病原体斗争的过程,这种专门针对某一种病原体(抗原)的识别和杀灭作用称为特异性免疫。譬如得过伤寒病的人对伤寒杆菌有持久的免疫力,那是因为伤寒杆菌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增加了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同时在体内还产生抗伤寒杆菌的抗体。人体的免疫系统又能把伤寒杆菌这个“敌人”的特征长期“记忆”下来,如果再有伤寒杆菌进入,就会很快被识别、被消灭。
能进行免疫应答的免疫细胞有很多种,最重要的是淋巴细胞。它又分成两种。两种细胞的发育成熟过程不一样,一种是在胸腺内发育成熟,称作T淋巴细胞,是在骨髓内发育成熟的为B淋巴细胞。
具有吞食异物的巨噬细胞也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它具有“加工厂”的作用,即巨噬细胞吞噬异物(如细菌、肿瘤细胞等)后,对异物进行加工处理。处理后的异物(抗原)就与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发生免疫反应,它本身也能直接杀灭异物或者产生细胞因子参与免疫反应。
B淋巴细胞受病原体刺激后,引起一系列变化,最终转化成为能产生抗体的浆细胞,所产生的抗体通过各种方式来消灭病原体,如溶解病原体,中和病原体产生的毒素,凝集病原体使之成为较大颗粒让吞噬细胞吞食消灭。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存在于机体的血液和体液中,这种免疫反应就称为体液免疫。
经处理后的病原体刺激T淋巴细胞后,也同样引起一系列变化,最终转化成能释放出淋巴因子的致敏淋巴细胞。淋巴因子种类很多,作用也并不相同,它们积极地参与到免疫反应中,这种免疫反应通常称为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二者之间不是孤立的,它们相辅相成,互相协作,共同发挥免疫作用。
这个是考你的特异性免疫的只是点的吧?好好看完这些定义就什么都明白了啊。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反应,感应,效应阶段怎么分的
体液免疫是以抗体为主的免疫反应,主要通过B淋巴细胞来实现。
感应阶段:
抗原进入机体后,除少数可以直接作用于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细胞都要经过巨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将内部的隐藏的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然后呈递给T细胞,再有T细胞呈递给B细胞,这种抗原呈递,多数是通过与细胞表面的直接接触完成。
反应阶段:
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经过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在此过程中,有一小部分B细胞成为记忆细胞。
效应阶段:
在这一阶段,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通过血液循环,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细胞免疫是以T淋巴细胞为主的免疫反应。
感应阶段:
这一阶段与体液免疫的感应阶段基本相同。
反应阶段:
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经过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在此过程中,有一小部分T细胞成为记忆细胞。
效应阶段:
在这一阶段,效应T细胞与宿主细胞接触,并最终导致宿主细胞裂解死亡。同时,效应T细胞还能释放出免疫活性物质-----淋巴因子,如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淋巴因子大多数通过加强各种有关细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