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辩论赛题目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麻烦各位大侠了,小弟真的找不到素材。尽量给点有说服力的,谢谢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直白意思是说一间屋子都不扫,还谈什么扫天下(更多屋子或所有的空间)。其是针对那些说空话在,却不做实事或不把想法(计划)付诸于行动的人的指责或警醒语。试举生活实践一例:某人标榜自己是个有爱心的人,立志做个慈善家,可看到身边人有困难,其有力却从不实际申出援手;再如,某人自称酷爱写作,理想成为一名作家。但却从不动手写一篇文章。
晕死,你是正方还是反方总要说清楚吧……
要以虚打实,关键要抽象“一屋”的概念,把一屋证明为“细节”,抓住这个,就好办了……
二、求助:怎样反驳“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句话?
1、社会分工不同
做大事的人怎么会平庸与小地方发挥。小地方应扫,但不是靠扫天下的人去扫。而要扫天下的人如果把时间精力都花在扫屋子上,得等到何年何月才能扫天下啊?
并非所有事都要事必恭亲. 若事事亲力亲为,还谈什麽信任与团结合作,另外还可从节约资源/节约时间方面着手。
2、成大事当不拘小节。
人生有很多的~要做,要分出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急迫做的。影响现在的是急~,关乎未来的是重要的~。若要扫天下,就不能也不可能面面兼顾---诸葛亮事无巨细,结果其病死后蜀国还是灭了。人的精力和才智是有限的,需要他人的帮助,学会合作。
杀鸡何需用牛刀? 关公的青龙偃月刀也不会用来切菜吧? 爱迪生一生埋首於发明, 几乎是日理万机的样子, 你说他会闲闲无事左手扫帚右手毛巾的打理定居吗? 能担当大事的人, 不一定要/会兼顾小事
3、 事有轻重缓急
在战争时期 有很多的将军根本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与演练,甚至是在上级阵亡的情况下临时就任的。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可这个前提是你只能步行,如果有其他可以借助的工具 你的首要目的还是千里啊!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有的人不结反而去借,借来了,既省了时间,又网住了大鱼~~
关键是轻重缓急这个角度 抓住这个 就抓住了一切
成大事当不拘小节。
人生有很多的~要做,要分出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急迫做的。影响现在的是急~,关乎未来的是重要的~。若要扫天下,就不能也不可能面面兼顾---诸葛亮事无巨细,结果其病死后蜀国还是灭了。人的精力和才智是有限的,需要他人的帮助,学会合作。
杀鸡何需用牛刀? 关公的青龙偃月刀也不会用来切菜吧? 爱迪生一生埋首於发明, 几乎是日理万机的样子, 你说他会闲闲无事左手扫帚右手毛巾的打理定居吗? 能担当大事的人, 不一定要/会兼顾小事
天下乃大屋
我乃小屋
小屋之我乐也
意思就是说 天下是个大屋子
我的是小屋子 但是我觉得自己的小屋子乐在其中
也就是说 天下的事情是天下人的事情
但是 我自己的事情是我自己的事情 我乐意做我自己的事情
不必想得太多
大丈夫当扫平天下,安事一屋哉!
欧阳修说过,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
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这句话的原文并非如此,其真正的原文是:“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习惯说》 刘蓉(清) 《后汉书》中第五十六章《陈王列传》 《孟子》中也有记载。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祖河东太守。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四、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辩论赛,怎么提问和总结?
提问:
(1)如果建房子的时候对每一块砖都不甚在意,又如何能保证建出来的不是豆腐渣工程?!
(2)凡事不从细小处做起如何为把握大局积累经验?!
(3)所谓天下是指大处,那么也应该包括了一屋。
(4)“扫屋”与“扫天下”一脉相承,殊不知屋也是天下的一部分,“扫天下”又怎么能排斥“扫一屋”呢?
总结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这些都说明了没有平日的积累,纵然有最好的命运降临到他头上,他也只能手足无措地眼望它擦肩而过,那将是多么遗憾的事啊!所以我们必须先会“扫屋”,分清楚应先扫地还是先洒水,抑或是先拖地板;这样,在“扫天下”时,你才会知道哪些是应该马上解决的,哪些事可以暂缓,甚至放弃。
五、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辩题资料
既然是辩论,当然要找到论据了,可是未必现成的资料就是最好的啊,可以试着自己理解,找出突破口。通常辩论这种东西都是模棱两可的,正也是反也行,要想占据主动就要出其不意,更要随机应变,光资料是不够的。呵呵,如果是正方,直接以身体力行来论,如果是反方,就以只会扫一屋未必能扫天下来辩。前者在于拘泥细节,后者在于统筹全局。